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组成及性质 知识点题库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结果有晶体析出,对析出晶体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 B . 溶液中溶剂减少了 C . 溶质质量增加了 D . 反应过程放热

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右表.若把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

A . 0~10℃ B . 10~20℃ C . 20~30℃ D . 30~40℃
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到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剂质量不变 B . 溶质质量变大 C . 溶液的浓度不变 D . 溶解度增大
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 .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 . 60℃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 . 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要使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  )

(1)升高温度至60℃(2)降低温度(3)加入4克硝酸钾

(4)加入4克水 (5)蒸发掉4克水,再恢复到40℃

A . (2)(4)        B . (1)(4) C . (2)(3) D . (2)(5)
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溶解度:Na2CO3>NaHCO3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 析出白色晶体

B

CaSO3是难溶物

向CaCl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

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D

强酸可与碱及弱酸盐反应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A . A B . B C . C D . D

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   .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当c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 、 、 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我国有些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指Na2CO3 , 盐是指NaCl.那么,图中   (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与Na2CO3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人们用上述方法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常含有少量的NaCl).试计算Na2CO3的摩尔质量为   ,2mol Na2CO3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捞得的碱进行分析,称取Na2CO3固体(含有少量的NaCl)样品12.5g,将其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气体完全放出,共收集到0.1mol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样品中含Na2CO3的物质的量为  ,质量为 

下列关于四个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①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 B . 图②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正、负极通入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C . 图③表示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结晶方法从a、b混合物中提纯a D . 图④可以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且乙的压强大
根据20℃时某些物质的溶解度(g)数据:

CaCO3

CaSO4

Mg(OH)2

MgCO3

1.4×103

2.55×102

9×104

1.1×1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硫酸钙悬浊液中存在CaSO4(s)⇌Ca2+(aq)+SO42(aq) B . 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中的水垢,可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 C .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 , 沉淀变为红褐色,说明溶解度Fe(OH)3<Mg(OH)2 D . 向2ml饱和MgCl2 溶液中先后滴加0.1mol/L的Na2CO3、NaOH溶液各2滴,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
下列关于各图像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由甲可知: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 B . 由乙可知:对于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反应2NO2 (g) N2O4(g),A点为平衡状态 C . 由丙可知:同温度、同浓度的NaA溶液与NaB溶液相比,其pH前者小于后者 D . 由丁可知:将T1 ℃ 的A,B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A与B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 B . 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 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D .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只有一种氧化物
用聚光手电照射下列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 溶液 B . 盐酸 C . 胶体 D . 溶液
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 . 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 .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 . 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影响KCl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因素是()
A . KCl颗粒的大小    B . 搅拌的速率    C . 水的体积    D . 水的温度
将少量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完成相关问题:

甲: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冷水中;

乙: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

丙: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

  1. (1) 将丙继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色透明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3. (3) 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为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 (4) 向丙中加入电极通电后,Fe(OH)3胶体粒子移向极;(填“阴极”或“阳极”)
  5. (5) 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Fe(OH)3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AgNO3溶液,若(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Fe(OH)3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某无色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所含离子

Cl-

SO42-

H+

Na+

Mn+

浓度[mol·L-1]

3

1

2

1

a

则Mn+及a值可能是(   )

A . Mg2+ 、1 B . Ba2+、0.5 C . Al3+、1.5 D . Fe2+、2
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苏打水、牛奶、豆浆    B . 碘酒、泥水、血液 C . 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 . 石灰乳、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 . 溶液和胶体都是混合物 C . 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 . 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 白酒 B . 稀豆浆 C . 食盐水 D . 白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