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知识点题库

美苏达成第一个销毁部分核军备的协议是在(  )

A . 1983年 B . 1985年 C . 1987年 D . 1989年
2003年3月20日 ,美英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说明了                                                  

A . 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B . 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C . 联合国在霸权主义面前软弱无力 D .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

A . 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 . 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 C . 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 . 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 .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B .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 . 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 . “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 . 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 . 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 . 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 . 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美国副总统拜登为美国外交“新规”定调。“新规”否定了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拜登说:“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美国需要世界,正如我相信世界需要美国。”从拜登的话中我们可知美国(  )

A . 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B . 承认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 . 放弃了领导世界的愿望 D . 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03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首字母连缀起来,创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金砖四国”之名随之流行,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 B . 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可做出更大的贡献 C . 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D . 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
下图阴影部分反映的超某国际组织的发展过程。这一组织的发展(    )

A . 加剧了地区的军事对立 B . 实现了货币的完全统一 C . 基本实现了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 D . 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其表明(    )

A . 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 . 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 . 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 . 世界经济开始体系化、制度化
漫画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事件,如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

A . 英镑与美元争夺世界货币中心地位 B . 规范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急需建立 C . 对世界经济霸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 . 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正在孕育之中
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每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之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  )
A . 美国 B . 德国 C . 日本 D . 中国
两极格局终结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下列相关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②欧元正式启用

③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④欧洲联盟成立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②①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1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    )
A . 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 .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 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指出:“一种国际秩序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在合法性和权力之间建立的平衡,以及分别给予两者的重视程度。无论合法性还是权力都不是为了阻止变革,两者相结合是为了确保以演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各方赤裸裸的意志较量实现变革”。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
A . 主张按冷战思维来维持世界秩序 B . 注重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稳定性 C . 仅靠软实力和价值观即可维持世界秩序 D . 强调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正义性
西方学者劳伦斯·萨默斯曾说,300年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关系。这说明在作者看来(   )
A . 冷战的影响在短期内将会持续存在 B .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 C .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D . 中国与印度将成为主导世界的国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关闭了国内所有的美国基地并改善了与莫斯科的关系,西德也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东德达成了和解。法国与西德的举措(   )
A . 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B . 推动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形成 C . 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倾向 D . 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
A .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 .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 .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D .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苏联解体后,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这有利于(   )

①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③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加速世界政治一体化进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的力量分配正像一盘三维棋赛。在最高的一层,军事是单极的,美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中间一层,经济部门是多极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占了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而最低的一层则代表了跨越边界且各国政府无法控制的跨国关系,其力量结构更为分散。”该学者在此(   )
A . 旨在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格局已形成 B . 认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成 C . 尝试探讨国际格局的结构层次与框架问题 D . 否定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