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点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组成了第二次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

A . 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 B . 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 . 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 . 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由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主要内容是提出抗日的三项主张: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该材料表明(  )

A . 反对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B . 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 . 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极大提高 D . “和平民主团结”建国方针实现
1936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的《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规定:“一切汉奸卖国贼的土地财产全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粮食、房屋、财产一律没收,没收之后仍分给耕种份地及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生活情况很坏的小地主的土地不没收”。其旨在(    )
A . 维护土地革命成果 B . 建立新型农村生产关系 C .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近代军阀的跋扈.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 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失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 复何能为?而在今日,国内即无问题之后,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吕思勉意在强调(    )
A . 思想落后是军阀混战根源 B . 当时中国内部已实现合作 C . 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 D . 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内不在外
1937年7月8日,毛.泽东与朱德致电驻北平、天津、张家口的国民党军将领,请他们“策励全军,为保卫平津而战,为保卫华北而战!”红军准备随时调动,追随国军,与日寇决一死战!对这一电文的正确解读是(    )
A . 红军将承担正面战场的抗战任务 B . 中共努力促成全民族团结抗日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 D . 国民政府表现出消极抵抗态度
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材料中“现在”是指(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全面抗战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1936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国防计划大纲草案》,具体规划了该年的军事任务,决定修筑上海至杭州、吴江至福山无锡至澄江三道国防线。这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  )
A . 企图维护独裁统治 B . 策划围剿革命根据地 C . 准备对日防御作战 D . 借抗战之机掠夺民财
如表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法规、规章、命令统计表

内容

政权建设、

选举、公

安、司法

土地、

劳资

兵役制、人民武装

拥军优抗、荣军抚恤

婚姻、妇婴

社会

管理

抗战

勤务

农工商

业、贸

易、合作

财政、货币、金融

教育、卫生

件数

94

19

17

33

9

29

4

30

44

30

由此可知,晋察冀边区(   )

A . 意在根本改造农村社会秩序 B . 以经济社会生活为工作重心 C . 扩大了苏维埃革命的影响力 D . 重视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如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在长征期间中共提出的口号是(   )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因为我们是弱国,所以不可求战;……但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据此推断(    )
A . 日军全面侵华即将到来 B . 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 中国人民开始对日作战 D . 蒋介石对抗战的前景充满着乐观
某次会议的决议指出:“七月七日卢沟桥的抗战。已经成了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中国的政治形势从此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实行抗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 . 瓦窑堡 B . 西柏坡 C . 延安 D . 洛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知识界对国学的观点争鸣(部分)

时间

人物

对国学的观点

出处

1906年

章太炎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粹激动种性。

《民报》

1915年

觉生

窃惟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数典忘祖,昔贤所讥。

《拟各校配置读经讲经议》

1915年

陈独秀

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

《敬告青年》

1919年

胡适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新思潮意义》

1932年

王国瓒

于科学急求以补之,且于将亡之国粹,合力而复兴之,则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经学与科学》

——摘编自李凡《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以来知识界对国学的观点争鸣”进行评述。 (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如表是晋察冀边区7个县的村代表和县议员的统计。其中,地主、富农、商人在当地总人口数中仅占9.9%。这说明边区政府(    )

阶级构成

在村代表中比例

在县议员中比例

工人和贫农

49.2%

35.5%

中农

37.9%

51.6%

地主、富农、商人

12.9%

12.9%

A . 民主的渐进性 B . 领导权产生变化 C . 民主的广泛性 D . 落实三三制原则
1940年3月,毛.泽东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用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用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这一政策(    )
A .   努力缓和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B . 维护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使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D . 使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
下图是画家丰子恺的漫画。该作品(    )

A . 有助于塑造民众的国家认同观念 B . 总在批判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C . 深受同时期西方流行艺术的影响 D .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风格
下表为《申报》中相关词汇使用频率变化表。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

“民族”

1911年年底前

1925年:

1928年

1936年

1939年

243条

502条

1119条

1507条

2369条

“中华民族”

1912年

1919年

1920~ 1924年

1928年

1939年

首次出现

30条

(年均)68 条

183条

372条

A . 民族民主革命成为社会共识 B . 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 C . 民族抗争促进了思想的进步 D . 政治局势推动了传统文化勃兴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1938年颁布的《晋察冀边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暂行办法》规定:16岁以下、46岁以上的抗日家属(以下简称“抗属”)免服役;抗属因民事刑事案件起诉时,不出诉讼费;抗属生病可到公医院免费治疗;政府没收的汉奸土地,抗属有使用的优先权。这些举措(    )
A . 保护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安全 B . 满足了抗属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C . 调动了敌后军民的抗战积极性 D . 改变了敌后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西北文化日报》报道了一则时政新闻(见下图)。该新闻报道的事件(    )

A . 揭开了十四年抗战序幕 B . 促成了团结抗战局面的初步形成 C . 坚定了政府的抗战决心 D . 挫败了日本速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1937年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二九师奇袭了日军的阳明堡机场,有力地支援了正在忻口前线阻击日军的国民党中央军。这说明(    )
A .   八路军成为抗战的主力 B . 国民党抗战完全依赖八路军 C . 太原会战成为国共合作的典范 D . 国共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矛盾
1938年,丰子恺写道:“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大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据此可知,抗战歌曲(    )
A .   标志着全面抗战局面形成 B . 振奋人们迅速取胜的信心 C . 宣传了“三三制”原则 D . 强化了民众的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