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知识点题库

“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歌曲反映的史实是

A . 东北地区军民的抗战 B . 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C . 敌后战场的军民抗战 D . 正面战场的全面抗战

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 “图说”中正确的是

《南京条约》 《天朝田亩制度》   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A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 . 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 .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 .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观察图,这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表达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①邮标上的人物Sun 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
③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据统计,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1116105人。这说明()

A . 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 . 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 . 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D . 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A . 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 . 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C . 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 . 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 .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 . 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C . 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 . 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老照片可以补遗、证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与下列三幅老照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中美军人压制日军反扑 中国军队缴获的日军关防大印 被解救的英军士兵与中国士兵合影

A . 平型关战役胜利 B . 远征军赴缅作战 C . 台儿庄战役胜利 D . 日本无条件投降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段,该片段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 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B . 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 .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D .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日本《东史郎日记》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该段史料可作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确有其事的

A . 直接证据 B . 间接证据 C . 口述史料 D . 实物材料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副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A . 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 . 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 .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 .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第一条 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力量起见,特设国民参政会。

 第四条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之选任,提交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之。

第五条 在抗战期间,政府对内对外之重要施政方针,于实施前,应提交国民参政会决议。前项决议案、经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后,依其性质交主管机关制定法律或颁布命令行之。

第六条 国民参政会得提出建议案于政府。

 第七条 国民参政会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暨向政府提出询问案之权.

                                  ——摘自《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1938年4月)

材料二

 国民参政会成立于1938年7月,是抗战初期中国政局上值得庆幸的事情。国民党称新

成立的国民参政会是“反映民意决定国家大政方针之代表机关”中共发表声明指出,国民参政会是“我国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制度的一个进步”,是”我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地城的团结统一的一个进展”,苏联《真理报》认为,参政会成立表明中国“联合反日统

一战线之伟大力量业已形成”。     

                 ——摘编自周勇《国民参政会与中国各党派关系研究:1938 -1948》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条例对组织国民参政会做出了哪些方面的规定?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参政会成立的背景与作用。

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提出:“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毛.泽东旨在说明(     )

A .  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 . 敌后战场已成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 百团大战取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D . 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的重要贡献
“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 .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 . 中国远征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

A . 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 . 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 . 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 D . 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1889年4月,日本参谋本部收到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两国“唇齿相保、辅车相依”,在列强虎视耽耽下,清国一旦不保,日本势将进退维谷。这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旨在(    )

A .  占领中国与列强对杭 B . 教训腐败的消政府 C . 与列强共享在华利益 D . 转移国内政治危机
2009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报,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 . 和平建国问题 B . 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 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D . 与各民主党派合作
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共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 . 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 . 推动国民大革命 C . 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 D . 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牢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 . 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 .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对于二战中的中日战争,一种叫法为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另一种叫法为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对此评价合理的是(    )

A . 两种叫法无本质上的区别 B . 前者凸显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C . 两种叫法都不利史学研究 D . 后者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