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知识点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知识点题库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上述评论针对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下图人物是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领导人。他上台后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推行新经济体制,取得一定成效。苏美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加重。他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把大量的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到1961年为止改组了18441个,同时不断扩大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经营规模,全苏农场平均农户从1953年的352户增加到1965年663户,同期农庄的农户从平均220户增加到420户,园地从4211公顷扩大到6100公顷。这一时期苏联的农业改革(    )
A .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 .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 .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 . 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 . 实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C . 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D . 主张“多党政治”
结束了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其间没有发生过任何值得一提的社会动乱。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进行莽撞、轻率改革尝试的是勃列日涅夫 B . 这是一个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的时代 C . 各种危机和无数矛盾的根源是长期的个人崇拜 D . 这个时代结束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据记载,1987年,苏联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已由1985年的74.8%上升到75.1%,甚至超过了战时1945年74.9%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当时的苏联(    )
A . 保持了与美国争霸的均势 B . 经济决策忽视了具体国情 C . 新思维的改革偏离了方向 D . 所有制结构得到重大调整
王昕伟在《苏联改革的若干思考》中指出: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一定成效的前提下,知难而退,缺乏坚定的改革决心与毅力,转而仓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造成全民政治热情高涨,而反对派则群起攻击,最后致使社会混乱,改革逐渐失去控制。这说明该改革(   )
A . 实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改变 B . 成为苏联解体的助推器 C . 演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 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第五个五年计划规定,工人和职员的实际工资至少要提高35%,集体农民的收入至少增加40%;到1955年计划完成时,工人和职员的实际收入了增加了39%,集体农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了50%。这实际反映出(   )
A . 五年计划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B . 赫鲁晓夫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C .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基本实现 D . 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民收入
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 .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B . 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C .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苏联“比发达国家差得多”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   )
A . 经济建设模式的弊端重重 B . 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 C . 军备竞赛活动的负担沉重 D . 现代信息技术 发展滞后
1959—1965年苏共国民经济七年发展规划规定,1959-1963年农产品的年均增长速度应为8%,而实际上前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1963年则为负增长,按价值计算的总产量低于1958年的水平。这说明,当时苏联( )
A . 经济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农业 B . 削弱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C .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D . 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并于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构成上述这段文字的是(   )
A .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B . 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C .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D . 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
有史学家称,改革必须是全面的、深刻的,绝不能像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那样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也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左右摇摆、朝三暮四。因为这两场改革(   )
A . 都将重点放在农业改革上 B . 未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C . 都由于各种问题步履艰难 D . 都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1954年,赫鲁晓夫决定在开荒地区新建大批国营农场,同时将经济困难的集体农庄改为国营农场。1958年决定大规模合并集体农庄,集体农庄数由1953年底的93256个合并到1958年底的69129个。这些措施(   )
A .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 突破斯大林经济模式的束缚 D . 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苏共纲领》指出:“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依靠对高生产指标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对劳动的物质刺激和精神刺激是争取共产主义斗争中的伟大的创造力量。”据此可知,该纲领(   )
A . 认可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原则 B . 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C . 强调了企业的独立自主地位 D . 阐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    )
A . 试图消除城乡差别 B . 强调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C . 重视经济利益刺激 D . 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为了扭转苏联农业长期的落后状况,赫鲁晓夫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刺激农业的发展。1953年、1954年和1955年的农业投资在国家整个投资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5.5%、19.6%和23.5%,1959年与1952年相比,农产品平均价格提高了两倍。为了扩大谷物生产,赫鲁晓夫提出开垦荒地的办法。1954~1956年,苏联开垦了近3600万公顷生荒地和熟荒地,1956年垦区收获了6300万吨粮食,占当年国家粮食产量的一半以上。60年代初,由于垦殖方法不当,垦荒区风沙侵蚀日益严重,几十万公顷新开垦的土地被破坏。1962年,苏联自留地虽仅占全部耕地的3%,却生产了肉类产品的44%,牛奶的45%,蛋类的76%,蔬菜的42%。1958年2月,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集体农庄制度和改组机器拖拉机站的决议》,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并将机器拖拉机站改组为机器修配站。该项措施受到了农民们的广泛欢迎,但是匆忙的做法,使得改革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大笔资金支出打乱了农庄的正常发展进程;由于缺乏经过正规训练的技术员,大批机器被闲置了。

-摘编自高成兴《战后苏联经济》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影响。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共同原因是(     )
A . 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 . 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 . 没有改变原有经济体制 D .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勃涅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其中,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点是(    )
A . 农业领域 B . 重工业领域 C . 政治领域 D . 外交领域
在工业改革上,赫鲁晓夫把中央在物资、生产、工资等方面的很多权限下放给加盟共和国,把许多中央直属企业下放给地方管理,还在全国设立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以部门为主的条条管理改为以地区为中心的块块管理。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
A . 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 扩大了地方管理的自主性 C . 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 D . 推动了苏联经济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