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热和焓变 知识点题库

4P(红磷,s)  =====   P4(白磷,s);△H=+17kJ·mol1根据以上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当1mol白磷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 B . 当4g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kJ热量 C . 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D . 白磷热稳定性比红磷大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3SiO2(s)+6C(s)+2N2(g)═Si3N4(s)+6CO(g)

  1.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 (2) 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0(填“>”、“<”或“=”);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1•min﹣1 , 则N2消耗速率为v(N2)=

  3. (3) 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N2、CO的量),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图中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
  4. (4)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5. (5)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H2O(g)=H2O(l)△H=﹣44kJ•mol﹣1 , ;由此可知H2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H=﹣293.23kJ•mol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S(s)+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 kJ•mol1 B . S(g)+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 kJ•mol1 C . 1 mol SO2的键能总和大于1 mol硫和1 mol氧气的键能之和 D . 1 mol SO2的键能总和小于1 mol硫和1 mol氧气的键能之和
硫酸工业中,作为催化剂的V2O5对反应Ⅰ的催化过程经历了Ⅱ、Ⅲ两个反应阶段,如图1:

  1. (1) 下列分子中1mol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

    化学键

    S=O(SO2

    S=O(SO3

    O=O(O2

    能量/kJ

    535

    472

    496

    则反应I的△H=kJ/mol.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从废钒催化剂中回收V2O5的过程如图2:

    ①VO2+离子可由钒同价态的简单阳离子完全水解得到,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沉钒”时为使钒元素的沉淀率达到98%,至少应调节溶液中的c(NH4+)为[25℃,Ksp(NH4VO3)=1.6×103 ,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3. (3) 采用脱硫脱硝技术,同时吸收SO2和NOx , 获得(NH42SO4的稀溶液.

    ①向此溶液稀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常温下,0.05mol/L(NH42SO4溶液的pH=a,则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Kb=1.7×105

根据如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直观看,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 . 2 mol气态氧原子结合生成O2(g)时,能放出498 KJ能量 C . 断裂1 mol NO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632KJ能量 D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H=+180KJ/mol.
反应H2(g)+Cl2(g)═2HCl(g) 的发生过程能量变化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H键比Cl﹣Cl键稳定 B . △H=﹣184.5 kJ•mol﹣1 C . 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高 D . 在相同条件下,1mol H2(g)和1mol Cl2(g)分别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 HCl(g),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H相同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1. (1) 合成氨工业是最基本的无机化工之一,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 合成氨反应中有关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H—H

    N≡N

    N—H

    E/ kJ•mol1

    436

    946

    391

    ①  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的活化能Ea=508 kJ•mol1 , 则氨分解反应:2NH3(g) N2(g)+3H2(g)的活化能Ea=

    ②下图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2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2. (2)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SCr)是目前较成熟的烟气脱硝技术,该技术是指在温度300~420℃之间和催化剂条件下,用还原剂(如NH3)选择性地与NOx反应。

    ①SCr脱硝技术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NH3(g)+4NO(g)+O2(g) 4N2(g)+6H2O(g)△H=-1625.5kJ·mol1;氨氮比[n(NH3)/n(NO)]会直接影响该方法的脱硝率。350℃时,只改变氨气的投放量,氨气的转化率与氨氮比的关系如图所示。当n(NH3)/n(NO)>1.0时,烟气中NO浓度反而增大,主要原因是

    ②碱性溶液处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也是一种脱硝的方法,写出NO2被Na2CO3溶液吸收生成三种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直接电解吸收也被用于脱硝。用6%的稀硝酸吸收NOx生成亚硝酸,再将吸收液导入电解槽电解,使之转化为硝酸。电解装置如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下列说法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 0.5mol 稀 H2 SO 4与0.5mol 稀 Ba (OH )2溶液反应放出akJ热量,则中和热为- akJ/ mol B . 则热量变化关系式: △H1+△H3+△H5=-(△H2+△H4) C . △H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物质的状态和可逆反应均有关 D . 同温同压下, H2( g)+ Cl 2(g)= 2HCl (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合理利用或转化NO2、SO2、CO、NO等污染性气体是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Ⅰ.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①2NO(g)⇌N2O2(g)(快) v1k1·c2(NO),v1k1·c(N2O2) ΔH1<0

②N2O2(g)+O2(g)⇌2NO2(g)(慢) v2k2·c(N2O2c(O2),v2k2·c2(NO2) ΔH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2NO(g)+O2(g)⇌2NO2(g)的ΔH(用含ΔH1和ΔH2的式子表示)。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写出用k1k1k2k2表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2. (2) 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②,反应①的活化能E1与反应②的活化能E2的大小关系为E1E2(填“>”“<”或“=”)。

  3. (3) Ⅱ.反应N2O4(g)⇌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有如下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2(NO2)。其中k1k2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一定温度下,相应的速率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的点中,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点是,理由是
  4. (4) 在25 ℃时,将a mol·L1的氨水溶液与0.02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25 ℃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用质量分数为17%,密度为0.93 g·cm3的氨水,配制200 mL a mol·L1的氨水溶液,所需原氨水的体积V mL。

  5. (5) 如图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分别转化为NH4+和SO42-。物质A的化学式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水煤气变换反应为:CO(g)+H2O(g)=CO2(g)+H2(g)。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H>0 B . 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H2O(g)=COOH·+H2 C . 步骤⑤只有非极性键H-H键形成 D .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2.02eV
对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H =-5800kJ/mo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5800kJ/mol,是放热反应 B . 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 . 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D .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由此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kJ/mol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图片_x0020_905418605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 . 白磷比红磷稳定 C . ①S(g)+O2(g)=SO2(g);②S(s)+O2(g)=SO2(g);放出热量:①˂② D . CO(g)+H2O(g)=CO2(g)+ H2 (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 B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 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已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液态水变成水蒸气都需要吸收能量,两者都是吸热反应
断开1 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解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已在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 , H—N键的键能为391 kJ·mol1 ,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 , 推求N≡N键的键能是(   )
A . 431 kJ·mol1 B . 946 kJ·mol1 C . 649 kJ·mol1 D . 1130 kJ·mol-1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S(g)+O2(g)=SO2(g) ΔH1;S(s)+O2=SO2(g) ΔH2 , 则ΔH1>ΔH2 B . 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kJ·mol1 ,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OH-(aq)+H+(aq)= H2O(l) ΔH=-57.4kJ·mol1 , 则:含20gNaOH的稀溶液与过量稀醋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kJ D . 2C(s)+O2(g)= 2CO(g) ΔH=-221kJ·mol1 , 则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1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B . E1为反应物的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C . 正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 , 且E2>E1 , 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 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为ΔH=E1−E2 , 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 , 一般还含有C2H6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反应:C2H6(g) C2H4(g)+H2(g)  ΔH1

    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可根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反应或变化的ΔHH随温度变化可忽略)。

    ①ΔH1=kJ·mol−1

    ②2L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氢气,在等压下(p)发生上述反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α。反应的平衡常数Kx=(用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2. (2) 已知反应CaCO3(s)=CaO(s)+CO2(g)  △H(298K)=+178.2kJ·mol-1 , ΔS(298K)=+169.6J.mol-1·K-1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K(假设反应的焓变与熵变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结果保留整数)。
  3. (3) 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达到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mol、1mol、1mol,容器的体积为3L。再往容器中通入3molCO,此时平衡将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
  4. (4) 工业合成氨中制取氢气的原理如下:

    Ⅰ:CH4(g)+H2O(g) CO(g)+3H2(g) ΔH=+206.4kJ·mol−1

    Ⅱ:CO(g)+H2O(g) CO2(g)+H2(g) ΔH=-41.2kJ·mol−1

    ①对于反应I,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②下列措施可以提高CH4转化率的是(填字母)。

    a.适当升高温度

    b.将H2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按原比例再充入CH4(g)和H2O(g)

为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工业上可回收 合成甲醇( )。
  1. (1) 利用 反应合成甲醇时发生两个平行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控制 初始投料比为 ,温度对 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 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反应Ⅰ能自发的反应条件:。(填“低温”、“高温”、“任何温度”)

    ②由图可知温度升高 的产率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③由图可知获取 最适宜的温度是

    ④控制 初始投料比为 ,在 时反应Ⅰ已达到平衡状态, 的转化率为 ,甲醇选择性为 ,此时容器的体积为 ,若 初始加入量为 ,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是。(甲醇的选择性:转化的 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2. (2) 利用 在一定条件下亦可合成甲醇,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Ⅲ 

    其两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上述反应的 B . 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C . 过程中第Ⅰ阶段为吸热反应,第Ⅱ阶段为放热反应 D . 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 E . 过程的反应速率:第Ⅱ阶段>第Ⅰ阶段
  3. (3) 甲和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向甲中加入 ,向乙中加入 ,发生反应Ⅲ,测得不同温度下甲中 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不同温度下乙容器中 的平衡转化率变化趋势的曲线

  4. (4) 反应Ⅰ生成的甲醇常用作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方程式
我国高含硫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脱硫和甲烷与硫化氢重整制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反应原理之一为CH4(g)+2H2S(g)CS2(g)+4H2(g)。
  1. (1) 反应在高温下才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E(填“>”“<”或“=”)。判断的理由是
  2. (2) 对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的该反应,下列条件可作为反应达到平衡判断依据的是(填序号)。

    a.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b.容器内压强不变

    c.2v(H2S)=v(CS2)

    d.CH4与H2的物质的量分数之比保持不变

  3. (3) 为了研究甲烷对H2S制氢的影响,原料初始组成n(CH4):n(H2S)=1:2。保持体系压强为0.1MPa,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①图中表示CH4、H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②M点对应温度下,CH4的转化率约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950℃时,该反应的Kp=(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维持N点温度不变,向容器内再通入CH4、H2S、CS2、H2各0.1mol,此时速率关系为v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 (4) 实验测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CH4的平衡转化率先增大后下降,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5. (5) H2S可用Na2CO3溶液吸收,将吸收足量H2S气体后的溶液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解池电解,可在阳极得到有工业应用价值的Na2S2O3 , 则图中隔膜应使用(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若电解前阳极室和阴极室溶液质量相同,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时,则理论上阳极室和阴极室质量差为g。

已知反应 △H=-1326kJ·mol-1白磷P4和PCl3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单位为kJ·mol-1)数据如下:Cl-Cl243,P-Cl331.则P-P键的键能为(   )

A . 198kJ·mol-1 B . 396kJ·mol-1 C . 776kJ·mol-1 D . 1188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