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 知识点题库

右图是某博物馆藏民国时期四川一女子小学发给学生的毕业纪念品——木兰彩瓷笔筒。从右图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励学生 ()

A . 投笔从戎,参加北伐 B . 参加红军,反对围剿 C . 效法古人,抗战救国 D . 投身革命,反对美蒋
有资料显示, 1938年10月,八路军人数将近25万人,较之1937年底的9万余人增加了近2倍。下列各项中,体现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 . 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C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D . 国民政府对中共政策的转变
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 . 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C . 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 . 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 . 国民革命的兴起 B .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战略反攻的开始
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 . 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B . 田中正明否定传闻(口述)历史具有考证价值,表现了严谨的史学态度 C . 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D . 田中正明的言论否定了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歌曲生动地体现了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制定该路线的是

A . 遵义会议 B . 瓦窑堡会议 C . 洛川会议 D . 政治协商会议
电视剧《虎胆雄心》描述的是以江波同志为代表的红色特工长期潜伏敌营,为我党、我军获取大量有价值情报的故事。1939年国民党特务何昆在上海刺杀追随汪精卫的汉奸汪丕夫失败,走投无路,江波给了他一笔资金用于恢复其力量。以下理解正确的有
①国共矛盾仍然存在,江波不应资助何昆
②何昆做法尽管偏激,但仍属抗日的行为
③汪丕夫已成为叛国投敌的大汉奸,该杀
④江波贯彻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

A . 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上海的炮声应该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 .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 . 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 . 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 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了 (  )

A . 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 B . 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C . 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 . 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豪情
下表选自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由此可以反映(  )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

左权

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

反“扫荡”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

枣宜会战

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200师师长

1942

赴缅参战

诺尔曼·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

①抗日英烈都牺牲于相持阶段②国共两党都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③战火蔓延到东南亚和北美④抗战历史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2010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流》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 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    )

A .   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 . 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 .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 . 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2月6日是农历壬申年的第一天。对于上海市民来说,这是一个不缺少爆竹声的新年,枪炮声从大年夜一直持续到天亮。在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的一条河流)以北,战争还在继续”。与材料中“战争”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一•二八事变 B . 华北事变 C . 淞沪会战 D . 渡江战役
著名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有(     )

①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③摆脱共产国际干扰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
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西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 . 反映国民政府有收复东北等失地的决心 B . 从侧面反映当时国民政府对《马关条约》的态度 C . 表明国民政府要维持国家领土完整,争取抗战胜利 D . 国民大会是当时名义上的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1931年后.四川军阀仍有内战,七七事变后,地方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战初期,40万川军出川参战,统帅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安可在后方苟安!”这说明(   )

A .   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加强了中央的权威 B .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 C . 国民政府与地方军阀的矛盾得以调和 D . 抗日战争期问中国民族主义教育深刻
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报道,横线处的文字依次是“日本军队在中国华北已在白天向        附近调动。晚上枪声不断……中国政府第一次表现出它已做好与日本作战的准备。”“日本的战争机器在        被卡住了十三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中国军队)进入        。当年,他们被迫离开这座城市,使之遭受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命运,7年9个月零5天后,他们回到了中国的首都。” (      )

A . 北平武汉上海 B . 北平上海南京 C . 北平台儿庄南京 D . 南京上海北京
   2016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85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曰社论

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

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

——《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

材料二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

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

材料三

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

——《九一八前后的中国》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析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国内舆论的变化。

  2. (2) 据材料二、三,归纳国民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的措施导致的后果。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的启示。

抗战开始后,汪精卫等人多次散布中国实力不如日本的言论,希望与日本和谈,称“再战必亡”。1938年10月,南洋华侨陈嘉庚向国民参政会发出“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该提案体现出(    )

A . 坚持抗战到底的精神 B . 反对蒋介石专制的意愿 C . 中共确立了统一战线方针 D . 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主要意图是(    )

A . 肯定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B . 推动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C . 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团结抗日 D . 彰显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