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点

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后,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的情况下,为了巩固统治进行了改革,内容有:
前期: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等;
后期:迁都洛阳;颁布移风易俗的法令;
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的进步。其改革的实质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点题库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 .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 .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 .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符合此评价的是(  )

A . 井田制 B . 土地私有制 C . 均田制 D . 方田均税法
我国古代实行均田制的朝代有(    )

①北魏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宋朝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
A . 提升民族认同 B . 化解民族矛盾 C . 继承华夏传统 D . 促进民族融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

时间政策内涵
西周井田制由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收获归国家,私田的使用权归村社成员。
北魏均田制将国家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使用,确保国家财政收入。
宋代“不抑兼并”法律保障土地自由买卖,鼓励民众垦荒作为私产。
明代鱼鳞图册州县详细记录土地面积、土质、田主、税则高低。
20世纪初“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将来地价上涨,现价归地主,上涨部分归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合作化以合作社将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土地归合作社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将经营权分给农民个体使用,允许农民有一定的分配自主权。

——根据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关联信息,就它们的内在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孝文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在1898年光绪皇帝与太后分享皇权合法性的情况下,皇帝采取大刀阔斧而又激烈的改革方式,将会使反对变革的保守派与那些由于改革而丧失既得利益的官僚,有可能与充满权力失落感的慈禧太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可以说,这是清末变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特殊的问题。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四: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在秦”使“新军国图谋富强”的措施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孝文”为什么要“使其整体的汉化”?
  3. (3) 材料三中,“清末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皇帝难以招架的强大政治阻力”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怎样理解“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5. (5) 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哪些?
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①王昭君         ②张骞        ③袁绍        ④孝文帝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史臣曰:“有魏始基代、朔,廓平南夏,辟壤经世,咸以威武为业,文教之事,所未遑也。高祖……钦明稽古,协御天人,帝王制作,朝野轨度,斟酌用舍,焕乎其有文章,海内生民咸受耳目之赐。

——《魏书·高祖记》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正当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南迁),中原鼎沸之际……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这一王朝是(   )
A . 东汉 B . 北魏 C . 隋朝 D . 唐朝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坏井田,开阡,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差亡度:底人之富者界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请回答:

  1. (1)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 哪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
  2. (2) 材料一中的“坏井田,开阡陌”的主要含义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 (3) 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出现了大量荒废土地。北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男子、妇女、奴婢,耕牛,甚至一些特殊群体(孤寡老人等)都能授田。其主要目的是(   )
A . 发挥耕牛在农业中的作用 B . 获得门阀士族的大力支持  C . 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 D . 平均分配土地和赋税负担
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

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②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

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     ④社会稳定,统治阶级内部团结一致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刑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 . 废旧俗兴汉化 B . 实行盐铁专营 C . 废分封行县制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 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 . 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C .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D .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北语、改姓氏”等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推进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 . 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B .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 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D . 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
A . 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 . 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 . 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D . 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据《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突出特征以及对当时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
  2. (2) 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仟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
488年,北魏孝文帝特制令格,曲法伸情,对于身犯死罪,父母、祖父母陷入绝嗣和无人赡养者,让他们暂留在家养老送终后再执行死刑。这一规定体现了(   )
A . 延缓了社会矛盾的爆发 B . 消除了民族交融的障碍 C . 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 D . 恢复了儒家的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