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知识点题库

有学者认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思想并非孙中山所首创,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列各项能为此观点提供论据的是(    )

①奖励耕织         ②盐铁官营       ③方田均税       ④闭关锁国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 . 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 . 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D .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商君书·垦令》记载,“警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上述赋税变革表明(    )
A . 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推广 B . 奴隶主兼并了大量土地 C . 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 D . 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   )
A . 将公田化为私田 B . 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 . 土地兼并 D . 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县”。“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
A . 确立起皇帝制度 B . 摧毁了宗法关系 C . 建立起官僚政治 D . 加强了基层治理
阅读下到材料。

材料一: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丈轨表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二:

材料三: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材料四:如图反映了孝文帝改革时的措施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你认为孝文帝迁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三、四分别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同时指出这些措施在政治、思想上所起的作用。
  3. (3)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改革的重点、难点和推进改革举措方面给后人哪些共同的启示?
阅读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 (2) 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4. (4) 据材料四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般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其最主要的依据是商鞅变法中的(   )
A .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 . 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 . 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安民、富民、解决民生问题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休耕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市易法垄断货源,“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尽管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目的是“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但是实际结果是“官中自为兼并……‘商贾为之不行’……而上下均受其弊”。……市易法之弊端,就连最初倡导市易法的魏泽忠都“愤腕自称,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徐昌强《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人民“殷盛”,商鞅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鼓励农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谈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 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 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容于宗法大家庭 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 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1. (1) 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B . 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 .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D .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下面《商鞅舌战群儒图》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改革必须首先从权贵中推行 B . 改革者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决心 C . 改革者应制定高明可行的方案 D . 改革者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下列学术思想中,继承和发展了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的是(     )
A . 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B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D .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

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韩非子(战国)

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贾谊(汉代)

批评商鞅舍弃礼义,专用法制,破坏了家庭伦理关系。

一一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等

  1. (1) 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非子与贾谊对商鞅变法的态度及原因,并揭示评价的本质。
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进行变法改革的直接动力是(   )
A .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 . 确立封建专制统治 C . 争取兼并战争胜利 D . 阶级斗争异常尖锐
公元前356年,商鞅立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在秦国内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公元前350年,商鞅对此前制度进行补充:“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商鞅这一做法(   )
A . 有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 . 彻底瓦解了浓厚的宗法观念 C . 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D . 有利于调节尖锐的社会矛盾
英国学者罗伯茨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中写道:“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   )
A . 男耕女织 B . 精耕细作 C . 自给自足 D . 小农经济
商鞅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    ) 
A .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B .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 . 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 . 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