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知识点题库

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 )

A . 人们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丧失信心 B . 人民对生活水平低下不满 C . 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D . 美国人民期待救星的出现
一个国家在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或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往往出台贸易保护的政策或举措。以下政策或举措中不属于贸易保护性质的是()

A . 16—18世纪在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 B . 1852年英国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 C . 1918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资源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来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这表明胡佛(    )

A . 拒绝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经济危机 B . 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 . 把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起来 D . 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20世纪20年代,同英国一道,日美是华盛顿体系的主要倡导者,而在30年代前半期,太平洋两岸几乎没有真正的冲突,因为日本能做到在中国粗暴行事而不招致他国的联合反对。但从30年代中期开始,大国关系逐渐重组,中国得以不再孤军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接二连三地获得外部大国的帮助。到30年代末,美国、英国、荷兰、法国和苏联之间形成了松散的同盟,各国都想遏制日本的推进。可以说,这是一个改造过的华盛顿体系,剔除了日本,加入了苏联。为此,日本试图将苏联从“协作国”中分离,并与德、意结成牢固的同盟。

——据[美]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华盛顿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体系变化带来的影响。

与1928年相比,1932年法国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下降,最多达到百分之六十四;但法国政府继续维持金本位制度,结果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这主要表明法国(    )
A . 借鉴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效果极差 B . 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危机 C . 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 尚未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之间非但没有更加接近,非但没有增进友好的程度,非但没有在稳定的和平迈进,反而还采取了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材料二: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十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是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

──罗斯福总统1937年2月演说,黄德禄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

附:

1935年

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

1936年

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宪

——根据(美)麦克洛斯基《美国最高法院》改编

  1. (1) 材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资本主义各国之间为了摆脱危机,打起了哪些经济战?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阐释罗斯福所说“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1825年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

法国: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1870年),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

德国:1834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把4个邦国、2300万人口统一起来。随后不断扩大,到30年代末,有88%的德国人口生活在关税同盟国家之中。

英法:1860年签订《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则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产品的进口关税。

英普: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

——据《历史》必修二及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改编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制、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 (1) 阅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确立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并分析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些措施”“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的依据。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1929年~1933年的某一个冬天里一家母子的对话。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B . 当时,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C . 失业成了社会生活中主要的现实问题 D . 导火线是纽约股票市场的暴涨
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    )
A . 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 . 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C . 促进世界市场协调的发展 D . 有利于本国经济长久健康的发展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以下是“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的社会主义梦想录摘录(   )

人物

梦想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当时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有

A . 苏联新经济政策显著成效的示范 B .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失灵的影响 C . 红军长征扩大了中共的影响力 D .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欣欣向荣,城镇中建起了许多富丽堂皇的电影院,人们纷纷购买廉价电影票,观看浪漫爱情、个人英雄、冒险离奇等主题的电影。这反映出此时美国(   )
A . 民众寻求艺术慰藉 B . 奢侈享乐之风盛行 C . 电影工业发展迅速 D . 社会经济高度繁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33年7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国际白银协定》。其中规定美国政府每年购银不超过3500万盎司,中国则承诺不出售1934﹣1937年销毁银元所得之白银。1934年6月,在美国国会内部白银集团的压力下,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规定美国政府要通过购买的方式,设法使每盎司的白银价格提高到1.29美元;或者把白银在美国货币储备金的比重增加到1/4. 1934年8月开始执行该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

﹣﹣摘编自卢宁编译《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二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了《实施法币布告》,国家四大银行取得了法币垄断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规定法币与英美国家货币挂钩。法币的发行,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货币制度更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摆脱了外商银行对货币发行和货币定价的控制,国民政府四大银行真正获得了中央银行的地位。

﹣﹣摘编自郝慧泽、席林《略论中国近代白银核心型货币体系》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934年购银法》的主要危害。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四大银行在币制改革之后确立“中央银行”地位的理由。
据表2信息可知,当时美国(   )

表2  1929年1~9月美国汽车销售情况表

已成交高中档车(%)

已成交低档车(%)

未成交(%)

小计

信贷

26.3

11.2

23.9

61.4

现金

20.9

6.2

11.5

38.6

累计

47.2

17.4

35.4

100

A . 民众消费能力有所提升 B . 经济存在结构性的失调 C . 存在银行信贷安全风险 D . 民众普遍存在投机心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卷

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材料三: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政府少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政策来说“引人注目的改变”。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

  1. (1) 材料二与材料一中的经济思想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3. (3) 材料三中,里根政府对美国经济政策来说“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既然里根政府实行“少开支”政策,为何美国还会出现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现象?
自然界发生的瘟疫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人类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危机也同样威胁到人类的命运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了命运攸关的关键时刻。美军却在这时暴发了流感病毒,病毒在四个月内,就完成了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同时病毒也在不断地变异,到了盛夏,明显突变为一种新的具有毁灭性的病毒感染。病毒的伤亡数字在战争中得到了掩护,战争双方为了维护军队士气,纷纷隐瞒疾病的流行。一直到流感传播到当时处于中立地位的西班牙,甚至连当时的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也染上,才被完全揭露出来,所以称为“西班牙大流感”。

——摘编自张晓声《1918年美国流感再审视》

材料二 一亿人死亡,占全球人口3%6%。也使得1918年一度处于强势反攻的德军,由于大量士兵患流感而失去军队战斗カ,最终败北。在1919年初的巴黎和会中,流感病毒还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由于赴会谈判的威尔逊总统感染流感引发昏厥,导致其在会期间未能全力坚持其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十四点原则”,使得英法主导的削弱战败国的《凡尔赛和约》得以通过,激化了各国间的矛盾,埋下了二战爆发的隐忧。

——摘编自张晓声《1918年美国流感再审视》

材料三美国总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变化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病毒”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该病毒“向全世界传播”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西班牙病毒”对当时世界局势的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材料三中“A”区域关税税率变化的历史事件,并以甘地为例分析该历史事件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下列是胡佛任职美国总统期间的部分做法。这些做法(     )

A . 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C . 实现了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D . 赢得美国民众广泛认可
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 . 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 . 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 . 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凯恩斯主义认为避免经济危机的关键在于实现充分就业。下图反映了美国1929-1945年间的失业率走势。下列对这一时期美国失业率走势的分析,合理的有(    )

①“大危机”造成美国失业率的攀升    

②“新政”期间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

③推行“以工代赈”有助于降低失业率    

④战争需求助推美国经济出现战时繁荣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32年美国一些知识分子和政界要人纷纷表示拥护共产主义,《纽约客》评论主笔埃德蒙·威尔逊极力主张“从共.产.党人那儿把共产主义拿过来”,明尼苏达州州长奥尔森则宣称招募该州国民警卫队新兵“不接纳任何非共产主义人士”。这表明美国(   )
A . 社会各界反对罗斯福新政 B . 精英对自由资本主义的怀疑 C . 开创资本主义发展新模式 D . 在美苏对峙中处于弱势地位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国别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失业人数

1 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材料二: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 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 (2) 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 (3) 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
  4. (4)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施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