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知识点题库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

唐代工匠子弟入匠籍后不能随便改行

唐代官营手工业者受到严格的限制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A . B . C . D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台湾建省后,刘铭传在“抚番”、清赋、交通和文教等方面展开工作。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他在淡水东南的大嵙崁设立全台抚垦总局,下设大嵙崁、恒春、番薯寮等七个分局,采取剿抚并用,开山抚番。仅台北府地区,垦辟新旧荒地多达7万余亩。刘铭传积极推广茶叶种植,在1871-1896年的26年间,台湾茶叶出口增长近12倍。刘铭传还派人到江、浙、皖等省学习植桑技术,从上海和广东引进优良蚕种,大力扶植台湾蚕桑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刘铭传还尽力在煤矿开采、樟脑出口等方面促进台湾的经济发展。

    文教方面,刘铭传在台北府设立番学,招纳当地土著头目弟子20人,聘请三名教员讲授汉文、算学、官话、台湾话和礼仪等内容。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在大稻埕设电报学堂,培养电报人才。1887年,他延请英国人布茂林为教习,教授西学;聘汉文教师教授中国经史文学。1888年,刘铭传又拟请老师教授图算、测量、制造之学。他在台湾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建省后的台湾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

——摘编自陈跃《晚清新疆与台湾省之比较研究》

  1. (1) 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对台湾开发的主要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台湾建省的意义。

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

①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②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

④清朝统治者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市场交流的商品,最初以各地土特产为主,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由于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农户不能生产盐、铁等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市场的供应;同时,封建国家征收货币的制度也促使农民与市场发生关系。……这种以农民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纳税和维持生计……不仅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在时间上无法截然分开,生产过程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可以不计成本。在个体小农经济中,这种作为农业副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雷震《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简论》

材料二:王家范认为,在自然经济中,农民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是抵消费;中小地主也是“节俭型’’消费,大部人的消费水平很低。那幺,是谁支撑起城市商业的繁荣?主要是国家开支的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和奢侈性消费,是畸形病态的消费结构,在表面繁荣下,生产者却日益贫困,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怪象……。中国城市是朝廷控制的政治中心,都市为官僚、皇室提供生活、消费和娱乐,农村只起供养作用……数亿农民的物质产量都被消费了,没有剩余财富转化为资本,……这样,商品经济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不能从根本上完成瓦解自然经济的历史使命。

——任世江《商业:城市的繁荣与农民的贵困化》

  1. (1) 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2. (2) 据材料指出“社会怪象”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何不能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国八大区域城市发展状况简表

区域

1843年

1893年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长江下游

330

4980

67

7.4

270

4750

45

10.6

岭南

138

2044

29

7.0

193

2863

33

8.7

东南

125

1515

26

5.8

138

1668

26

6.4

西北

119

1408

29

4.9

114

1301

24

5.4

长江中游

303

3777

84

4.5

293

3905

75

5.2

华北

416

4651

112

4.2

488

5804

122

4.8

长江上游

170

1950

47

4.1

202

2503

53

4.7

云贵

52

445

11

4.0

81

714

16

4.5

总计

1653

20720

405

5.1

1779

23508

394

6.0

——摘编自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

材料二:1851—1921年英、法、美三国城市、农村人口变化简表(单位%)

英国

法国

美国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1851

50.2

49.8

1851

25.5

74.5

1880

28.6

71.4

1871

61.8

38.2

1872

30.1

69.9

1890

35.4

64.6

1891

72.0

28.0

1891

37.4

62.6

1900

40.0

60.0

1911

78.1

21.9

1911

44.2

55.8

1910

45.5

54.5

1921

79.8

20.7

1921

46.4

53.6

1920

51.4

48.6

——摘编自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近现代英法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看法。
1871年中日两国签订《清日修好条规》,条规共十八条,其中第八条规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即领事),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按己国律例核办”。这表明(   )
A . 两国交往将遵循国际准则 B . 两国对近代外交均缺乏了解 C . 日本迈出侵略中国第一步 D . 清政府的主权意识有所提高
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1854年第12号的开篇中说:“西方之国,买卖招贴,商客及货丝等皆藉此而白其货物于众,是以尽沾其益。苟中华能效此法,其获益必矣。”其意在说明报纸具有(    )
A . 信息速递功能 B . 娱乐教化价值 C . 政府喉舌功能 D . 商业广告价值
19世纪末.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日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材料说明(    )
A . 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开始于19世纪末 B . 当时社会时尚有崇洋媚外的倾向 C . 西方生活方式已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D . 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唐以后,整个社会资源开始了打破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富民”阶层,而另一部分人则丧失了土地财富,成为贫苦者。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富民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富民是国家乡村控制的主要依靠力量。

因此可以认为,宋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即“富民社会”。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处于转型期,呈现出独特的二元性。社会上既存在着古老的地主阶级和佃农阶级及传统社会的自耕农、商人、手工业者阶层,也有残余的奴婢、半奴婢阶层;既有演变中的古代的阶级和等级,又产生出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裂变的同时,也进行着阶级改组,知识阶层、工商阶层、军人阶层已开始成长为新型的社会集团。传统的组织不断演化,新的社会群体激增,政治团体、经济团体已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二元性表现在社会区域内,是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二元格局出现并愈益明显,一方面,沿海与城市现代性日渐凸显,而另一方面,内地与农村保留着传统,踯躅不前。

——摘编自栾爽《震荡与冲突: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探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唐以后“富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古今社会结构变化的认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王茂荫(1798年—1865年),安徽歙县人,是清代著名货币理论家、财政学家。道光进士,曾任御史、户部司员、吏部侍郎等职。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经济史,是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面对当时的严重局势,王茂荫深感忧虑,曾奏请加强长江及南方防务。他“历考古来圆法利弊,悉心研究,积思十余年”,多次提出币制改革方案,坚持发行兑换钞币并规定最高发行额,反对“铸大钱”以防止通货膨胀。由于他的方案不符合清政府搜刮民财的愿望,并触及清政府财源枯竭、国库空虚的痛处,因此,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指责为“专利商贾”而“置国事于不问”,遭受“严行申饬”。王居官数十年,性情直爽,遇事敢言,以清直著称,任职期间从未带过妻子儿女到北京住所。有史家评论说:“王侍郎于国计民生得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马克思在其论述中,基本背定了王茂荫的货币改革主张,并对他表示同情。他的货币改革方案和货币理论,曾被学术界评价为“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

——摘编自《新安人物志》

  1.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王茂荫思想主张产生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赋予王茂荫的可贵品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力车(也称为黄包车、洋车等)诞生于日本。1873年,法国人米拉将它引入上海法租界,经传入就迅速发展,成为了城市交通的主体。姚觐元《弓斋日记》云:“乘马车剽疾而不适意,东洋车以人代曳疾驰,稳而价廉,处处皆有。”

有钱人家通常置备私人人力车,称之为“包车”。它外表光洁华丽,车厢后面还钉块铜牌子,刻上“某宅自用”的字样。阔气的车也有装四只灯,有的还装有后尾灯,晚上老远的就能看见。据《燕京乡上记》说,高等洋车售价可达一百到一百二十银元。人力车夫挣扎在社会底层。胡适曾说道,人力车代表的文明就是那用人做牛马的文明。他们有的是失业的工匠,有的是本钱赔光的小商小贩,更多的是破产的进城农民。他们大多租用车行的洋车,“拥有 辆属于自己的洋车”是穷其一生的愿望。到解放前夕,人力车已经剩余不到4000辆。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被送进了上海历史博物馆。

——摘编自曾彩娇《曾经的风景线》、潘春华《黄包车述说历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人力车在中国近代发展变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力车畅行中国近代各城市的影响。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该状况的出现是由于美国取得了(   )
A . 领事裁判权 B .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 居住及租地权 D . 协办定关税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龚自珍(1792-1841),浙江杭州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早年从外祖父段玉裁学文字学,研习经学史学,提倡“通经致用”,是今文经学派代表人物和“开一代风气”的大文学家。1814年,龚自珍著四篇《明良论》,抨击君权专制,首次表露自己政治见解。1839年6-9月,百感交集的龚自珍写下了激扬深情、忧国忧民《己亥杂诗》315首,其第125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指斥封建腐败、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体制、呼唤政治改革,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世人沉梦。他支持林则徐禁烟,建议加强战备;1841年,辞官南下,执教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夏末写信给江苏巡抚梁章钜,准备赴上海抗击英军入侵,9月客死云阳书院。

——摘编自《龚自珍集》

  1. (1) 根据材料,概括龚自珍的主要思想主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龚自珍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
A . 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B . 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 . 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D . 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朝廷同时派刘鸿锡为其副使。刘鸿锡后来给朝廷汇报说:郭嵩焘在参观炮台时,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在见巴西国主时,“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因刘锡鸿弹劾其“投降媚外”,1879年郭嵩焘黯然回国,称病回籍。这反映出当时(   )
A . 中国外交步入世界的艰难与曲折 B . 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C . 崇洋媚外的外交观念遭世人唾弃 D . 朝贡外交与世界趋势格格不入
《哈佛中国史》在分析中国近代某新兴人群特征时这样写道:“西方商人雇佣的中国采购人员和商业代理人”;“通常是很富有的文化中介人”;“很多是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东西之间的桥梁”;“成为各式政治派别的本土主义人士很容易攻击之目标”。这类人群最有可能是(   )
A . 洋务派 B . 买办 C . 归国华侨 D . 民族资本家
十八世纪……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甚至98%的黄金,只有10%的货物是商品。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白银高达1640万两。造成这种现象根本原因(   )
A . 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 B . 中国商品精美 C .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 D . 清朝积贫积弱,百姓生活贫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演变
阶段 特征
清末民初 一、反对国外民族压迫和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交织
二、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
五四时期 一、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
二、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结合
抗战时期 一、重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
二、国内各阶段、各种政治势力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局面。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来源、演变及其他》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可在五口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中英夭津条约》规定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中法北京条约》规定法国传教士可在各省租买土地,自由建造教堂。由此,西方传教士像鸦片一样涌入中国。在其影响下

①《泰西水法》等西方著作译介到中国   

②反洋教运动在教民纠纷中不断地发生

③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军   

④近代的中国文化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④
刘锦藻在《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写到:“(同治以后)卡若栉比……一局多卡,一卡多人。只鸡尺布,并计起捐,碎物零星,任意扣罚。”据此可知(    )
A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产生便受到三座大山压迫 B . 封建势力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税收成为清政府主要税收来源 D . 列强侵略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