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文学艺术 知识点题库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刘汉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后,异国的礼俗、音乐、杂技,也跟着驼群的足迹,注入中土,使汉文化艺术鲜花繁集,灿烂夺目。汉代哲学以其雄浑的气魄和阔大的模式为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方向。当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或民族尚处于原始蒙昧之中时,汉代的科学在总体上超过了同时代任何民族之成就。

——摘编自韩养民《秦汉文化史》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文化兴盛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所及的地区。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四大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李嵩的《货郎图》(如下图),采用横卷形式,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顾盼生情。不大的场面但前围后追,可见老货郎受欢迎的程度。老货郎不胜重荷,前后照应货担,应接不暇,儿童们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画家在热闹中不忘在货担头上添一山鸟,停立观看,本来极动的变为极静,此一衬托足见画家匠心。下列作品中与《货郎图》同属一类的是(    )

A . 《女史箴图》 B . 《游春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 《墨兰图》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由民间艺人创作 B . 注重写实 C . 属于宫廷画 D . 注重写意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材料中表述的绘画及其特点是(    )
A . 文人画,注重写意 B . 山水画,重视写实 C . 花鸟画,浓墨重彩 D . 人物画,以形写神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有出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末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的内容。这说明(    )
A . 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 B . 东西方的科技特点趋于一致 C .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 . 中国科技推动了世界近代化
蔡邕《笔论》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据此可知书法是(    )
A . 自然形式之美 B . 自然之美与人之审美的统一 C . 道德精神之美 D . 以“意在笔先”为创作特点
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    )
A . 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 B .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 C . 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 D . 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称:“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强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苏轼也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文人绘画(    )
A . 擅长实体描绘 B . 追求得意忘形 C . 注重诗画结合 D . 贴近百姓民生
下面是“马”字写法的发展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 B . 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C . 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D . 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
材料  苏颂(1020~1101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他出生于望族,自幼勤奋。苏氏有诗礼传家的传统,其祖父苏仲昌对他要求甚严。苏颂叔父苏缄及家人为国捐躯的壮烈之举,也深刻影响了少年苏颂。

    苏颂出任江宁知县时,核实丁产,造册课税,严惩逃税劣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在颍州知州任上,上书为民请命,减轻百姓负担。曾负责修撰仁宗、英宗两朝正史,编写外交史料《华戎鲁卫信录》29卷,书目5卷共200册。苏颂的科学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他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苏颂注重用家风家训规范子孙,要求家人“广读博学”“学貴于勤”;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更注重道德操守的培养,身教重于言教,以孝为本;还训示子孙“处事必公″“为官必廉”。苏颂的廉政思想亦是流传后世的一份精神财富。

——摘编自张沧海《苏颂:博学爱民清白传家》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颂的历史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颂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画中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由此可知,该画的特点是(   )

①注重写实

②注重意境

③借物抒情

④神韵意趣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朱熹小时候曾学习曹操的书法,当时他的同学刘共父学的是颜真卿的书法。刘共父批评朱熹说“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后来朱熹以此事告诫弟子们要“取法须端”。这个故事可以说明中国书法 (   )
A . 具有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B . 有“书以载道”的传统 C . 从自发开始走向自觉阶段 D . 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形成
邢台一中高二小王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了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不觉得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请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
A .   《全汉赋》 B . 《全唐诗》 C . 《宋词三百首》 D . 《元曲欣赏》
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到北宋词的创作兴盛,元朝时杂剧和散曲深受世人欢迎。对此发展趋势解释正确的是(   )
A . 贵族阶层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元 B . 文学平民化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求 C . 开科取士有利于文学形式不断创新 D . 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学的创作
明朝仇英所绘《南都繁会图》描绘了明朝晚期南京城市商业兴盛的场面,堪称明朝版的《清明上河图》。下列有可能在下图中出现的场景是(  )

图片_x0020_521271933

A . 市中表演京剧的戏台 B . 出售珐琅彩的瓷器行 C . 市中心出售棉花的草市 D . 供新安商人居住的会馆
元朝后期画家倪瓒创作了《秋林野兴图》,画中孤松挺立,树下一茅亭,亭内一高士,对河独坐,另有一童侍其侧,一派肃穆沉静,犹然是他自身的写照。此后,他的画里面很少再有人物出现,常常以寒山、冷水、枯木、空亭作画,他在寂寞里得到了顿悟。这反映了(    )

图片_x0020_1

A . 汉族读书人追求功名的内心倾向 B . 绘画忠实地再现事物全貌 C . 文人通过绘画抒发个人主观性情 D . 艺术作品市场化趋势凸显
中国画和西洋画各具特色,都是一门综合艺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材料二:下图描绘的是法国塞纳河的一个清晨。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这种绘画技法被后世众多画家所接受,从而形成了西洋油画的一个派别。

  1. (1) 观察材料一,判断绘画作品的朝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类画作的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出•印象》的作者、国别和所属画派,并分析这副名作的特点。
宋代大批画家追求细节的真实,对所描绘对象细致入微,显现出了 “观物”“究微”的治 学态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特点主要是(   )
A . 以形写神绘画原则的影响 B . 商品经济发展重物质的反映 C . 笔墨纸砚技术发展的产物 D . 受到了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根据唐传奇《莺莺传》改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改原作的悲剧结局,借女主人公崔莺莺之口,表达了"学梁鸿与孟光(东汉隐士,"举案齐眉"典故的主人公)夫高妻贵,又何必到长安去候春闱(喻指科举)"的人生追求。这表明该剧(   )
A . 蕴含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 B . 继承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手法 C . 迎合了封建政府的文化政策 D . 折射出追求功名的社会心态
米芾在评价苏轼《枯木怪石图》时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这反映了宋代绘画(   )
A . 民间风情色彩浓厚 B . 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C . 更加注重表达意境 D . 受到西方绘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