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知识点题库

自秦商鞅变法之后,重农抑商作为一项经济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①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

②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③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消极作用

④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    )
A . 私营工商业发展 B . 秦朝统一全国 C . 铁犁牛耕的普及 D . 井田制的瓦解
雍正皇帝曾说:“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下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
A . 最早提出者是商鞅 B . 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 C . 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进 D . 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帝王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 . 该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 . 该政策始终是古代帝王明智选择 C . 该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D . 该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的始终
中国古代的商业思想(政策)因时而变,折射出封建社会各个阶段不同的发展态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当权者都能看到商业在图霸、兴业中的作用,卫文公为发展经济“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晋文公也实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政策。

——万李义、孙涛《春秋时期私营商业兴起之原因浅析》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两宋的商品经济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国家的商业政策不得不作出调整。宋朝早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就“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征商则例及创收”。并明确规定“场务(征税机构)不即(及时)检税,若收纳力胜过数,各杖一百;留滞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重者,徒一年。”政府通商惠工的政策措施鼓励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国家虽有明令减免商税,但税额反而增加。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1) 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统治者推行的经济政策及其目的。
  2. (2) 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根源。
  3. (3) 据材料三,归纳宋太祖调整商业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
  4. (4) 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古代中国影响商业思想(政策)的因素。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主要原因是(    )

①它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它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

③它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放

④它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土地问题困扰古今中国人,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今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大量方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的晁错说:(农民)“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尝责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因其富厚,交通王侯,为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孙中山指出:“中国的人口,农民是占大多数,至少有八九成,但是他们由很辛苦勤劳的来的粮食,被地主夺取大半,自己得到手的几乎不能够自养,这是很不公平的”。他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

--金德群《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晁错认为土地兼并的原因。汉武帝时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解决农民民生问题的途径。中共的土地政策与孙中山的土地政策存在一定的继承发展关系,请结合史实从两者中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论述(只有角度没有论述不得分)。
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A .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 . 民贵君轻 C .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 (1) 材料一中商鞅认为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农业和商业方面的具体做法。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符合这一特点的措施,既有成功之处,也潜伏着失败的隐患,请列举一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用人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选官用人制位的论赐需经历“验首、论功“等一套严密的流.....发偏右的俑是一级 爵公主:情的俑,是二级爵上造,公土和上造爵级的俑数量较多;御手俑属三级爵簪袅,簪袅以上的爵位数量就相对减少;车右俑为四级爵不更;……司马俑为七级爵公大夫,戴弱冠,乘装饰华丽、有园形华盖、配备有钟、鼓的指挥车。

——摘编自陈孟东、卢桂兰《秦陵兵俑爵级考》

材料二  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谐,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奏。……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摘自《史记·儒林列传》

材料三  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摘自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年8月8日)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现象所反映的制度,概述其积极作用,并据此概括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
  2. (2) 阅读材料二,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太学生入学和授官的方式,并结合所学,概述太学的设立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 (3) 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个问题可供选择讨论:①简述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1977年邓.小平在人才选拔和教育上采取的重大举措,并简要概述其历史意义。
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与重视农业相配套,秦国的山林川泽资源属于国有,商鞅主张对于一般的山泽产品,由于品类繁多,零星分散,允许私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朝廷采用征收重税的办法将大部分利润收归国有。商鞅此举(    )
A .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 . 加重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C . 具有驱民归农之意图 D . 蕴含一定环境保护意识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
A . 商鞅变法较为彻底 B . 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 . 牛耕得到迅速推广 D . 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 (1)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 (2) 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3. (3) 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 . 齐桓公称霸 B . 商鞅变法 C . 郡县制确立 D . 百家争鸣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该举措(   )
A .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 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 . 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D .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
秦国的商鞅变法为统一中国奠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1956年,新中国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90年代,进一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上述改革成功最深刻的认识是(   )
A . 改革推动了民族交融 B . 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 C . 改革会推动生产力发展 D . 改革会促进社会进步
商鞅从“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 . 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 . 确立了官僚政治体制 C . 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 . 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商鞅变法规定:“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些规定(    )
A . 有利于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 B . 促进了铁犁牛耕的普及 C . 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D . 推动了井田制的发展成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从事工商)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妻子收为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汉高祖)认为秦亡的原因之一是不分封子弟,孤立无援,故而又重新分封了自己的若干兄弟子侄为同姓王。……诸侯王在自己王国内拥有较大权力,可自行任命大部分官员并征收赋税,大者地跨数郡,其总地盘超出汉朝廷直辖郡县。

材料三:汉武帝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推私恩”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为列侯。此举没有像削藩那样招致反抗,效果异曲同工,“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四: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而一切改从汉制……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

——《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五: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一视同仁的态度,允许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文化,在朝为官,甚至招募少数民族军队。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开明。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1. (1) 概括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刘邦的措施使后来的中央政府面临怎样的威胁,及汉武帝时解决这一威胁的措施。
  3. (3) 据材料四,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4. (4)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介绍唐为稳定周边统治都做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