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知识点题库

以下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 . 首相可以提请国王解散议会 C . 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 D . 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意义是

A . 确保民主政体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 . 保证所有民众的利益不受侵犯 C . 公共权力的使用应以社会共同体的同意为基础 D . 代议制实现了议会和国王集体统治
2012年6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祝贺:“总统和首相们来来去去,但您仍在位。愿您皇冠的光芒继续闪耀。”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 “皇冠的光芒”是因为英国女王拥有最高行政权 B . “总统和首相们来来去去”是因为都由选举产生 C .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 . “光芒继续闪耀”表明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有位中国人比喻:虽然国王和皇帝都有绚丽的王冠,但在17世纪的时候,英国的国王好比《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再厉害也是被套上了“紧箍咒”的。此处的“紧箍咒”主要指
A . 光荣革命的胜利 B .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 议会改革
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

A .   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B . 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C . 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 . 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17世纪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革命,下列各项最能够表明这一性质的是(   )

A .   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打败王军 B . 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 C .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 . 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7—1775年英国在北关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三。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894年,工业生产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生产量等于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

1898年,美国领土面积达933平方千米,相当于整个欧洲。

1910年,殖民地面积英国排世界第一,美国排世界第四。

1911年,美国人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则》,阐述标准化方法是科学管理的方法。

1914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采用流水线生产方法。

1937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2.5%,美国占41.4%。

1944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45年,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

1948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占11.7%,美国占56.4%。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据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等整理

历史解释就是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合理地说明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最后做出恰当的判断。以此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历史解释。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人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 .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 .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 .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大宪章》在人权保障上有较大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进步性表现在(  )

A . 逐渐实现人治向法治转变 B . 人权保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C . 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 D . 英国开始通过议会管理国家
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

A . 结束了王权专制 B . 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 . 从人治走向法治 D . 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保守党)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 . 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 . 国王的态度 C . 议会的信任程度 D . 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阅读下表,导致17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    )

欧洲人口,1700-1800年(百万)


1700

1750

1800

大不列颠

9.0

10.5

16.5

法国

19.0

21.5

28.0

哈布斯堡帝国

8.0

18.5

28.0

普鲁士

2.0

6.0

9.5

俄国

17.5

20.0

37.0

西班牙

6.0

9.0

11.0

瑞典

1.5

1.7

2.3

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1.8

1.9

2.0

A . 国家政策的刺激 B . 医疗技术的进步 C . 农业生产力的进步 D . 工业革命的推动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    )
A . “光荣革命”的胜利 B . 议会改革的实行 C .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 内阁制度的确立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材料四:1919年5月4日下午1时,北京各校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随后发生学生大规模游行。5月5日,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清华学生宣布“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因政府为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辩护,举行大规模街头演讲,当日170多名学生被捕。6月5日,全国各大城市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被监禁的学生获释。6月23日,徐世昌总统会见山东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电令中国全权代表陆征祥从缓签字。6月28日,原定签约之日,中国代表团驻地被留学生包围,代表团发表声明,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大事记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 (2) 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的理解。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当时世界的要求”主要是指(    )
A . 工业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B . 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C . 议会改革扩大民主权力 D . 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在欧洲大陆上,19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在完成统一后,也建立起了君主立宪政体。下列关于英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英国首相对国王负责,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B . 两国议会均实行两院制 C . 两国均实行责任内阁制 D . 两国都是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英国)光荣革命曾成功地将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手中扩散到一群人手中,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这只是现代政治转型的第一步,直到18世纪中叶,权力仍然掌握在百十贵族手中,其他社会力量完全被排斥在政治权力之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世纪的英国()
A . 开展了工业革命 B . 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C . 进行了议会改革 D . 完善了王位继承制
英国是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之一,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革命(1640—1688年)建立了公然反对王朝的议会权威,并把一个寡头政府强加给这个国家。……到18世纪中期,英国对议会负责的新型内阁制政府开始令欧洲大陆的观察家们刮目相看,它竟能同时成功地对外进行战争和对内保持自由和秩序,最重要的是,英国议会坚持认为有产者在制定法律、确定政府的政策以及管理地方事务中起积极作用。……英国比较自由的制度,为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了自由发展的天地。

——(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材料二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则意味着,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议会都享有最高权力,君主君临国会,统而不治。议会主权原则确定议会拥有如此至高无上和不受限制的权力,以至于不存在独立于立法权的违宪审查权。此为英国特色……在这种议会君主制,尤其是英国这样实行多数选举法的制度中,在理想情况下,议会可以发挥有效的“领导者任用择优”机制,事实上,在19世纪,英国从未产生过一个不称职的政府,这是该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又一优势。从根本上来说,以议会和内阁为权力中心的优势还在于,君主个人的品行禀赋比较无关紧要。

——(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Ⅱ)》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的“议会主权原则”“新型内阁制政府”和“多数选举法”确立的标志性事件。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英国历史,以“制度创新与国家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 .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B .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C .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D .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决议。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英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实际上对英王负责 D . 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