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 知识点题库

目前,许多年轻人热衷于通过互联网相互发送E-mail,这体现了互联网的(  )

A . 政治功能 B . 信息传递功能 C . 经济功能 D . 娱乐功能
基于电子计算机设备的互联网诞生于(     )

A . 20世纪60年代中期 B . 20世纪60年代末 C . 20世纪80年代初 D . 20世纪60年代初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 . 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 .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 . 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 . 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20世纪五十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的确,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今天,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这直接说明(  )

A . 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 .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 . 知识经济时代人民政治自觉性提高 D . 人类政治文明往往领先于文化水平而发展
根据下面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②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

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

④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工业革命前服务业已经存在,但是从事服务业的只有极少数专业生产者,或更寻常地它是多数社会成年人的兼职活动。……工作从手工作坊移向工厂和办公室,于是产生了同样的专业化和分离过程,如更多工作制度化,更多的男女被吸收进全日制的职业中,像教育、甚至医药那种服务业,过去只限于家庭中进行,此时日益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提供了。

——摘自《财经政治资讯》2001年第2期

材料二 大不列颠各部门国民收入表(单位:万英镑)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01

75550

5430

10320

1811

10750

6250

13110

1821

7600

9300

12200

1831

7950

11710

13340

1841

7990

15550

19690

——摘自《财经政治资讯》2001年第2期

材料三 英国1938年至1984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比例表

产 业

1938年

1948年

1984年

就业人数(万人)

占全部就业人数%

就业人数(万人)

占全部就业人数%

就业人数(万人)

占全部就业人数%

第一产业

94.9

5.3

112.3

5.6

34

1.69

第二产业

871.6

49.1

973.9

48.9

721.5

33.2

第三产业

909.8

45.6

904.8

45.5

1415

65.2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佩琨《英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材料四 1944年英国制定了新的教育法令,根据法令的规定,年龄从5岁到16岁的孩子接受全日制教育。目前英国有38000所中小学,1100多万孩子入学,绝大多数学生都从公共基金得到免费教育。

1948年英国国民医疗保健制度建立。……英国居民从国民保健系统取得的医疗一般都是免费的,包括就诊、药品和住院。……1984年卫生保健部门的就业人数134.2万人,占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员总数的6.2%,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第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

英国的商业部门包括国内和国外贸易,还有旅馆、餐饮和修理部门。1948年,商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是235.4万人,到1984年增加到334.2万人,增加了近一百万人,就业人数1984年比1948年增加了42%。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1948年起,英国的无形贸易都是顺差,无形贸易的构成包括旅游收入、运输费用、保险收入、贷款利息、投资利润及侨民汇款等项劳务收入。

英国是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危机经常由这些部门开始。但英国的经济危机程度,与同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而较轻。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佩琨《英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1. (1)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出英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分析指出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及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利弊。

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

A . ①③④② B . ③②①④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③①②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 . 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B . 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 . 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D . 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二战后机器人和其他代替劳动力装置的采用激起了人们更多地减少工作时间的期望。但1992年美国人就曾断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失业或休息。”在这个机器人和计算机时代,美国出版了名为《过分劳累的美国人》的书籍,日本人则创造了一个词汇“过劳死”。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 . 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 . 科技的快速革新导致人们就业竞争激烈 C . 科技的进步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D . 科技进步亟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阐述材料中关于16—20世纪地球“变”的认识。(说明:可以据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论述,也可以对材料的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1997年我国网民人口总数达到62万,截至2007年6月30日达到了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同时还显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占82.9%、电视占64.5%、报纸占57.9%、杂志占18.8%、书籍占18.7%、广播占14.4%。上述现象表明(    )
A . 在各种传媒中,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 B . 新兴的网络媒介取代了传统媒介 C . 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通过不同传媒获取信息 D . 传统媒介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美国国防部官员阿兰·坎彭在《第一场信息战争》中写道:海湾战争是一场“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这说明(   )
A . 核武器的破坏作用已消失 B . 现代信息技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C . 电脑网络技术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 . 现代战争不需要人的参与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A . 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 . 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赞扬工业王国 C . 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D . 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美国科学界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五个方向:新材料、基因工程、AI(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智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
A . 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 . 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 C . 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 . 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这说明(   )
A . 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 B . 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 C . 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 D . 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据美国国会预算局统计,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2000年挤掉700万个就业岗位,估计2010年前后,美国知识型人才将可能占到全体职工总数的近70%。这反映了(    )

①产业类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

②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只是失业危机

③劳动密集型在向知识密集型过渡

④美国政府在失业危机面前无能为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③
表3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1901〜1920

61

19

8

10

2

1921〜1940

70

17

15

5

11

1941〜1960

88

6

15

0

42

1961〜1980

125

8

21

6

65

1981〜2000

127

14

7

4

72

从表3《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获奖人数统计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B . 欧洲国家长期拥有世界科技优势 C .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合作加强 D . 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1982年,美国的《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作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作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
A . 《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 B .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 . 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 . 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

欧洲

美国

亚洲(中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 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亿(39%)

综上,关于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

A . 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 B . 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 C . 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D . 使用互联网的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技术革命”确定一个论题,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