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知识点题库

有学者评论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说的是(   )

A . 列宁新经济政策 B . 罗斯福新政 C . 邓.小平改革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遭到了苏联的反对,苏联出兵入侵了捷克斯洛伐克。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 )
A . 苏联 B . 中国 C . 德国 D . 日本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高度集中的 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 。

东欧剧变以后, 一分为五, 一分为二, 与 合并,实现了统一。

下面关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②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利用北

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他国事务,单极格局已形成

③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④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多年前,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引发这位老年妇女感慨的事件是(  )

A . 十月革命 B . 东欧剧变 C . 华约建立 D . 苏联解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一百周年。尽管十月革命孕育的苏联已不复存在,尽管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人类的一个悲剧,也有同样多甚至更多的人认为这场革命成果的夭折是人类的一个悲剧,临界主义仍然坚持认为,十月革命是人类伟大探索历程的一部分,在正反两个方面对人类未来都具有光辉的启发意义。在此,谨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提出了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指导思想。这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苏联认为这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1. (1) 材料一中的“十月革命”发生在哪一城市?有何历史意义?

  2. (2) 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做了哪些探索?依据材料,“临界主义”是如何评价十月革命的?

  3. (3) 依据材料二,美国在二战后提出了怎样的“对外政策指导思想”,美国总统的这份国情咨文后来被概括为什么?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4. (4) 面对美国的威胁,苏联在军事上采取何种针锋相对的措施?哪一事件标着这种对峙格局的结束?

下列表述中,符合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历史特点的是(    )

A . 摆脱殖民统治,建立独立国家 B . 种族矛盾尖锐,地区冲突不断 C . 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D . 发展经济,走向区域联合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材料一: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               , 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见下图)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两大侵略集团较量的“最残酷的战役”是哪场战役?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2. (2) 请在材料二的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内容。二战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

  3. (3) 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 (4) 请指出材料三“不平衡的跷跷板”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

“当斯大林逝世之际……苏联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  )
A . 新经济政策 B . 农业集体化运动 C . 工业化运动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年12月底,随着苏联解体,“二战”后由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崩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八一九”事件爆发 B .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 C .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D .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表的内容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②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④苏联解体

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指1415年葡萄牙占领休达港,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对非洲的殖民统治,非洲大陆最终摆脱殖民主义的枷锁是在(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 . 冷战期间 D . 冷战结束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也遇到不少挫折。下列史实与之无关的是(    )
A . 赫鲁晓夫改革 B . 戈尔巴乔夫改革 C .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 东欧剧变
对本国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是每一个国家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也会对本国甚至世界产生必然的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

——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

材料二  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这些都成为滋生日本军国主义好战性的温床,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给亚洲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

材料三  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前外长钱其琛答《世界知识》杂志社问

材料四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移植嫁接他国的道路和模式。中国特色之“特”,……在于守正创新。在坚持发展道路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立足国情世情、感知时代脉搏;在战略决断上,以不变应万变;在策略方法上,以不断自我革命应对新的挑战。

——习.平《坚定道路自信 走好中国道路》

  1. (1) 材料一中的“体制”是指什么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确立使英国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
  2. (2) 据材料二指出日本近代化道路的选择所带来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什么?材料三认为“这些事情”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4.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谁最早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5. (5) 综合上述内容,你对国家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有何认识?
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   )
A . 美苏国家实力的消长 B . 联合国影响的扩大 C . 发展中国家的壮大 D . 西欧国家的联合
一位旅行者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就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欧洲各国自由旅行、生活和工作,而且又换了可以在欧洲很多国家使用的钱币。”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这名旅行者可能来自(    )
A . 俄罗斯 B . 法国 C . 德国 D . 英国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 )
A . 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性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B . 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C . 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 D . 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后美国世纪》: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
A . 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 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 . 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