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知识点题库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     )

A . 决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B .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 .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 . 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
1941年2月,以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身份来华的居里正式向蒋介石声明:“美国在国共纠纷未解决前,无法大量援华。中美间的经济、财政等问题不可能有任何进展。”这表明当时美国(    )

A . 以中国内部纠纷为由拒绝对华援助 B . 反对国民党采取的反共政策 C . 敦促国共两党放弃各自的政治主张 D . 借助援助促成国共两党全力抗日
1943年:三八”妇女节,延安的妇女领袖蔡畅发表文章,认为妇女的解放要鼓励妇女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生产劳动。这一看法(  )

A . 说明了核心的问题是大生产的需要 B . 反映出经济的独立促进了妇女解放 C . 体现了妇女解放的时代需要和特色 D . 说明了农业生产中妇女撑起半边天
近几年来,日本政坛的右倾化与中日关系恶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选自北师大版《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1. (1) 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

  4. (4) 上述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 .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 .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D . 中国共.产.党内出现在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
1941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在《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1943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孙中山先生逝世十八周年纪念》中表示,中国共.产.党人愿意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下列能体现当时中共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愿意完成他(孙中山)未竟的事业的史实是(    )
A . 坚持土地革命,实现新民主主义目标 B . 执行“三大政策”,坚持团结抗战到底 C . 坚持团结抗战,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 D . 坚持联蒋抗日,光复台湾建立新中国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

【形象一:漫画中的晚清中国】

【形象二:新闻报道中的近代中国】

《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抗日战争(节选)

1932年3月12日《上海及其周边的战斗:与中国军队在一起》

与中国军队在上海开战的日本人并没有预料到会遇上如此顽强的抵抗。

插图:中国士兵们在上海战区挖战壕

1938年5月14日《在敌人的后方骚扰日本军队:在山西的共.产.党游击队战士》

最近日本军队在山东前线所遭受的重创充分显示了中日战争中游击战的重要性……由共.产.党部队所组成的八路军已经跟中央政府的军队结成了联盟,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

插图:八路军战士在山西训练使用缴获的反坦克炮

1939年8月12日《在华北抗击日军:训练男子与妇女》

插图:

抗日运动在中国各个阶层都深入人心的证据:五台山上来自西藏和蒙古等寺院的喇嘛们被编入了自卫队

1943年4月24日《中国在世界大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们必须认识到,中国正在为同盟国的事业从事一项非常珍贵的工作,即在牵制住,并在某种程度上瓦解了一支庞大的日本军队。

插图:中国妇女在为美国志愿军“飞虎队”平整飞机场

【形象三:民意调查中的现代中国】

美国盖洛普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民意调查机构,该机构民调统计结果为:

1961年,3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首要威胁,认为中国人的特征为无知、好战、狡猾、奸诈。1972年,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民的主要特征逐渐转变为勤奋、聪慧、上进、诚实且带有艺术性。80年代,美国人对中国态度变得更加积极,1987年对中国持肯定赞赏评价的民众占65%。

  1. (1) 结合历史背景,图12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局势?图13做出“中国觉醒”判断的依据可能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3. (3) 结合时代背景,对20世纪60、70、80年代美国的民调结果分别进行阐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侵华期间,江苏的文化事业损毁严重。1937年8月5日,日本首次轰炸南京,中央大学图书馆、实验学校被炸;到1938年8月底,仅江苏中等学校的财产损失就高达1899万元。南京沦陷前,还有2000多箱南迁故宫文物未及时转移,全部落入日军之手。江苏各地的历史古迹也遭破坏。江苏被日军抢掠的藏书具体数据已难以确认,有资料称日方掠夺图书共85万册,相当于当时整个日本图书馆的图书总藏量。

——摘编自朱季康《抗日战争与江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发展》

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党高度重视抗日根据地的教育发展。1942年底,仅由新四军上海办事处护送到苏北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就达2000多人,他们成为江苏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生力军。1942年,苏北根据地制定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标准比党政干部略高。1943年,苏中根据地小学校比1942年增加了500所。根据地教育部门编写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和人民大众需要的新教材,积极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1940年,苏北抗日根据地大众书店成立。

——摘编自李建平、张中良《抗战文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侵华期间江苏文化事业遭到破坏的具体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苏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下列相关抗战史实,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②国民党十九路军在上海闸北抗击日军
③国共两党揭开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      ④中共制定全民族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②③④① D . ②④①③
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声明:“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受南京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此声明说明(    )
A . 中共放弃了自己的革命主张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 . 国共两党的内战已完全停止 D . 中共旨在推动实现国共合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廿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虞洽卿昨发表对陕变意见:应先恢复蒋委员长自由,努力剿匪以期将功赎罪。……否则国家前途,固实不堪设想,且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境。

——《申报》

材料二: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

——引自《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简介

材料三:2008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历史性突破”。

  1. (1) 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分析这一事件结局的历史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具体事实依据。
  3.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具体事实。
中国共.产.党在某历史时期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上述主张有利于(   )
A . 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 . 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 .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C .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 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近代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日本侵略扩张给中华民族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 、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 、四川省重庆府;三 、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选自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 (2) 1937年七七以后,日军除南京大屠杀外,还对中国人民制造了哪些滔天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抗战胜利为什么“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 (3) 材料三中“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是在那一条战线指引下开展的?军事上,国共“共御外敌”经典之作是那一次会战?
  4.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现今中日关系,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下图所示是《抗战漫画》第九期上吕蒙创作的作品《我们的阵容》。该漫画意在表达(    )

A . 国共合作抗日的成效 B . 持久抗战必胜的决心 C . 全民抗战的高涨热情 D . 侵华日军的兵力较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摘自贺绿汀 1937年《游击队之歌》歌词

材料二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往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摘自贺敬之 1943年《南泥湾》歌词

材料三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莽莽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

——摘自薛柱国1964年《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

根据三则材料, 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该主题进行论述。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抗日战争中,中共曾指出:“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要交租交息,并保障富人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 . 消灭封建土地私有制 B . 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D .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英国记者贝特兰在书中写道:“‘特区’与以前的‘苏区’相比,发生了某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在政治上,这种变化体现为各个阶层现在都有权选举并参加政府。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当时“特区”实行的政策(   )
A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 . 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D . 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力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入党誓词基本特征

建党初期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阶级斗争的观点。第二,强调对党忠诚。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第一,强调坚定信仰。第一次写入“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第二,强调做表率。随着我们党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期望日益增高。第三,强调对党有信心。

解放战争时期

第一,强调群众观点。第二,强调坚决执行党的决议。

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二大前

第一,突出党纲党章的作用。第二,突出党员的特殊身份。

党的十二大以来

第一,强调党员义务。第二,强调时代特色。

第三,加入“随时准备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摘编自朱庆佳、柴通《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变迁、属性与启示》

请围绕“入党誓词的发展”和“基本特征”,任选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运用有关知识加以论述,并进行总结。(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准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9月2日,星期四。驻军,庄里镇。

今天开方面军抗日誓师大会,正式宣布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零师……街上都挂了青天白日的旗帜祝贺。

下午1时……一万多指战员等着主席宣布开会。有如下三个重要训话:

一、朱总司令训话大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到了华北,占领了平津,并且打到上海来了……华北一万万五千万人民正在盼望我们到华北去……我们不与日本的飞机、大炮打,我们专打日本的后、侧方的铁道、汽车路、火车、汽车、粮食窝,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三、贺总指挥训话:10年前我们为什么丢开白帽子戴红帽子,今天为什么收起红军帽子戴国民革命军帽子。过去因为国民党叛变革命,今天为了抗日,我们戴国民革命军帽子没有关系,只要是为民族解放的事,老子穿花裤子都可以的。

——摘自《王恩茂日记·上》

  1. (1) 根据日记内容说明此次誓师大会的历史背景,并分别概括"朱总司令"和"贺总指挥"讲话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日记有何史料价值,并指出使用日记史料进行历史研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