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知识点题库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

A . 实行三权分立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 . 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有一本书名为《星条旗下的驴象之争》,它的内容最可能是叙述美国

A . 从邦联到联邦 B . 制宪会议中的斗争 C .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D . 联邦和州的权力分配

图9、10、11是有关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关系的一组漫画。该组漫画反映了(  )

A . 邦联政府拥有征税权与财政权  B . 邦联议会须扩大法定权力 C . 邦联政府各项活动须听命于各州 D . 邦联议会财政支出须各州批准
右图揭示了南北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 . 是否向西部扩展领土 B . 是否向西部迁移开发 C . 是否向西部扩张奴隶制 D . 是否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他称赞的是(         )

A . 三权分立 B . 联邦制 C . 中央集权制 D . 两党制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了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请回答:

  1. (1) 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结合史实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3. (3) 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目前中国的这种“特殊的民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认为:1787年制宪会议的与会者担负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以无比纯正的动机,彻底的献身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会议工作,以实现人民所寄托的伟大目标,即:设计并提出一套完整的宪法体系,补充原有宪法的不足。  

——摘编自戴维·惠特尼《美国总统列传》  

材料二   宪法在各州的通过是艰难的,并附加了一些条件。当南卡罗来纳州偏远地区的农民听说他们的州已经批准了宪法时,他们将一口棺材涂黑,拉着它举行丧礼,并庄严地把它入土,以象征公共自由的寿终正寝。  

——摘编自佟德志《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认为:美国宪法制定的动机是取决于制宪者各自所寻求的经济利益,其制定过程明显反映出是不同利益集团互相角逐的过程,而宪法之制定便是此种角逐的结果。  

——摘编自查尔斯·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1. (1) 以上三段材料分别从哪些视角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了怎样的评价?

  2. (2) 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有人说“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也有人说“在中国政治中,妥协往往被视作不彻底,不革命到底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因应对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又是怎样用“妥协”和平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 (2) 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宪法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的妥协”在国家结构形式上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你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与妥协的认识?

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总统行政权和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总统兼任军队最高统帅,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 . 总统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B . 国会权力居于弱势地位 C . 用法律规范总统的权力 D . 联邦中央完全控制地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材料二  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 (1) 概括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综合所学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与传统大国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

表2为1820—1913年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    )

国别\年份


1820

1875

1913

英国

45—55

0

0

美国

34—45

40—50

33

A . 英美两国实行不同关税政策 B . 英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美国 C . 自由贸易推动英美工业革命 D . 关税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政府首脑

总统

首先

A . 首相、选举、任期制 B . 皇帝、选举、任期制 C . 首相、选举、终身制 D . 皇帝、选举、终身制
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曾说:“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独立战争使北美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B . 独立战争为民主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 C . 民族独立解放应与民主政治建设同步 D .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更具有深远意义
崛起,不断追求民族兴旺、国家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任何民族的美好期望,是每个国家长期奋斗的宏远目标,是世界上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最终战略选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传统战略文化思想是以民为本、文武并用。历史上盛世时期的治国理念都强调民本主义。君主执政的目的应是以君保民利民”,其执政理念则应该表现为“民为邦本,本囿邦宁”。在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上,从不掠夺外邦的土地和财富,而是坚持“与民休息”“以农为本”的政策,力求保持小农经济稳定发展。在与邻国的关系上,从不主动侵扰、扩张和掳掠,而是以尧帝确立的“协和万邦”思想为主导原则,以孔子的“天下大同”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唐尧《论中国古代盛世时期的战略文化》

材料二:美国推行霸权的力量源泉是美国民族的特质和美国传统的历史。美国的战略文化,缺乏悠久的历史哲学传统,没有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也没有相应的严肃感,但有着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通过战争等手段把自己的利益和影响扩展到全世界的经历,从而使之充满自信和自负,同时也富于进攻性和强制性。……在美国有一句格言: “没有一个伟大的敌人,便没有伟大的美国。”美国人的世界观继承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統,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二元对立倾向,看待事务上“非黑即白”。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仍然在美国极度盛行。……同时,由于美国自身的“民族优越感”和“天赐使命感”,其片面的认为世界上的“民主国家”之间是不可能产生战争的,民主国家只会与非民主国家之间爆发战争。美国简单的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民主和非民主两类,并且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能力将非民主国家改造成为民主国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推翻其政权。……美国人深受杜威学说影响,大多带有实力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但从当代美国军事战略本质来看,其战略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实力主义。美国在其战略文化影响下的战略推进过程,也是其在实力主义影响下推动其霸权的过程。

——摘编自李啸《浅析中美战略文化之差异》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盛世时期战略文化的特征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战略文化选择的差异。据此得出当今中国国家崛起战略选择的认识。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在设计这个新国家的政治结构时,认为确保政治稳定的平衡状态可直接模拟维持太阳系平衡的自然引力。正如第28任总统威尔逊所说:“美国宪法臣服于牛顿的理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A . 牛顿力学体系是宪法的理论基础 B . 宪法体现了牛顿力学的理性精神 C . 宪法的宗旨是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D . 分权与制衡成为宪法的基本原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图:

运用世界近代史的史实,对图进行探讨。(说明:对图中几个要素间形成的关系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最终通过“利益谈判”实现“妥协”的“多元利益集团”,不包括(    )
A . 大州与小州 B . 共和派与君主派 C . 南方与北方 D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1. (1) 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 (2) 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说:“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美国为实现麦迪逊这一主张而设置的机构是(   )
A . 总统内阁 B . 参议院 C . 众议院 D . 最高法院
“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为此,宪法反对人民对司法权的最终控制”。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宪法反对人民对司法权的最终控制”主要表现在(   )

①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②最高法院大法官由选举产生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终身任职      ④最高法院大法官拥有最高司法权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