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的应用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免疫接种正确的有()
①狗咬伤后马上注射狂犬疫苗 ②为了预防乙肝注射乙肝疫苗③蛇咬伤后马上注射抗蛇毒血清 ④为预防伤寒注射伤寒菌苗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接种卡介苗一段时间后,血液中就会出现结核杆菌抗体。这种抗体的基本单位和产生抗体的细胞及细胞器依次是(  )

A . 氨基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 B . 葡萄糖、效应T细胞、内质网 C . 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D . 核苷酸、浆细胞、核糖体
儿童受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有的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却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儿童的这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 为预防儿童患小儿麻痹症,只可选择灭活或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作疫苗进行接种 C . 儿童获得了对小儿麻痹症的抵抗力,因此脊髓灰质炎病毒无法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 通过检查儿童血液中有无该病毒的抗体,便可确定其是否曾经受到该病原体的侵袭
脐血是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由胎盘脐带流出的血,其内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利用脐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白血病等疾病的效果显著,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 造血干细胞可通过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淋巴细胞 B . 与早期囊胚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更低 C . 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 . 由免疫学角度分析,脐血自身移植的优点是排斥反应小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 . 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 .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 .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 . 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资料1:给动物刺激A,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B,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A和刺激B,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A,只给刺激B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A称为非条件刺激,刺激B称为条件刺激.

资料2:给大鼠服用药物C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

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物C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

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

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非条件刺激是 ,条件刺激是 

(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3)资料 (填“1”,“2”,“3”或“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其传播途径属于(    )
A . 空气传播 B . 接触传播 C . 媒介物传播 D . 病媒传播
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人体易患感冒.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量增多.某同学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时发现该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但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水平高于正常值,据此推测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有
  2. (2) 感冒时会引起咳嗽反射,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填单向的或者双向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
  3. (3) 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若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入机体,细胞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相应病原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并不能预防所有的流感,原因是
下列各项与特异性免疫无关的是(  )
A . 过敏反应 B . 移植器官的排斥 C . 疫苗接种 D . 溶菌酶清除细菌
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体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写两种)等离子有关。
  2. (2) 血液中的某些激素可参与体温调节,比如当机体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肾上腺素会增多。请写出此过程的反射弧(用箭头和文字的形式):
  3. (3) 血液中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这种激素可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原因是
  4. (4) 血液中存在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它们具有防御功能。注射乙肝疫苗后,血液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机体被乙肝病毒感染时,记忆细胞能够,从而达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我国已研制成功人用禽流感疫苗。下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式图和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据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如图一)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RNA自身即可发挥翻译模板的作用。其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2. (2) 根据图二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物质A由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T细胞,则这是一个调节过程,物质A为
  3. (3) 研究发现,接种某疫苗的人在几十年内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仍具有抵抗力,其主要原因是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 B . 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 . 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D . 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到后期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
乙型脑炎病毒(JEV)是一种 RNA 病毒,病毒的 E 蛋白参与病毒复制过程。研究人员利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了二种新型 JEV 疫苗:DNA 疫苗和 E 蛋白疫苗。图示主要流程。

如图表示N 质粒和成功导入 E 蛋白基因的质粒 EN。为筛选含 EN 的菌落,可用含不同抗生素: 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的平板培养基进行筛选,现得到 A、B、C 三类菌落,生长情况如表 。(‘+’代表生长,‘-’代表不生长)

平 板 菌 落           

A

B

C

无抗生素

+

+

+

氨苄青霉素

+

+

-

四环素

+

-

-

氨苄青霉素+四环素

+

-

-

  1. (1) 过程①为;过程②所需要的酶是
  2. (2) 研究发现:受体细胞为大肠杆菌或酵母菌时,所形成的 E 蛋白结构不完全相同。原因是    
    A . 大肠杆菌无细胞核,酵母菌有细胞核可进行基因转录 B . 大肠杆菌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无法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 C . 两种受体细胞在基因表达时所使用的密码子不同 D . 两种受体细胞在基因表达时所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同
  3. (3) 关于 DNA 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分子较小,结构较稳定 B . 能通过 PCR 技术增加生产量 C . 能激活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 . DNA 疫苗已广泛用于人工免疫
  4. (4) 表 中无抗生素平板培养基的作用是。另三种培养基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A.固体培养基     通用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C.液体培养基 通用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5. (5) 据图 和表判断,    
    A . A 菌落细胞被导入了N 质粒 B . B 菌落细胞被导入 EN 质粒 C . C 菌落细胞未被导入任何质粒 D . 两种抗生素均能抑制 E 蛋白表达
人体注射狂犬疫苗后,机体发生相关免疫应答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狂犬疫苗 B . T细胞增殖分化并分泌淋巴因子 C . 浆细胞迅速增殖并分泌抗体 D . 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儿童接种卡介苗,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细胞等 B . 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内能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 . 内环境中的结核杆菌可被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D . 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记忆B细胞会产生大量抗体
2018年10月为表彰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P A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研究进程领域做出的贡献,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B . 细胞癌变过程中,形态结构改变,细胞膜的成分改变,各种膜蛋白的含量都减少 C . 癌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癌症的发生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原因是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D . 免疫疗法主要是依赖病人的免疫系统消除恶性细胞的洞察力,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带领的团队再次出征武汉。对于疫苗进展她回应:“在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P3实验室已分离到8株新型冠状病毒毒株(COVID-19),其中有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冠状病毒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冠状病毒,可用于预防接种。类冠状病毒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注射的目的是使人体内产生较多的
  2. (2) COVID-19侵入人体后,人体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人体体温升高的直接原因是
  3. (3) 该类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要借助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要通过细胞的作用促其裂解并释放病毒。
  4. (4) 该病毒发病时人体会发烧,发烧也是一种机体增强免疫力的反应,某人发烧至39.5℃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体温高于38.5℃时,应适当服用。退烧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增加的主要方式有
  5. (5)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疫苗的接种率将会连年提升。接种冠状病毒疫苗后仍然可能会再患新冠肺炎的原因是
  6. (6) 浆细胞不具有识别能力的原因主要是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 . 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 .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吞噬细胞
C . 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 . 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大规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建立群体免疫,这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其中,灭活疫苗每人接种两剂,时间间隔21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新型冠状病毒 B . 间隔接种两剂新冠疫苗的目的是强化免疫,增加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C . 机体清除新冠病毒依赖于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 D . 健康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后,再感染该病毒不可能患病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含有约3万个核苷酸。该病毒可通过表面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而进入细胞。在细胞中该病毒的RNA可作为mRNA,指导合成病毒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该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时碱基出错频率为10-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只有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才发生基因突变 B . ACE2蛋白的出现是人类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进化结果 C . 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人体可产生识别ACE2蛋白的抗体 D . 新冠病毒RNA聚合酶可作为研制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有效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