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列各项中,属于世界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的是①欧洲联盟成立②1992年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③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成员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
纵观近几年国际关系的发展,“伙伴关系”一词屡见报端,与“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截然不同。这种变化

A . 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 . 表明世界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消失 C . 反映出各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调整 D . 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各国国家利益趋同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的东山再起……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一一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A .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 . 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C . 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 . 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 . 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C . 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 .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
1967年7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致成为使美国感到相当不舒服的竞争对手。”材料反映了( )

A . 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B .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 C . 欧洲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 D . 法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 . 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B . 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 . 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D . 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当今最大的国际恐怖组织“伊黎”的前身是“基地”组织2004年设在伊拉克的分支,招收逊尼派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2011年,随着美国撤军伊拉克和叙利亚内乱的爆发,“伊拉克伊斯兰国”开始在伊拉克攻城掠地,并进军叙利亚,2013年,与叙利亚一反对派武装组织联合成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家”(简称“伊黎”),其头目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宣称对于穆斯林世界(包括历史上阿拉伯帝国曾统治的地区)拥有权威地位。不久,在尼日利亚、利比亚出现了拥护“伊黎”的地方政权,全世界还有数十个极端组织宣誓效忠“伊黎”。“伊黎”及其支持者制造了一系列针对平民、异教徒和民航客机的恐怖袭击事件,还运用现代媒体在世界范围内招收“圣战”成员。

——摘编自刘中民《国际反恐形势进入新历史阶段》

材料二:2014年9月,美国联合西方盟国和沙特等地区盟国组建国际反恐联盟,并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借以打击亲俄罗斯的巴沙尔政权和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朗。俄罗斯认为美国反恐不力,出兵重创了叙利亚境内的“伊黎”。沙特、卡塔尔等国由于同叙利亚政权存在教派对立等原因,在打击“伊黎”的同时,也支持叙利亚的反政府组织。伊朗则公开支持巴沙尔政权。法国继续执行对中东事变积极干预的政策。但法国未对《沙尔利周刊》恐怖事件后国内存在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以及宗教、族群矛盾予以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这或许是此次巴黎遭恐怖袭击后法国必须正视和反思的问题。

——摘编自百度《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当今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国际反恐斗争呈现复杂性的主要原因。

有学者认为,尽管欧盟国家致力于外交协调和趋同,并取得了进展,但将外交和防务权力上交给设在布鲁塞尔的超国家机构的想法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材料意在说明欧盟(    )

A . 政治一体化的发展面临曲折 B . 仍惟美国的马首是瞻 C . 外交和防务权力根本无法一致 D . 无法影响世界新秩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
A . 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 B . 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 . 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D .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意大利学者蒂贝里奥•格拉齐亚尼认为,多极化是新兴国家增强自身在国际领域自由空间的一次机遇。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沈铭辉指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发达国家“抱团”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将越来越强。这说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A . 使新兴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 B . 促使发达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合作 C . 推动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 D . 有利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
1970年9月某国际组织的会议上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并指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强烈呼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该次会议(    )
A . 反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 使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向稳定 C . 使欧洲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 D . 公开挑战美苏霸权主义政策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    )
A . 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 . 反映了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 . 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D .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一改此前20多年来对美国的“低姿态”,更加注重本国的利益,而不是美国的感受。促使日本对美姿态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 B . 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C . 日本综合国力的增强 D .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某国际组织的宗旨规定:“奉行和平共处基础上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下列有关该国际政治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展中国家结盟共同对抗美苏霸权主义

②创始国包括社会制度不同新兴独立国家

③推动了公正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④坚决反帝反殖反霸反种族争取民族独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 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 . 投票方式解决国际问题效率低下 C . 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1947~1969年美国针对所谓“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反共盟国”、“中立主义国家”、“战略原料生产”以及“后院”国家,采取了包括临时性救济援助、技术援助、防务支持援助、发展援助等具体经济外交措施。这说明(   )
A . 经济外交是美国遏制战略的主要手段 B . 冷战客观上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成长 C . 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占据优势地位 D . 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发展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

A .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B .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 . 第三世界的崛起
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即美、苏是第一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二世界;亚非拉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
A . 适应了国际局势的变动 B . 强化了美苏军事集团的对峙 C . 促成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 改变了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
前日本外务省大臣认为: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力图(    )
A . 不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 . 在美欧面前以“亚洲代表”自居 C . 与美欧实现全方位抗衡 D .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某同学进行知识梳理时,列出了反映世界发展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见下图)。如果为此确定一个研究主题,下列最合理的是(   )

●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A . 两极格局的瓦解 B . 区域经济集团化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 D . 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