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知识点题库

康有为系统阐发变法理论的著作是(   )

A .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B . 《中外纪闻》和《万国公报》 C . 《公车上书》和《上清帝第六书》 D . 《变法通议》和《仁学》
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

A . 把变法自强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 B . 把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C . 主张人类社会的进化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D . 借助达尔文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出的是孙中山的(  )
A . 民族主义思想 B . 民权主义思想 C . 民生主义思想 D . 国民革命思想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 .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 . 李贽笔下的孔子 C .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 早期维新派笔下的孔子
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学思想相结合的是(   )

A . 魏源 B . 曾国藩 C . 康有为 D . 张之洞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变法改制的先师,这说明的最实质的问题是(  )
A . 孔子在中国社会有很大影响 B . 维新派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崇拜的偶像 C .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D . 认为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  )
A . 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 .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C . 民族革命和社会革 D . 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
以下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 B . 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 . 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 . 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严复的思想在清朝末年影响巨大,他的主张是(  )

picture_x0020_9

A . 建立民主共和国 B .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C . 实行君主立宪 D . 实行社会革命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 .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B .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 .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先进思想逐步传入中国,志士仁人求新求变,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点燃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之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康有为)说:“天道,后起者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发展的,由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化到君主立宪的“生平世”,而后再进化发展到民主的“太平世”是历史的必然。根据这种进化历史观,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所代替。“世运既变,治道斯矣。”

材料二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完成: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核心。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梁启超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3. (3) 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民主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4. (4)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

材料二 康有为说:“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还说:“《春秋》始于据乱,立君主;中至升平,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
  2. (2) 据材料二回答,康有为是如何解释“三世说”的?有怎样的意义?
  3. (3) 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在政治上的主张。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A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 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 . 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提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孙中山看到了国家大治的根本 B . 孙中山看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C . 孙中山在探索强国之路 D . 孙中山对清政府抱有政治幻想
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运西学的“移花接木”的方法,给皇帝阐述“必当变法”的道理,其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

①弘扬民族文化 ②目的在于挽救民族危亡 ③减少变法的阻力 ④有利于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A . 民族主义思想 B . 民权主义思想 C . 民生主义思想 D . 实业救国思想 
右图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  )

A . 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 B . 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 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主张(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③“务通”,主张西学 ④君主立宪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下列关于“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严复对西方近代政治文化的精辟概括 B . 与洋务派“中体西用”说没有本质区别 C . 在当时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改良思想家的认识 D . 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 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么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2. (2) 材料二孙中山对政府权力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