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知识点题库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那一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

A . 创办天津机器局 B . 成立三支海军 C .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 创设京师同文馆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A . 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 . 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C . 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D .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新的交通工具”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以电力为动力 B . 是上海轮船招商局的主要设备 C . 推动了东印度公司的发展 D . 是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的重要条件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

A .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湖北工业史》载,1861年俄国茶商李凡诺夫在汉口开设顺丰砖茶厂。到1873年将原来的手工制作砖茶改为用蒸汽机器压制,从而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这表明(    )

A . 外国人在华开设工厂已合法化 B . 部分民族企业由手工工场转化而来 C .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D . 列强入侵客观上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

A .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占有特殊地位。

材料一  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的奕等人在奏开岳州等四处为商埠的奏折中称:“中国自通商以来,关税逐渐加增,……臣等再四筹维计,添设口岸,藉辟利源。”他们援引“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的“通例”,认为“强邻环伺”之际,“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政府批准同意,并规定自开口岸的管理及司法诉讼权,归中国政府。

据统计,自清末到民初,中国历届政府宣布自开的通商口岸达50处左右。

——摘编自《清末民初自开商埠简论》等

材料二  19—20世纪初中国部分通商口岸分布示意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以“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变化”为题,解读上述现象。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者,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要其天资亟功名善变人也。始在翰林,艳举声律书法以歆诸弟。……稍游诸公名卿间,而慕声誉,沾沾以文辞蔽道真。金陵之举,功成于历试,亦有群率张其羽翮;非根深宁极,举而措之为事业也。所志不过封彻侯,图紫光。……死三十年,其家人犹曰:“吾祖民贼”。悲夫!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章太炎《检论》

材料二:曾文正公,近日排满家所最唾骂者也。而吾则愈更事而愈崇拜其人。吾以为使曾文正公今日而犹壮年,则中国比由其手而获救矣。彼惟以天性之纯厚也,故虽行破坏焉可也;惟以修行之极谨严也,故虽用权交焉可也。彼其事业之成,有所以自养者在也,彼其能率厉群贤,以共图事业之成,有所以字于人且善导人者在也。吾党不欲澄清,天下则已,苟有此志,则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启超《饮冰室文集.论私德》

  1. (1)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二者对曾国藩评价不同的因素。

  2. (2)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章、梁二人对曾国藩有哪些不同看法。

1872年,“机器缫丝(厂)创于简村堡陈启沅(源),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以其交洋人也”。材料中的缫丝厂属于(    )

A . 外商企业 B .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C .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 民营手工业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

A . 苏州 B . 重庆 C . 沙市 D . 上海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

A . 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 .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 . 采用机器从事生产 D . 由私人投资兴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摘自茅盾《春蚕》

材料二:夫计划之确切,组织之严密,技术之专精,会计之优良,以及一切管理之科学化,因为经营工业应备诸条件。然此仅能指环境优越而一时便利之某一地,或某一业而言,或指资本雄厚之某一工厂或某一公司而言。若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纱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摘自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材料三:这座城市曾创下“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但如今,这座城市却开始一心一意地追求“慢”。2008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这座城市“设计之都”的称号,这是全世界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中国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这个演绎了无数速度神话的城市,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沉淀下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圳人经过反思,开始了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

——摘自腾讯网《今天的“深圳速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老通宝所处时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翰笙对“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的认识。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制铁企业,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美国、泰国等地,被西方人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中国觉醒”的主要含义应是(    )
A . 洋务派开始在实践上向西方学习 B . 洋务派认识到实业救国的重要性 C . 在民族土壤中植入工业文明的因素 D . 发展工业与抵制外来侵略并举
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    )

A .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高 C . 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 D . 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2. (2) 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双重作用”的表现,并谈谈对“重建作用”的认识。
在中国近代,封建文化的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下列对封建解体起重要作用的是(  )

①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报纸 ,杂志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
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这些法规(    )

年代

法律法规

1904年

《商人通例》

《公司律》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

1906年

《破产律》

1907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A . 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 . 促成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C . 限制了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 D .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些?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
清末恭亲王说:“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请问:特亲王的“权宜之计”及“久远之谋”各指(  )
A . 前者指轮船、枪炮,后者指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 B . 前者指典章、规则,后者指建立国会,实施宪政 C . 前者指国际公法,后者指设立总理事务衙门推展外交 D . 前者指练兵、制器,后者指设学校,学习西学
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A . 全面复兴旧学 B . 排斥西方新学 C . 新学消解旧学 D . 崇尚中体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