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元的文学艺术 知识点题库

戏剧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戏剧艺术在元代走向了成熟,是中国戏曲第一个繁荣期。到了明代尤以传奇成就最为显著,产生了不少批判现实政治的作品,成为中国戏曲的第二座高峰。戏曲演出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据段亚婷《浅谈明代戏剧的基本格局》等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外国戏剧集有76部,其中现代主义戏剧竟占一半以上。可以说,当时西方已经出现的各现代主义戏剧流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几乎无所遗漏地被介绍了过来。

——据杨文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对中国戏剧的深层影响》

材料三 商业戏剧在西方是戏剧发展的主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很多戏剧家认识到,中国戏剧的发展要面向市场的需求。到90年代中期,因为独立戏剧制作人的出现激活了演出市场,陆续推出《别为你的相貌发愁》《谁都不赖》《冰糖葫芦》等剧,并且其发展的空间和势头均被看好。

——据胡星亮《戏剧现代性的追求与失落》

  1. (1) 阅读材料一,指出我国戏剧在元代走向成熟的标志。分析明代戏剧发展的原因。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知识分子大量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目的是什么?

  3. (3) 阅读材料三,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商业戏剧发展的原因。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商业戏剧发展的看法。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
A . 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 . 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C . 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 . 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代诗人整体对屈原的关注,造成大规模对屈原的评价是以往任何朝代都不能相比的。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执著于屈原呢?…… 宋代诗人通过对屈原之死、之醒、之流放、之离骚的评价,来表明自己对生死、醉醒、贬放、诗歌的认识。宋虽立国未久,各种危机已暴露出来。这些都激起了士大夫的焦虑和社会责任感。中国历史上文官官僚制度在这时已经成熟,文人士大夫既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又是这一政权的支柱,使他们更具有政治热情,并积极表现自己的欲望。

苏轼在《屈原塔》一诗中盛赞屈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李覯在《屈原》一诗中却写道:“秋来张翰偶思鲈,满筯鲜红食有馀。 何事灵均不知退,却将闲肉付江鱼。”

——摘编自游筱《屈骚精神与宋代诗人心态》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诗人整体关注屈原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诗人对待屈原自杀问题的态度,并作简要评析。
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    )
A . 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 B .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 .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 固有的文化传统
图是彩绘《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有人认为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出现了凳子、桌子、线装书、毛笔等物品是“穿越了时空”以下对该画作的认识恰当的是(  )

A . 画师美化孔子形象,抬高孔子地位 B . 画师臆想的场景,不具有史料价值 C . 画师以自身所处时代附会历史场景 D . 该图真伪需考古学的支持才能判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宫廷和市井都有讲故事的口头文学活动,说话的人把要说的材料用白话体写下来,叫做“话本”。这种“话本”,后来就发展为长篇的章回小说。还有“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文学,其唱本都是用白话体写下来的。到了元代,以白话的曲子来举行考试,白话文就大大发展起来。当时政府的文告,是用白话写的。

——《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

材料二: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指出:“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不是这三四年来几个人凭空捏造出来的;我要大家知道白话文学是有历史的,是有很长又很长的光荣的历史的。……国语文学若没有这一千几百年的历史,若不是历史进化的结果,这几年来的运动决不会有那样的容易,决不能在那么短的时期内变成一种全国的运动,决不能在三五年内引起那么多的人的响应与赞助。”在这场白话文运动中,胡适呼之于前,陈氏喊之于后,且在气度上和思想上,更具煽动性。

——摘编自孙郁《鲁迅与胡适》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宋元时期白话文兴盛的原因,并指出两部元末明初代表性的白话章回体小说。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胡适对白话文运动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简述胡适和“陈氏”对白话文运动所做的贡献。
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人)多以金、物资给之。”由此反映出宋代(    )
A . 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 . 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C . 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 . 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 统治政策的调整 B . 社会环境的变化 C . 城市经济的发展 D . 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代罗晔《醉翁谈录》中曾提到“常开芳宴,表夫妻相爱耳”。有专家认为1951年河南出土的墓葬壁画(如下图)就反映了这一场景,此后该题材的宋代墓葬壁画又大量出土。这表明宋代(    )

河南禹县白沙水库宋墓出土

A . 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B . 家庭和谐成为流行观念 C . 理学观念世俗化大众化 D . 夫荣妻贵观念根深蒂固
如图为元朝王冕的《墨梅图》(局部)。画面上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作者以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该画作者旨在(    )

图片_x0020_764361007

A . 表达个人情感 B . 描写真实景象 C . 反映多彩生活 D . 颂扬繁荣盛世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    )
A . 把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 B . 把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传入非洲 C . 把玉米传入北美洲 D . 把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传入欧洲
北宋时,在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书画交易兴盛起来。据此可知(    )
A . 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B . 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 C . 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水平很高 D . 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宋代欧阳修得颜真卿所书残碑,赞曰:“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虽其残缺不忍弃之。”由此可知,欧阳修对残碑“不忍弃之”的主要原因是(    )
A . “颜体”狂放不羁 B . 残碑难觅,已成孤本 C . 书法理论渐趋成熟 D . 看重作者的个人修养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亩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这说明元曲(   )
A . 注重发挥娱乐教化功能 B . 追求艺术创作的真情实感 C . 有力鞭挞当时社会现实 D . 能够彰显作者的个性风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作品的文学形式属于(   )
A . B . C . D . 民歌
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
A .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 .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C .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 .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元朝时期,八思巴在藏文字母基础上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这有利于(   )
A . 蒙古文字在当时普遍使用 B . 推动民族文化交融 C . 汉字逐步向字母文字发展 D . 元朝全面实现汉化
市井闾里流行的宋代评书有许多突破男女大防的爱情故事。同时,大受欢迎的宋代佛教出现了许多吟诗作画的和尚、酗酒斗殴的和尚、五荤和尚、狗肉和尚。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 
A . 封建礼教观念开始受到冲击 B . 佛教本土化程度明显加深 C . 市民阶层政治诉求悄然兴起 D . 商品经济产生了广泛影响
促使宋词、话本和元杂剧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
A .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 .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 . 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 . 阶级矛盾的尖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