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知识点题库

天文学家可能发现了人类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另一个地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Kepler一452b行星是截至2015年人类发现的首个围绕着与太阳同类型恒星旋转且与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这一发现进一步证明(   )。

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的存在往往离不开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③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运动是它的存在方式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一诗句主要表明(  )

①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唯心主义错误       

④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将改革进行到底》强调,中国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调主要说明(    )
A . 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B .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 . 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D .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下列关于物质、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 运动是特质存在的载体 C . 运动是物质地根本属性 D . 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 主观能动性 B . 客观实在性 C . 主动反应性 D . 客观存在
2017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基于(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总是统一的

②积极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尊重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有两位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幅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则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一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了安静的内涵,因为他懂得 (   )

①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②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差别和对立以同一为前提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说:“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他事物推动……最后追溯到有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是必然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对此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一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这一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③承认运动,但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④认为事物的运动具有规律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019年4月18日13时01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 )

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②运动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③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④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确立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到建设科技强国,我们党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和谋划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材料体现了(   )

①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②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③要坚定必胜信心又准备走曲折的路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 .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 .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 .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 .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句话强调的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

③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极移,是指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表的位置会缓缓飘移的现象,1900-2000年间地轴每年飘移约10厘米。过去科学家认为冰期后反弹是导致极移的主因,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收集整个20世纪的数据,发现了造成地轴飘移的其他原因:格陵兰岛冰盖损失以及地函对流。上述研究成果说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诗句蕴含的哲理有(    )

①事物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世界上不存在处在绝对运动状态的事物

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④人们无法把握事物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王阳明在《传习录(下)》中云:“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该观点(    )

①认识到了人体和思维的运动性

②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③把绝对理念看作人体的主宰

④认为“心”主宰着人的行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目前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通过科学合理改良,相当一部分盐碱地蝶变为优质良田,有效实现了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       

②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人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

③改造客观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人要不懈努力,战胜自然,征服自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   )

①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③→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