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知识点题库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

A . 因材施教 B . 有教无类 C . 温故知新 D . 兴办太学
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了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古代某学者对孔子思想做过这样评价:“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该学者的观点是(   )

A . 孔子思想微不足道不可轻信 B . 孔子思想是真理但应适时变易 C . 不应该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D . 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孔子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期待出仕为官,主要是为了

A . 重振没落的家庭 B . 实现礼乐社会 C . 掌握国家统治权力 D . 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
下列对孔子个人活动经经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少年时苦学“六艺”,后成主持祭祀的儒士 B . 三十岁时融会贯通“六经”,创办私学 C . 五十多岁开始在鲁国从政,取得巨大成功 D . 晚年专心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     )

A . 兼爱 B . 克己复礼 C . 仁者爱人 D . 民贵君轻
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孔子兴办私学的主要作用是(     )

A . 使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B . 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C . 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 使教育得到了普及
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
A . “兼爱”“非攻” B . “无为而治” C . “克己复礼” D . “法不阿贵”
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

①“制天命而用之”               ②“民贵君轻”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以德服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右面图片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

A . 有教无类 B . 启发式教学 C . 温故而知新 D . 当仁不让于师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 .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最进步、最稳定的思想 B . 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 . 儒家思想经过了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 D . 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材料二   1981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拄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

材料三  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 (1) 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

  2. (2) 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

  3. (3) 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

都提倡“中庸”思想的东西方两位先哲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热衷于教育事业 ②都曾致力于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 ③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他们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

中国

西欧国家

①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古希腊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公元前3世纪~公元15世纪

秦始皇:“焚书坑儒”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朱元璋: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

公元4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

1231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

③16世纪

李贽:“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马丁·路德:“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④18~19世纪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卢梭:“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由人们直接行使,不能被代表。”

  1. (1) 据材料,概括各个时期中国和西欧国家思想发展史的历史特征。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分析②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政策在目的和影响上的相似性。

  3. (3) 据材料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④时期中西方思想家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有何异同。

  4. (4) 综上,谈谈你对中西方思想发展演变的认识。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一一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
A . 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 . 宣扬理性主义 C . 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 D . 强调个人自由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中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并传承的道德规范是(    )
A . “仁”的思想 B . “礼”的思想 C . “有教无类”的思想 D . “为政以德”的思想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约在70岁左右,孔子终于回到了鲁国。三年后,73岁的孔子告别了这个世界。……在最后的三年时间里,“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述,孔子在这个时期的文化活动主要包括:

    整理古代的典籍:《诗》、《礼》、《乐》、《书》、《易》、《春秋》;

    晚年孔子还在教育方面花费了较多的精力。《史记》上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那是公元前399年的春天,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原告……控告苏格拉底犯有两项罪行:一是渎神或慢神,二是蛊惑败坏青年。为了审理这个案件,雅典城邦依法组织了一个包括501人的审判官团队。……对苏格拉底做出了有罪判决。……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按照当时的惯例,苏格拉底原本可以免除一死。……这位70岁的老人没有做出其他选择,而是选择了死亡。

——喻中《七旬圣贤的境遇——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阅读上述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成语“当仁不让”的典故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孔子在给学生讲学时提出“当仁,不让于师”,意在(    )
A .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B . 督促学生以仁为任 C . 鼓励学生超越老师 D . 提倡学生独立思考
在《先秦诸子研究概要》中写道:“在(百家)争鸣中,儒与墨、儒与法、儒与道之间,固然是互相对立,但又互相摄取。如儒家荀子的“礼”是吸取了法家“法”的内容;法家韩非的“道”是改造了道家老子的“道”;后来封建社会中的儒法合流,也是在这种百家争鸣的互相对立、互相吸取的过程中形成的。”下列哪种观点没有吸收他人观点(    )
A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 有教无类 D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