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知识点题库

2015年暑期,奇幻巨制大片《捉妖记》自上映起便表现优异,以20.5亿的票房刷新华语票房新纪录,仅次于《速度与激情7》的24.26亿,位居内地影史第二。电影《捉妖记》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结合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 (     )

①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③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记载:赵武灵王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吾国东有齐,北有燕,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于是出现胡服令,而招骑射焉。近代史学家梁启超盛赞赵武灵王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重要基础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严重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受到严重威胁。这一事实告诉我们,在进行文化交流时(   )。

A . 必须反对“封闭主义” B . 要注意克服“民族虚无主义” C . 应注意防止外来文化的传播 D . 要注意克服“守旧主义”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将举行阅兵式等多种纪念活动,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如果让你以“弘扬抗战精神,铸就强国梦想”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下列可以作为写作要点的是(   )。

①注入时代精神,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②牢记历史仇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③高举爱国旗帜,捍卫二战胜利果实

④增强忧患意识,抵制外来文化影响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的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其宣传口号为: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文化遗产;为文化遗产点赞,为美丽中国添彩等。我国这样做的合理性在于(   )。

A . 既能保持自己思想文化的独立,又能反对文化霸权 B . 既能让自己的文化参与国际竞争,又防止全盘西化 C . 既能发展本民族文化,又能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 D . 既能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形成公众的民族认同感
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主体 B . 发展先进文化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 C . 发展先进文化要排除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D . 离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文化创造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必须(  )

A . 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收 B . 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 C . 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D . 区别对待,吸收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文化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4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优良传统。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国家是否有广泛的大众阅读,是否有乐于读书的社会风尚,决定了人们能否主动吸收各种文化的营养,在潜移默化的滋养中,提升国民素质,营造文明氛围,发展先进文化。优秀的书籍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可以增长本领,提升品位,把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并与更多元的因素融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材料二:读书读好书,好书要创作。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要深入贯彻习.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为全体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

  1. (1) 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读书的意义。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

  3. (3) 每年的4月23日,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请你为“世界读书日”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016年5月 17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必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文化角度看,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需要(    )

①奏响文化主旋律,实现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增强其民族性与继承性

③坚持洋为中用,充分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成果

④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将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对于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表明,对待民族文化我们应当做到(    )

①树立文化自觉,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②在继承中发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③领略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通过立法保护的重要途径,加快文化交流与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文艺作品都会随着时间消逝,惟有优秀的文艺作品才会被保留,继续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看到了(  )

①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②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

③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材料一: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严格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推动了我国文物事业发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在文物的保护、抢救、利用、管理上,一些地方还存在“脱靶”现象。有的保护手段单一,保护技术缺乏针对性;有的开发不当,只讲眼前利益、不顽长远发展;过度开发、忽视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二:2017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6周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回答新的历史命题。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坚定不移向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以更大发展成就告慰先辈、告慰历史,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舞台上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文物保护?
  2. (2)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

“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

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体现的家国情怀)

三个不同时期,三段家国情怀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之“古”,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为中国文化之“今”,“今”里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②中国文化之“今”与中国文化之“古”,其风貌其内容其主流思想其时代精神是相同的

③以由“古”而“今”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不能违背这个历史的逻辑,去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甚至由“今”返“古”

④传统文化继承可以进行“独善其身”的“自改革”,在自身范围内的改进完善和演变,而不是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密切相关联的文化再创造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在国际、国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面对世界范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激烈竞争,以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下列属于这种清醒认识的是(    )

①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或分化

②竭力向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我们的价值观念

③面对复杂国际形势,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火炬

④顶住霸权主义压力,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③
习.平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承袭传统文化

③在民族文化的沃土上推进文化建设

④要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习.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文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彰显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彰显文化自信,需要(    )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宽阔的胸襟倡导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反对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③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④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兼收并蓄的胸襟和气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作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的系列战略部署。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是中国人民创造为宏伟壮观、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自信的核心内涵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这要求我们()

①自觉抵制一切外来文化作品,努力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④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材料一:2019年9月5日,习.平总书记在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上指出,全国道德模范体现了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激励更多的人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与名,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默默奉献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离休干部周智夫一辈子坚守信仰,永立老党员笃定笃行的精神高地;三名勇士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保护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与风浪展开殊死搏斗并献出宝贵生命;“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隐姓埋名、于无声处40年,为推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他们心里始终装着党和国家,始终惦记着人民,却唯独没有自己,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和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中彰显着中国精神。

材料二: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据最高检发布的数据,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而这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因为不少遭受欺凌的孩子选择了沉默。

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青春电影,《少年的你》就这样毫不遮掩,直观的将校园欺凌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周冬雨所饰演的陈念,从校园欺凌的旁观者沦为了受害者。被故意恶作剧、被“扇巴掌”、被嘲笑、被排挤......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画面,都令人触目惊心。

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转学生唐小米处处对易遥进行刁难,易遥原本应该美好的青春校园生活被打破,遭受各类残酷欺凌,生活陷入黑暗。当受害者变成施暴者,当看客变成助推,在这一场名为“玩笑”的闹剧中,没有旁观者,只有施暴者。

在一些学校,欺凌现象要么被当作正常打闹而不被重视,要么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凡此种种,都在无形中助长了校园“霸王”的气焰,加大了治理的难度。也正因如此,影片中陈念那句“谁能帮我”的痛切反问,才会格外触动人心、发人深省。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全国道德模范身上所突出表现的精神对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并请你在校园内设计两条宣传道德模范精神的标语。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作为时代新人如何让校园欺凌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