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 知识点

程朱理学是一门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后世学术界将程朱理学说成“客观唯心主义”,将陆王心学说成“主观唯心主义”,便是从哲学的角度解释理学。不过,其实可以从更“薄”的层面去理解程朱理学,将程朱理学还原为一门政治哲学。也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程朱理学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家思想要生生不息,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积极接受和吸收外部的文化因素,才能适应阶级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获得常新的生命。

——摘编自陈炎《从儒学的历史演变看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材料二: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农学很发达,仅农书即达三百余种,因为在自然经济基础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农业的繁荣和实现孔孟学说所憧憬的“德治”、“仁政”息息相关。在中国古代科技中,最为官方重视的便是天文学。由于中国文化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自然界的天体便有了伦理的属性,天文学也就成了佐证“天人合一”的自然知识与纲常伦理相契合的学科……儒家坚持“经世致用“济世拯民”的道德理想,所以古代的科技活动也就毫无例外的带有超强的工具性,并成为农业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由于儒家哲学偏重于“修身养性”,注重精神内涵,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客观上也限制了社会、科学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郭洪纪《儒学哲学与中国古代科技》

  1. (1) 结合汉朝和宋朝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一的观点加以说明。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对儒学新发展的表现。
  3. (3) 依据材料三分析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并简要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材料三: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

——李庆西《最后的儒者》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么奇怪的现象。
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
A .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 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C . 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D . 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程朱理学是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下列属于朱熹的思想主张是(   )
A . “君权神授” B . “格物致知” C . “心即理也” D . “经世致用”
《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唐宋以后,又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千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这种现象(    )
A .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 . 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C . 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要 D . 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
《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    )
A . 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 B . 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C . 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D . 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
朱熹认为“欲”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类生存必需的欲求;二是超乎基本欲求之上的,基于个人满足的奢欲。前者存于天理之中,后者则被排斥于天理之外。朱熹在此(    )
A . 阐述了保存天理的必然性 B . 解释了维护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C . 强调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D . 承认了个人正常欲望的合理性
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    )

①主张理在气先               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

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      ④心外无理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宗族,是同一姓氏世代相传的家族,宋代宗族发展受到社会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地主阶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品官地主。宋代的门第观念,已经趋于淡薄,“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品官地主除享有规定的特权外,还逾越规定乘机兼并土地。大部分品官地主在死后,其财产很少保持到三代以上。

——据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范仲淹制定的义庄管理与分配规则:

◆族中每房计口给米,每口一升。男、女五岁以上始给米。

◆冬衣每口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各半匹。

◆每房备置申请米粮的薄子一本,每月底向族中掌管人员申请,不得预支。

◆诸房丧葬:尊长有丧,先支十贯,至葬事又支十五贯;次长五贯,葬事支十贯;卑幼十九岁以下丧葬共支七贯,十五岁以下支三贯,十岁以下支二贯,七岁以下及婢仆皆不支。

◆乡里、外姻亲戚,如有急难或遇饥年不能度日,经各房查核无误,可以给予义田米济助。

——据《范文正公义庄规矩碑》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族受到冲击的原因。
  2. (2) 概括指出范仲淹义庄所定规则体现出的理念,并说明其建立义庄的目的。
宋代的儒学思想家在复兴儒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使儒学理论更加平易近人,也因此真正深入到日常事务和私人生活。材料旨在说明宋代儒学(   )
A . 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 . 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C . 趋于世俗化大众化 D . 具有思辨性哲理化
宋代学者讲究以意统言,寄言出意,把功夫用在领悟上,因此在训诂中力求点到为止,力戒烦琐,给人以宽裕的思考余地。这一治学方式(   )
A . 否定了儒学正统地位 B . 冲破了伦理道德的束缚 C . 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容 D . 完善了宋明理学的理论
2004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 B . 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的客观评价 C .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进步之处 D . 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程朱理学思想
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    )
A . 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 . 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 C . 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D . 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
南宋皇帝赵昀运用皇权,打击理学其他学派,正式确立了程颢、程颐、朱熹是孔孟以来儒学道统的真正继承人。这反映出南宋(   )
A . 皇权直接决定理学的兴亡 B . 其他理学学派均销声匿迹 C . 程朱理学得到了官方尊崇 D . 理学背离了先秦儒学思想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    )
A .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B . 始终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C .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 .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程朱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王阳明学说的传人、明朝著名学者钱德洪、陈时芳等集会开讲,听众动辄上千,樵夫、陶匠、农工商贾无不听讲。材料表明,宋明时期的儒学具有(    )
A . 神学性 B . 批判性 C . 思辨性 D . 世俗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杨慎(1488-1559年),明代文学家,大学士杨廷和之子。第一次参加会试时,因考卷被焚的意外而名落孙山。但他坚持努力,于二十四岁时高中状元。杨慎家中藏书众多,他精通经、史、词曲、金石、书画。杨慎在复古风气流行的时候,张扬文学的华美和创作灵感,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杨慎反对空谈心性,主张从事物本身去寻求自然发展的变化,肯定出于天性的生活欲望及追求物质利益的势利之心。

——摘编自《明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慎成为文学大家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杨慎的历史贡献。
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 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 . 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 . 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 . 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借鉴,如近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   )
A .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B .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主张 C . 朱熹关于名教伦理的阐释 D . 黄宗羲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伦理规范族人、家人的言行举止。这说明宋代儒学(   )
A . 逐渐走向僵化和教条 B . 已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C . 趋于社会化和世俗化 D . 迎合了市民阶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