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干涉和衍射 知识点题库

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ab所示,则图a显示了波的现象.为了能更明显看到此现象,可以水波的振源频率(选填“增大”、“减小”).

利用发 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  )

A . 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 现象 B . 图 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 . 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 . 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两个不等幅的脉冲波在均匀介质中均以1.0m/s的速率沿同一直线相向传播,t=0时刻的波 形如图所示,图中小方格的边长为0.1m,则以下不同时刻,波形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波速为2m/s,波长为0.4m,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E,C三点均是振动减弱点 B . D,E,B三点均是振动加强点 C . 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cm D . t=0.05s,E点离开平衡位置2cm
下列关于声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夏日雷声轰鸣不绝,这是声波的干涉现象 B .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C . 围绕正在发声的音叉走一圈,就会听到声音忽强忽弱,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D . 鸣着笛的汽车从身边急驶而过时,喇叭的声调发生变化,这是多普勒效应
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和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 B . 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 . 两列波的波长都是3m D . 两列波的波长都是1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现象 B . 只有两列横波相遇时才能发生干涉 C . 在障碍物的后面可以听到前面人说话的声音是衍射现象 D . 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是波源的频率变化的缘故
如图甲所示,OP=s,t=0时刻质点O开始振动,产生沿O、P所在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质点P从t=t1时刻开始振动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0

A . t=0时刻质点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 t2时刻质点P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 该波与另一频率为 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 . 若某障碍物的尺寸为 (t2-t1),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A . 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 B . 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C . 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 D . 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
波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的频率很高,不会发生衍射 B . 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不能发生干涉 C . 医院检查身体的“彩超”,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D . 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如图所示分别为红光和绿光在相同条件下的干涉和衍射图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绿光的衍射图样 B . 乙图是红光的干涉图样 C . 丙图是红光的衍射图样 D . 丁图是绿光的干涉图样
以下关于光学器件工作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如图甲中的照相机镜头上涂有一层增透膜,这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使拍摄橱窗中陈列品等的景像更清晰 B . 如图乙是医院手术室中的无影灯,它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以避免手术时产生阴影 C . 如图丙是医疗检查用的内窥镜,它的核心部件光导纤维之所以能传输光像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 D . 如图丁是自行车的尾灯,平时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间骑车时,从后面开来的汽车发出的强光照到尾灯后,尾灯自身就会发光而使汽车司机注意到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现有几种声波:①周期为 s;②频率为104 Hz;③波长为10 m。它们传播时若遇到宽约13 m的障碍物,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是 ( )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③ D . 都可以
波源甲、乙分别在一根水平放置的绳的左右两端,两波源发出的波在绳中的传播速度均是1 m/s,在t=0时刻绳上的波形如图中(a)所示,则根据波的叠加原理,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 当t=2 s时,波形如图①,当t=4 s时,波形如图② B . 当t=2 s时,波形如图①,当t=4 s时,波形如图③ C . 当t=2 s时,波形如图②,当t=4 s时,波形如图① D . 当t=2 s时,波形如图②,当t=4 s时,波形如图③
如图所示,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其波速为200m/s,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示时刻质点Q向下运动 B .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一定为0.1m C .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一定为50Hz,振幅一定为10cm D . 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4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如图甲、乙分别为两列横波波源A、B的振动图像,两列波时刻同时从图丙的A、B两点开始向四周传播,并在时恰好在C点相遇,已知A、B相距 , C为中点,D距A点 , E与C点的距离为 , 则( )

A . 的这段时间内,E点振动通过的路程为 B . 的这段时间内,D点振动通过的路程为 C . 直线上A,B外侧均为振动加强点 D . 直线上A,B间(不包括A,B点)共有6个点的振幅为0
如图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3cm(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2m/s,波长为0.4m,E点为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C两点都是振动加强点 B . 直线BD上的所有点都是振动加强点 C . E点振动的频率为10Hz D . B,D两点在该时刻的高度差为12cm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校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从入口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通过左右两条管道SAT和SBT传到了出口T处,并可以从T处监听声音,左侧B管可以拉出或推入以改变B管的长度,开始时左右两侧管道关于S、T对称,从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后,将B管逐渐拉出,当拉出的长度为l时,第一次听到最小的声音,设声速为v,则该声音的频率为 (   )

A . B . C . D .
根据高中物理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①闻其声而不见其人;②钢琴声震碎玻璃酒杯;③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疾驰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④两列水波相遇产生稳定花纹。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   )
A . 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共振 B . 折射、多普勒效应、共振、干涉 C . 衍射、共振、多普勒效应、干涉 D . 衍射、共振、折射、多普勒效应
某时刻两列水波相遇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 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1 m/s,波长为0.5 m,C点是BD连线的中点。则(   )

A . A点是振动加强点,它始终位于波峰位置 B . 图示时刻B,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 cm C . 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D . 从图示时刻起经1 s,E点通过的路程为8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