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 知识点题库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 .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 .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 .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下图是“泰坦尼克”号最后一位幸存者米尔维娜·迪安,她于2009年6月1日去世。她所在的“泰坦尼克”号是1912年4月15日被一处冰山撞沉的。它在沉没前使用的求救工具不会是 (  )

A . 救生衣 B . 信号灯 C . 电报 D . 互联网
科学技术是柄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往往隐含利与弊的双重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移动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材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取代了蜡烛,并已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这一伟大变革都源自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这两大革命是西方文明对人类发展的杰出贡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 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伦敦就以“雾都”扬名。19世纪末期,伦敦每年就已经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这样的“雾日”,冬日破晓呛人的黄雾成为伦敦的标志性景观。街上行人的衣服和皮肤上沾满了肮脏的微尘,公共汽车的挡风玻璃蒙上烟灰,只能开着雾灯艰难地爬行。公路和泰晤士河水路交通都几近瘫痪,警察不得不手持火把在街上执勤。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激增,而浓雾使救护车根本动弹不得。

——整理自《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3期

材料四 科学技术的成就与限度

病毒的发现:脱氧核糖核酸

医学进步、磺胺药、抗菌素、安定药

核武器的扩散

原子能的利用;电子学

自动化

技术造成的失业

科学技术和对人性的了解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析科学技术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2. (2) 美国学者菲利普·李·拉尔夫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世界各种问题的根源与出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A . 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 . 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 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 . 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 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 . 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 . 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组织来调节彼此间的金融和贸易关系。这就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与战前相比有了改进。促成这一改进的主要动力是(  )

A . 新的科技革命的开展 B . 美国利用美元图谋称霸世界 C . 跨国公司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D . 电子计算机及互联网的运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就业人口结构表(单位:%)

时间

行业

1970年

1973年

1979年

1980年

1995年

1997年

2000年

农、林、渔业

5

4

3

3.38

3

2.63

2.6

采矿业、建筑业

-

33

-

7.23

24

6.88

22.9

制造业

30

13

22.09

16.08

服务信息业

15

63

72

67.2

73

73.34

74.5

(注:服务业除了极少部分传统服务业外,绝大多多数是与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有关的职业)

该表能够反映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多种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在现代化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当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现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阶段“新动向”的是(    )

A . 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B . 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基本形成 C . 社会生活城市化进程开始 D . 城乡差别日益明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包括(    )

①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②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③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④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 . 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 . 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 .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

年份

颁奖总数

主要国家

1901~1920年

61

19

8

10

2

1921~1940年

70

17

15

5

11

1941~1960年

88

6

15

0

42

1961~1980年

125

8

21

6

65

1981~2000年

127

14

7

4

72

A . 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B . 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C . 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D . 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
A . 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 . 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 . 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 . 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所创。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维客”“维基”。这主要体现了(    )
A . 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 B .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本位主义创意 C . 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 D . 信息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补
现代城市街头“美团外卖”“饿了吗”等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也随时随地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 . 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餐饮业的革命 B . 经济发展带来饮食结构的颠覆 C . 现代人们饮食习惯发生革命性变化 D .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果一个国家控制了信息流,就如同在另外一个时代控制了海洋一样。”有学者将这种新型的帝国主义称做数字帝国主义。此材料说明(   )
A . 科技革命影响国际政治体系 B . 信息技术推动全球化 C . 数字跨国公司冲击国家主权 D . 网络削弱了霸权主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引起了多项技术突破,这几项技术突破是如此重大,其意义是如此深远,以致值得将它们归类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他所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突破可能包括(    )
A . 取代手工的机器 B . 蒸汽为动力的火车 C . 电为动力的汽车 D . 取代人脑的计算机
下面这幅浪漫的现代宣传画反映了(    )

①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②社会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性

④人们的工作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 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 .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C . 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 . 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
信息社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基本发展资源,以信息服务性产业为基本社会产业,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到来的标志是(   )
A . 国际互联网的使用 B . 计算机的使用 C . 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 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见(   )
A . 科技革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演变 B . 经济多极化导致政治多极化趋势 C . 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两极格局解体 D . 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