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如图,下表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 . 王羲之 B . 颜真卿 C . 柳公权 D . 怀素
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大篆
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   ②两宋时期楷书进入盛世阶段   ③草书极具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④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2002年湖南湘西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至今已出土数量达36000件。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之年直至他去世,一年不缺。请推测这批书写在竹木简上的秦代文书档案的主要文字字体是(   )

A . 甲骨文 B . 小篆 C . 草书 D . 楷书
下列有关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展为自觉的艺术 B .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C . 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 D . 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
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汉字(  )

A . 由史官或巫创造 B . 是口传的文字 C . 由仓颉创造 D . 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

观察右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 . 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 . 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 . 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 . 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下列两幅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 (    )

A . 山水画 B . 文人画 C . 花鸟画 D . 风景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则关于某绘画作品的描述:南宋初,画有变,风俗画,题广泛;有大师,张择端,上河图,成长卷。北宋朝,汴梁城,百工业,最繁荣;人物众,前后拥,车马船,尽集中。有酒铺,有茶棚,有铁匠,有木匠,有木工;卖花女,算命翁,桥上下,俱畅通。建筑群,起楼层,熙攘间,笔画清;杂不乱,步步精,古都市,入眼中。

材料二:

(明)杨柳青绘画《连年有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写出这一绘画作品的名称。从绘画的发展史和风格上看,它属于什么画?这类画在北宋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

A . B . C . D .
古代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    )

A . 在理学影响下兴起 B .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C . 强调个性追求写实 D . 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李泽厚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女史箴图(局部) B . 图片_x0020_3清明上河图(局部) C . 图片_x0020_4仕女图 D . 图片_x0020_5竹石图
清代画家郑板桥自订《润格》云:“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郑板桥的作品(    )

A . 体现怀才不遇的苦闷 B . 隐晦抨击拜金之风 C . 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蕴含文人画的衰败
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

A . 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 . 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 . 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 . 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下列作品中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B . C . D .
宋瓷艺术以其端庄典雅、清新质朴、含蓄隽永的美学特征著称于世,与唐瓷的恢宏富丽、恣纵豪放形成鲜明的对照。宋瓷的这种艺术风格得益于(    )

A . 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B . 开明的对外政策促使文化兼容并蓄 C . 理学形成促进人们对人生韵味的追求 D . 文学艺术世俗化促使审美优雅化
下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

A . 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 B . “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C . “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 . 工笔重彩,色彩绚丽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是号称诗画双绝的江南才子唐寅的诗句,他的画作《墨梅图》(下图)属于(    )

A . 风俗画 B . 山水画 C . 文人画 D . 工笔画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境之奇观论,则画不如山水;以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    )
A . 布局构图的精妙 B . 畅神写意的原则 C . 社会教化的功能 D . 绘画技法的创新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B . 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 . 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 . 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