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知识点

白银和交子的出现,随着北宋商品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量也明显增加。
至南宋,纸币的品种又有所增加,主要有东南会子、川引、淮交、湖会四种,且有不同的面额。除币种有所增加外,发行数额也大大增多。这些都大大便利了商业活动。
宋代众多的水陆交通干线、支线,将地区性中心城市与其它县、镇联结起来,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络,这也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宋朝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知识点题库

在上海世博园中国国家馆“智慧长河”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投影到100多米长卷上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馆通过多媒体手法,使《清明上河图》中500多个人物都动起来,让观众通过白天和晚上的不同场景,领略到一个活的北宋汴梁生活场景。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 . 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 . 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 . 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 . 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 . 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 . 乡村市场的繁荣 C . 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 . 坊市制继续实行
“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统治阶级中地主阶级力量遭到削弱 B . 封建地租额度起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C . 推行了不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D . 农业经济生产方式过渡到了大地产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载:“宋之为治,一本于仁厚。凡赈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对宋朝慈善救济史研究颇有心得的张文先生指出:“宋朝社会救济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邓云特先生在《中国救荒史》中说:“两宋灾害频繁度之密,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过也。”“降至唐宋之际,财富力量的崛起更为显著”,唐宋土地私有产权制的兴起,在摧毁原有政治高压下超稳定土地关系之时,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农业经济受季节的影响波动较大,极易出现季节性受灾人群。故而,宋朝政府亦非常重视对本朝民众的季节性救济,给以从医疗到贫寒物资之发放的多种救助,帮助民众暂渡难关。张文先生总结认为:“宋朝社会救济从总体上来说的确成就不凡,使得宋朝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也使宋朝对社会的控制较为稳固,避免了社会处于失控状态。”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材料二:二战后,德、奥和意大利有约2000万难民,是饱受战火浩劫的欧洲国家根本无力接收并安置的。杜鲁门政府为解决欧洲的难民问题在国内积极倡导立法,美国历史上第一步难民法《1948年战争难民法》最终制定。其将在战后因种族、宗教或政治观点将受到政治迫害或害怕受到政治迫害、不能或不愿回国的人列为接纳难民。在1950年的难民法修正案中,将流亡美国的波兰难民,捷克斯洛伐克以外的其它东欧国家的难民也纳入安置范围。并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推进国家情报工作的完成,向将会有力推进反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难民发放500个签证”。从1946年到1994年,美国共接纳了2471628人次的难民,其中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占了95%左右。7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接纳难民的能力下降,接纳大量逃离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成为了美国社会沉重的负担。社会各界民众都要求政府改革现有的难民政策,严格限制难民入境。出于反共和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80年难民法》,有选择地允入难民。

——摘编自李晓岗《难民政策与冷战外交》等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社会救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分析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难民政策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难民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出现了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宋代(    )
A . 开始出现商业服务机构 B .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C . 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D . 官府鼓励经商
据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记载:“从北宋开始,中国封建城市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城市的功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这里所说的向近代化迈进主要是指其开始具备了近代城市所应该具备的某些功能。”这里所说的功能包括(    )

①政治功能

②大众贸易功能

③服务功能

④大众娱乐功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午9月17日)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林料三:全球化带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首先,“一带一路”具备强大的经济投入, 将建造更多基础设施,像公路、铁路以及船运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将成为精彩的范例,供国际社会在推进不同地区之间合作时参考……“一带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脚步。这将充分调动沿路国家未充分开发的增长潜力,也将极大缩短欧洲和中国陆路交通的时间,未来东西方贸易将更便捷,成本更低。

——《南方周末》2017年5月10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与古代中国有何不同。并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
  3. (3) 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 战略的有利因素及意义。
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    )
A . 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 B . 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 C . 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 D . 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
自古以来,金银器是权贵皇族特享的奢侈品。自晚唐始,金银器出现在民间,到南宋时候,金银器普遍出现在酒楼及百姓家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 B . 中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 . 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D . 贵族阶级的彻底衰落
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导致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 . 古代戏曲艺术走向成熟 B .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C . 词、话本等文学体裁兴起 D . 政府放松对商业的管理
《宋史•食货志下五》记载:“凡民茶折税外,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论罪。园户辄毁败茶树者,计所出茶论如法主吏私以官茶贸易,及一贯五百者死。”这表明(  )
A . 茶叶是重要商品 B . 茶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C . 农民以种茶为主 D . 宋代的商业管控空前严苛
北宋画院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是传世山水画名作(下图为节选),以长卷形式展现江南风貌,并用特殊的矿石颜料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绘画风格,其中花鸟人物都细节丰富,栩栩如生,被宋徽宗视为珍藏佳品。这幅作品集中体现了(   )

A . 文人画的意境和趣味 B . 贴近市井的风俗描绘 C . 江南农业生产的环境 D . 关注自然的审美取向
据《东京梦华录》载,宋代茶坊酒肆已经遍布开封城的大街小巷,这类酒店往往“绣旌相招,掩翳天日”,勾栏瓦肆消费异常丰富:有小唱、嘌唱、般杂剧、傀儡、讲史、小说、影戏、散乐、诸宫调、商谜、杂班、弄虫蚁、合声、说诨话、叫果子等等。同时出现大量以女性命名的著名店铺如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等。从材料可知(     )
A . 商业发展推动了北宋社会转型 B . 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C . 北宋城市的管理机构十分完备 D . 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社会摒弃
【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一

唐前期在户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已明确了城邑与乡村的分野。《通典》记载了大唐令:“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每里置正一人,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在邑居者为坊,别置正一人,掌坊门管,督察奸非,并免其课役。·····为防止人口的无序流动,唐玄宗时委派宇文融进行括户,并给予安抚政策使其复业,唯如此才能掌握民数,获得赋税。

材料二

宋代在户籍制度上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在户籍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宋代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有常产的称为主户,没有常产的民户称为客户,分别列入户籍。坊郭户与乡村户都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坊郭客户为城镇贫民,多为小商贩,商业手工业的雇工和帮工及富户的佣工;乡村客户则主要是佃户主户的雇工和佣工,另外宋代还将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除了主户与客户之外,还有一种官户,即品官之家,他们属于特权阶层,享有免除大部分差役和科配的权利。

——上述材料皆摘编自金裕凤《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及特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户籍制度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宋代户籍制度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列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
A . 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城市商业 B . 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C . 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D .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管理
宋代民间体育花样繁多,市井平民对蹴鞠和相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满足蹴鞠比赛和表演的需要,人们结成蹴鞠社,称为“齐云社”“圆社”等,还建有相扑社团,叫作“角抵社”,设有全国性的相扑比赛,还常常举办商业性的相扑表演。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体育项目观赏性较强 C . 市民队伍的壮大 D . 少数民族习俗的传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告具有“晴雨表”和“助产士”的双重作用,广告的兴盛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表征。宋代商业广告十分发达,有口头吆喝或吟唱等形式的叫卖型广告和采用不同的器具,通过摇、打、划、吹发出各类特殊响声来代表不同行业的响器型广告;有涵盖了店家经营的对象、产品的特色等信息的招牌或者幌子型广告;有在店内通过摆放时令鲜花,显眼的地方悬挂名人字画,予以装点的装潢型广告;甚至还有利用印刷术印制的广告。

——摘编自李经威《宋代商业中的广告世界》等

材料二:下图是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左)及其印制的广告(右)

这块青铜版是用来印刷广告的,印版上方标明店铺字号“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刻有一幅“白兔捣药图”,图案两侧注明“认门前白免儿为记”。图案下方是广告词: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这也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出现商标的广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广告的特点,并指出其发展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提取有效信息,请你指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的史料价值。
  3. (3) 综上,你有何认识?
宋代词人柳永写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 万人家”的名句。促成该城市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 . 传统坊市制度的解体 B . 农耕文明的自我调整 C . 古代都会的传统优势 D . 中外贸易的空前活跃
石刻反映了苏州古城的城市布局。西北角的“平权坊”和“西市坊”一带,只有坊名,没有坊门、坊墙。《吴郡志》记载,此处的跨街楼是最热闹的酒楼,通宵达旦。图文信息说明当时的苏州城(   )

A . 市坊界限已被打破 B . 草市遍布城内各处 C . 商帮大多聚集于此 D . 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下图分别为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商业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   )

A . 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 . 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 C . 重农抑商政策渐趋瓦解 D . 官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