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知识点题库

东汉中后期豪强大地主拥有的私人武装称(    )

①部曲  ②家丁  ③家兵  ④护卫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下列关于东汉中后期政局混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 外戚专权 B . 宦官专权 C . 诸侯王割据 D . 皇帝大多幼龄即位,大权旁落
《后汉书》记载:“张角所有能兴兵作乱……其源皆由十常侍……”,这说明东汉时期(    )

A . 皇帝统治残暴 B . 地方豪强兴起 C . 宦官乱政 D . 外戚专权
东汉末年社会状况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 宦官专权 B . 军阀割据 C . 大一统局面 D . 外族侵扰频繁
害死汉质帝的“跋扈将军”是(    )
A . 张角 B . 王莽 C . 刘秀 D . 梁冀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 . 丞相权力膨胀 B .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 外戚专权 D . 宦官专权
下表,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1岁

14岁

9岁

A . 诸侯争霸激烈 B . 中央集权强化 C . 民族融合加强 D . 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东汉后期,广大人民爆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外戚的权力膨胀,皇帝不能主政 B .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C . 赋税、徭役沉重,刑法严酷 D . 朝政腐败,时局动荡
梁冀是汉顺帝皇后的弟弟,独揽朝政,横行霸道,先后立了三个皇帝,毒杀一个皇帝。这体现了东汉(   )
A . 宦官乱政 B . 外戚专权 C . 文官主政 D . 文化专制
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些现象印证了当时(    )
A . 外戚宦官专权 B . 道教开始兴起 C . 王莽夺权改制 D . 黄巾起义爆发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B .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 .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后期,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人暴动 B . 匈奴南下 C . 八王之乱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图漫画反映了中国古代某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这一时期是(    )

A . 秦朝末年 B . 西晋晚期 C . 西汉中期 D . 东汉中后期
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往往重用自己的亲族来控制朝政,这就形成了(    )
A . 外戚专权现象 B . 宦官专权现象 C . 太后垂帘听政 D . 藩王夺权现象
“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政治权力。东汉中期以后,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该材料主要揭示的是(    )
A . 东汉前期,皇帝本人能够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 B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C . 东汉晚期以后,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D .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仍能控制国家政治权力
下表东汉皇帝即位年龄表反映的历史信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东汉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4岁

9岁

A . 皇帝继位大多年幼 B . 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C . 东汉后期政局稳定 D . 东汉阶级矛盾尖锐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 . 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 C . 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 . 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
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
A . 王莽施政的危害 B . 州牧势力的膨胀 C .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期以后的政治局面表述正确的是(    ) 
A . 皇帝一人独揽大权 B . 外戚掌权 C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 宦官专权
随着功臣豪族势力的不断壮大,及皇室对他们的妥协和利用,功臣豪族逐渐通过政治联姻登上权力巅峰,成为东汉政局中一支强大势力。材料反映出东汉(    )
A . 外戚专权 B . 宦官千政 C . 军阀割据 D . 贪官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