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知识点题库

1929年——1933年资本主要世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阅读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最严重时,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可能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农产品价格几乎降到最低点,……纽约股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亿美元。……大批银行倒闭……” “无休止地寻找工作,……持续地节衣缩食使生活变成苦难、……能卖掉的一切东西都被卖了。……城市里到处可见施粥站。……一位作家曾看到50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蜂拥着在抢芝加哥旅馆外面的一个垃圾桶。”
请回答

  1. (1) 指出它是发生在哪一次经济危机中的现象?请介绍一下这次危机的特点。
  2. (2) 危机说明了什么?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

①多数商店大门紧闭②仓库里小麦发霉  ③招工广告满天飞  ④工厂开工率极低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学习了九年级历史,九(3)班的同学对“二十世纪上半期世界的破坏与重建”这一话题很感兴趣,请你一同来参与讨论。

经济发展的内部危机与解决

材料一: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

                                                                ——《列宁选集》,第4卷

政治极权化危机与解决

材料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在反共的幌子下,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战争阴云逼近各国人民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材料四:(各成员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德、意、日)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1. (1) 罗斯福是如何改变材料一中这种状况的?该政策有什么创新?

  2. (2) 列宁是如何纠正错误的?这种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3. (3) 材料三中法西斯的形成与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哪一体系的崩溃?

  4. (4) 二战中1945年为协调战胜德日法西斯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分析法西斯最终被打败的根本原因,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    )

A . 兴建基础设施 B . 乞讨风气时尚 C . 出现经济危机 D . 社会道德沦丧
【战争回忆录】

材料一:1929初,美国似乎日趋繁荣……10月,股票市场价格跌到了最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

材料二: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材料三: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针对这一事件,美国采取了什么方式来应对?

  2. (2) 材料二中的“一纸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协定使世界大战步伐加快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二战后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制定了什么政策。美国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爆发。下列不是经济大危机特点的是(    )
A . 涉及范围广 B . 持续时间长 C . 股票销售量大 D . 破坏性大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①持续时间长

②破坏性极强

③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④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二: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却遇到了巨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要贡献。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1. (1) 领导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沙皇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俄国这场改革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2. (2) 为解决材料二中“人民生活困苦”的问题,1921年苏俄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效果?
  3. (3) 材料三中“苏联的模式”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
  5. (5) 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感到不安的。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这段日记反映的是(    )
A . 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 B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C . 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 D . 二战后美国的状况
一位著名的记者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英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错误的一个是(    )
A .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 .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C . 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 D . 英国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安然无恙
20世纪30年代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点的事件或现象有(    )

①美国:生产过剩,失业率高涨    ②德国:希特勒开始担任总理    ③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④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①波及范围特别广

②持续时间特别长

③破坏性特别大

④经济效益特别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美、德、日的经济简况

国家

工业生产下降率

对外贸易缩减率

失业人数

美国

46.2%

70%

约1 700万

德国

40.6%

69.1%

600多万

日本

32.5%

50%

300多万

材料二: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挣扎的人们;通过《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材料三:德国是欧洲受经济大危机打击最严重的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希特勒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经济大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严重……以军部为核心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在军部的推动下,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经济大危机的特点。这场经济大危机从哪国首先爆发?
  2. (2) 概括指出材料二、材料三中美、德、日摆脱经济大危机的两种不同道路及其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所走的道路对中国的影响。
观察《1913-1938年美国失业率》图,导致美国某一时期失业率大增的原因是(     )

图片_x0020_2

A . 经济危机 B . 政治腐败 C . 恐怖袭击 D . 世界大战
2020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各国政府,都把改善民生放在执政的重要位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1700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

——《一本书读懂美国史》

材料二

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是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一揽子政策目标的总称。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才得以重视……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因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然而,福利国家制度也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情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材料三

国民收入是反映社会居民贫困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下是新中国1952—2019年国民收入变化图。

 

材料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自习.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罗斯福执政初期“庞大的失业大军”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此罗斯福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2. (2) 二战后西欧社会的贫困问题日显,各国纷纷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缓解危机。请从材料二中提取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一个观点,并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3) 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收入的变化,请任选一个阶段(1952—1962年,1962—1972年,1972—1982年;1982—1992年,1992—2002年,2002—2019年),概据这阶段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4. (4) 根据材料四说明我党为何要狠抓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斯大林一再强调,苏联不能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要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他靠农民‘贡税’来积累资金”。据估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1/3以上。

----------陆南泉《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材料二: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 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断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三: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斯大林推进苏联工业化的做法。
  2. (2) 材料二中“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指什么?罗斯福采取“试验性疗法”的手段是什么?
  3. (3) 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我国工业化建设与苏联有何不同。在发展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 英国革命形势图 图二 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 图三 法国革命形势图

材料二: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日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个挤入帝区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8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珠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四:1945年,《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称“他在1932年初步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 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了帝国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使美国度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选择其中一次革命谈谈其影响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150年前的日本“弃旧图新“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日本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该措施中使日本经济实力得到了加强的是哪一项内容?依据材料总结该措施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概括1860年的俄罗斯国家形势如何?为此俄罗斯的最终选择是什么?它对俄国的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4. (4) 造成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概况罗斯福使美国度过危机的措施是什么?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范例是什么?
  5. (5) 依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适合发展要求的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反之将贻害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改革能展现智慧】

材料一  “汲取历史智慧”漫画

图1

图2

【改革应坚持正道】

材料二  相同困境,不同抉择。

项目

内容

整顿金融

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歩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复兴工业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调整农业

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生产环境

以工代脈

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与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社会保障

对失业工人、残疾者,病人、老年人、贫苦妇女儿童等提供社会保障形式的救济。

图3

图4

【改革也需要勇气】

材料三  图5是现藏国家博物馆的一份珍贵档案。上面写着“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要钱要粮,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这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前奏。

图5

  1. (1) 根据图1,汉武帝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 (2) 图2“英王不理国家大事”是依靠哪一法律文献来保障的?它体现出英国政治的哪些智慧?(写出一项即可)
  3. (3) 图3和图4反映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共同困境是什么?
  4. (4) 图3所示的内容反映的是哪一事件?图4中“轴心国的侵略野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危害?
  5. (5) 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哪一政策广泛推广的前奏?
  6. (6) 综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之于社会发展”的认识。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忧虑和失望”主要来自于(   )
A . 苏联工业化的巨大压力 B .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 . 美国挽救危机努力失败 D . 经济大危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