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题库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的装置.两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mB , 在A、B间用细线水平压住一轻弹簧,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使其能实现自由静止,这是表明,烧断细线,滑块A、B被弹簧弹开,光电门C、D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的时间分别为tA和tB , 若有关系式,则说明该实验动量守恒.

为了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Ⅰ.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Ⅱ.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a 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Ⅲ.把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的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 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小球分别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和C;

Ⅳ.用天平测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 , 用刻度尺测量白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和y3

根据上述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球a和b发生碰撞后,小球a在图中痕迹应是点.

  2. (2) 小球a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选填“会”或“不会”)

  3. (3) 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物理量来验证两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其表达式:

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圆弧形轨道下端切线水平.两球半径相同,两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实验时,先测出A、B两球的质量mA、mB , 让球A多次从圆弧形轨道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记下其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平均值x0 , 然后把球B静置于轨道下端水平部分,并将A从轨道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并与B相碰,重复多次.

①为确保实验中球A不反向运动,则mA、mB应满足的关系是

②写出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符号:

③若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写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④取mA=2mB , x0=1m,且A、B间为完全弹性碰撞,则B球滑行的距离为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步骤如下:

①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②不放小球B,让小球A从斜槽上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以确定小球落点位置;

③把小球B放在轨道水平槽末端,让小球A从挡板处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以确定碰撞后两小球的落点位置;

④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的长度OM、OP、ON.

  1. (1) 关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少误差 B . 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 . 入射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D . 小球A质量应大于小球B的质量
  2. (2) 确定小球落点位置的方法

  3. (3) 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用题中所给符号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4. (4) 完成上述实验后,另一位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乙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末端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A仍从斜槽上挡板处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②和③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落点M′、P′、N′.用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 . 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的表达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C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是水平槽末端口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Pˊ为未放被碰小球B时A球的平均落点,M为与B球碰后A球的平均落点,N为被碰球B的平均落点.若B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O Pˊ,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 (1) 两小球质量及大小关系应满足       

    A . mA=mB B . mA>mB C . mA<mB D . 大小相等 E . 没有限制
  2. (2) 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为 cm

  3. (3) 本实验我们要验证等式:是否成立.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

  1. (1) 实验中,两个直径相同的小球,入射球质量m1靶球质量m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须从轨道上的,由静止释放.

  2. (2) 实验中记录了轨道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经多次释放入射球,在记录纸上找到了两球平均落点位置为M、P、N,并测得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 .已知入射球的质量为m1 , 靶球的质量为m2 , 如果测得m1 +m2 近似等于,则认为成功验证了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如图1所示,在做“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

  1. (1) 下面是本实验部分测量仪器或工具,需要的是        
    A . 秒表 B . 天平 C . 刻度尺 D . 弹簧秤
  2. (2) 完成本实验,下列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 . 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B . 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C . 入射球和被碰球大小必须相同 D . 入射球每次不必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3. (3) 某次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2所示,该小球的直径为mm.
  4. (4) 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图3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
有两个小球a、b在水平桌面上发生碰撞,在满足下列条件时能够发生一维碰撞的是 (  )
A . 小球a静止,另一个小球b经过a球时刚好能擦到a球的边缘 B . 小球a静止,另一个小球b沿着a、b两球球心连线去碰a球 C . 相碰时,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沿着球心连线 D . 相碰时,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两球相碰之前的速度方向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两个小球a和b。其中,b与轻弹簧紧挨着但不栓接,弹簧左侧固定,自由长度时离桌面右边缘足够远,起初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并锁定。a放置于桌面 边缘,球心在地面上的投影点为O点。实验时,先将a球移开,弹簧解除锁定,b沿桌 面运动后水平飞出。再将a放置于桌面边缘,弹簧重新锁定。解除锁定后,b球与a球发生碰撞后,均向前水平飞出。重复实验10次。实验中,小球落点记为A、B、C。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若a球质量为ma , 半径为ra;b球质量为 mb , 半径为rb。b 球与a球发生碰撞后,均向前水平飞出,则 ______  。
    A . ma<mb , ra=rb B . ma<mb , ra<rb C . ma>mb , ra=rb D . ma>mb , ra>rb
  2. (2) 为了验证动量守恒,本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 量有____。

    A.小球a的质量ma和小球b的质量mb   B.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O

    A . O B . OC C . 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 D . 小球飞行的时间
  3. (3)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即说明碰撞过程遵循动量守恒。(用题中已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4. (4) 该同学还想探究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他测量了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该地的 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用题中已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两小球 ,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0

①用天平测得 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且

②如图所示安装器材,在竖直木板上记下O点(与装置C点的小球的球心等高),调节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水平

③C处先不放小球,将球 从斜槽上的适当高度由静止释放,球 抛出后撞在木板上的平均落点为P

④再将球 置于C处,让球 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两球碰后落在木板上的平均落点为M、N

⑤.用刻度尺测出三个平均落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C点到木板的水平距离为 ,小球的平均落点到O点的距离为 ,重力加速度为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 (2) 若两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
    A . B . C . D .
某实验小组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装置。
  1.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mm。

  2. (2) 如图乙所示,斜槽末端水平。现将质量为 、半径为 的入射小球从斜槽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再在槽口末端放置一个质量为 ,半径为 的小球,入射小球仍从原位置释放,两球发生正碰后落地,落地点是M、N,已知槽口末端在白纸上的竖直投影为O点,为减小实验误差,则 的大小应满足________。
    A . B . C . D .
  3. (3) 若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小球的落点情况,则球 球碰后瞬间动量之比 (用 表示)。
  4. (4) 若采用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用竖直放置的木板及白纸、复写纸(图中未标出)记录两小球碰撞落点的位置,实验中记下了O、A、B、C四个位置(如图所示),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满足关系式(用 表示),则说明碰撞中动量守恒。
某同学用图甲装置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关系为 实验后,两小球在记录纸上留下三处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他将米尺的零刻线与O点对齐,测量出O点到三处平均落地点的距离分别为OA、OB、OC,该同学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两小球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由此可以判断出图乙中的B点是___________

A . 未放被碰小球,入射小球的落地点 B . 入射小球碰撞后的落地点 C . 被碰小球碰撞后的落地点
用如图甲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频闪照相机闪光4次拍的照片如图乙所示,已知闪光时间间隔△t=1s,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已知在这4次闪光的时间内A、B均在0~160cm范围内,A、B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第一次闪光时,A恰好过x=110cm处,B恰好过x=140cm处,则由图可知:

  1. (1) 两滑块在x=cm处相碰。
  2. (2) 两滑块在第一次闪光后t=s时发生碰撞。
  3. (3) 若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则A、B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1. (1) 下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是d=cm。

  2. (2) 如下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实验中使用半径相同的弹性小球1和2,已知两小球的质量分别是m1、m2。先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

    步骤2: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10次,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

    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LOM , LOP , LON

    ①本实验中,要想更准确的确定小球平均落点位置,需要借助哪种实验仪器(填仪器名称即可),在这个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两球的质量应满足m1m2;(填“>”、“<”或“=”)

    ②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时,即说明两球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③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下图所示。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底端与O点重合。使小球1仍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和2的操作,得到两球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刻度尺测得斜面底端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OM 、L′OP、L′ON , 测量出斜面的倾角为θ。则仅利用以上数据能不能验证两球碰撞过程中总动量守恒。若能,请用所测物理量写出验证表达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一个物理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和手机拍摄的连拍功能(相邻两张照片拍摄的时间间隔相同)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用天平测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mA、mB(mA>mB);

(步骤2)把坐标纸紧贴在木板上,固定木板和斜槽在同一竖直面上,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调整好手机的位置使摄像头正对坐标纸;

(步骤3)让入射小球在斜槽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斜槽后,启动手机连拍功能进行拍摄,选择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相邻两张照片,在坐标纸上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步骤4)更换新的坐标纸,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____;

(步骤5)两小球离开斜槽后,再次启动手机连拍功能进行拍摄,选择两球同时在空中运动时的相邻两张照片,在坐标纸上记录小球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 (1) 把实验(步骤4)补充完整
  2. (2) 实验中放在斜槽末端的小球是(选填“A”、“B”);
  3. (3) 若小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成立的表达式为:(从“mA”、“mB”、“x0”、“y0”、“x1”、“y1”、“x2”、“y2”中选择恰当的物理量表示)。
某同学用如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所用器材包括:气热导轨滑块A(上方安装有遮光片)、滑块B、两个与计算机连接的光电门等。实验步骤如下:

  1. (1) 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mm
  2. (2) 在气垫导轨上放滑块A,不放滑块B,开动气泵,调节气垫导轨,轻推滑块A,当滑块A上的遮光片通过光电门1的遮光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光电门2的遮光时间时,可认为气垫导轨水平;
  3. (3) 用天平测得滑块A(含遮光片)的质量m1=20g;
    在两光电门之间放上左端有橡皮泥的滑块B,给滑块A一个瞬时水平冲量I,滑块A向右运动,通过光电门1,与滑块B碰撞后连在一起通过光电门2,测出滑块A上的遮光片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4.000×10-3s,=2.000×10-3s,由此可知,滑块A受到的水平冲量大小I=N·s;若滑块A、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滑块B(含橡皮泥)的质量m2=kg。(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物理小组利用频闪照相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试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300g和200g;

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

④把A、B两滑块放到导轨上,并给他们一个初速度,同时开始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设定为 。照片如图。该组同学结合实验过程和图像分析知:该图像是闪光4次摄得的照片,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第一次闪光时,滑块B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A恰好通过x=70cm处;碰撞后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问:

  1. (1) 以上情况说明碰后(选填A或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cm处;
  2. (2) 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s;
  3. (3) 设向右为正方向,试分析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kg·m/s。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轨道AOB在O处平滑相接,B右侧为粗糙水平面,有两个材料及表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小物块甲、乙,其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令小物块甲从斜面上M点由静止下滑,运动至粗糙水平面上的C点速度恰好减为0,测量B、C间距为x0 , 把小物块乙置于B点,小物块甲仍从斜面上M点由静止下滑,小物块甲与小物块乙碰撞后,在粗糙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1、x2

  1. (1) 如果只增大B点右侧粗糙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碰撞发生后,小物块乙在粗糙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是否会减小?(选填“是”或“否”);为验证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是否必须测量小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选填“是”或“否”)。
  2. (2) 若满足关系式,则二者碰撞过程动量守恒。
             
  1. (1) 如图所示,用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让质量为的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从轨道末端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质量为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让A球仍从位置由静止滚下,与B球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

    ①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以下提供的测量工具中,本实验必须使用的是

    A.刻度尺             B.天平             C.游标卡尺             D.秒表

    ③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C.实验过程中,复写纸和白纸都可以移动

    ④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则可以认为两球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

    A.             B.

    C.             D.

  2. (2) 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也可以在如图所示的水平气垫导轨上完成。实验时让两滑块分别从导轨的左右两侧向中间运动,滑块运动过程所受的阻力可忽略,它们穿过光电门后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实验测得滑块A的总质量为、滑块B的总质量为 , 两滑块遮光片的宽度相同,光电门记录的遮光片挡光时间如下表所示。


    左侧光电门

    右侧光电门

    碰前

    碰后

    ①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即验证了碰撞前后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用题目中给出的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②关于实验,也可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及加速度的定义,从理论上推导得出碰撞前后两滑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请写出推导过程(推导过程中对所用到的物理量做必要的说明)

如图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则:

  1. (1) 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验要求的是____。
    A . 安装轨道时,轨道末端必须水平且光滑 B . 必要的测量仪器有天平、刻度尺和秒表 C . 入射小球必须比靶球的质量大,且二者的直径必须相同 D . 在同一组实验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2. (2) 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小球多次从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然后,把靶球静置于轨道的末端,再将入射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多次重复,并找到碰撞后两球各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

    ①简述确定平均落点位置的办法:

    ②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入射小球的质量为 , 靶球的质量为 , 若满足关系式,则两球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