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长征 知识点题库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

A .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 . 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C . 独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D . 保证了长征的胜利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四川省松藩县川主寺镇的元宝山顶立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长征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而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立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其历史依据(     )

A . 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 B . 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 . 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D . 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李德在《中国纪事》中写道:“1934~1935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全同外界隔绝,此事造成的后果尤其严重。他们从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那里,具体地说就是从共产国际方面,既不能得到忠告,也不能得到帮助。”而这产生的实际后果是中国共.产.党(    )

A . 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 B . 放弃了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C . 撤销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 D . 背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 井冈山 八七会议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B . 延安 中共“七大” 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C . 遵义 遵义会议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 . 西柏坡 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朱德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作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诗反映的历史情形出现于(    )

A . 北伐时期 B . 长征时期 C . 全面抗战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对于红军的长征,有外国学者认为“长征开始时,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只能被认为是失败。”“这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犯了错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断。”这说明(  )

A . 红军根本不应进行长征 B . 长征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 C . 长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D . 长征初期的作战方针有问题
近代,上海《申报》曾登载了一则新闻:“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这则新闻可以间接佐证(    )

A . 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开始 B . 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 C . 武汉会战失利,抗日进入相持阶段 D . 北伐胜利进军,成功消灭北洋军阀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
A . 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B . 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C . 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D . 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遵义会议。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这里的“分水岭”是指(  )
A . 中共一大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遵义会议
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因素是(    )
A . 军事指导方针错误 B . 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C . 红军武器装备落后 D . 敌人兵力的绝对优势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在谈到某事件时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开展土地改革 B . 进行万里长征 C . 工农武装割据 D . 进行抗日战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其重要意义体现在(    )
A . 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B . 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C .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

诗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诗二: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诗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 (1) 诗一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原因是什么?
  2. (2) 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 (3) 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4. (4) 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建国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论题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下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下列关于红军长征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1934 年红军三大主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 B .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 . 红军长征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伟大战略转移 D . 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冲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  )
A .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 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 D . 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
图为近代某一军事行动的行军路线示意图。这次行动的背景是(    )

A .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 .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 .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材料表明红军长征实现了(   ) 
A .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 . 民族革命任务的转变 C . 革命发展区域的转移 D . 革命领导核心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