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知识点题库

右图为某同学所绘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 B . 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 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 D . 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

如图所示曲线不能表达的是(  )

A . 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B . 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C . 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D .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含量的变化情况
下表有关措施中,与对应目的相符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温室栽培

施用农家肥

促进物质循环,为农作物提供能量

B

大棚种植

采用绿色薄膜

增加透光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C

制作酒酿

通气处理

增加O2浓度,促进酒精生成

D

谷物储存

低温干燥

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

A . A B . B C . C D . D
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番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c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b点,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2. (2) 据图可知,黄光培养时,番茄试管苗与外界CO2的交换情况表现为.在红光条件下,CO2为300 μl•L﹣1时,对番茄试管苗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3. (3) 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番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的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下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a、b为测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 B . 若将图甲中的CO2缓冲液换成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则植物幼苗叶绿体产生NADpH的速率将不变 C . 一定光照条件下,如果再适当升高温度,真光合速率会发生图乙中从b到a的变化,同时呼吸速率可能发生从a到b的变化 D . 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的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
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A . 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 . 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 . 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 . 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增施 CO2是提高温室植物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者以大豆植株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称为循环。CO2进入该循环形成的第一个糖是,其中大部分用于
  2. (2) 由表可知,常温+CO2 组在处理29天后,淀粉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由于淀粉积累过多,导致有限的氮素营养被优先分配到淀粉的分解代谢中,因此造成光合作用所需的酶以及等含氮化合物(答出两点即可)合成不足,进而抑制了光合作用。
  3. (3) 通过本研究可知,增施CO2不一定能提高植物产量,增施CO2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是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不会影响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 C . 白天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度通常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 . 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通过2层膜进入同一细胞叶绿体被利用
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根据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A .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 . 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 .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 .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C .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D . 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l0℃时的2倍
为探究不同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取叶片打孔获得相同大小小圆片60片,抽掉空气平均分成6份放到6个小烧杯中,并将烧杯分别放在不同条件下,并记录半小时后烧杯中上浮的小圆片的数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杯号

环境因子

上浮小圆片数量平均值

光照强度

温度

CO2

1

+CO2

4.2

2

-CO2

0.5

3

+CO2

1

4

-CO2

0

5

+CO2

0

6

-CO2

0

  1. (1) 1号杯光合作用最强说明适宜的能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2. (2) 4、5、6号杯与1、2、3号杯相比说明
  3. (3) 欲进一步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试利用上述实验中材料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

    ②预期结果:过低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达到一定光照强度后,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光照过强植物

下图1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对该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下表是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所得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257220151

组别

处理(光照强度为Q)

净光合速率/(μmol

CO·m-2·s-1

相对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A

对照

大气CO2浓度

27.05

50

1.78

B

干旱

22.55

35

1.87

C

对照

CO2浓度倍增

31.65

40

2.45

D

干旱

23.95

30

2.55

  1. (1) 图1中,E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若图中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E点将向方向移动(填“左上”“左下”“右上”或“右下”)。图中C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中磷酸的移动方向是
  2. (2) 据图2可知,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对CO2浓度最为敏感的温度条件是
  3. (3) 干旱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含量减少,供给卡尔文循环的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由表中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还能通过提高利用效率,增强抗旱能力。干旱下,与大气CO2浓度相比,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填“增大”或“减小”)。
在春末晴朗白天,测定某蔬菜基地中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之差),结果见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三碳酸相对含量减少 B . 曲线b中,在6时和18时植株中有机物含量大致相等 C . 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光照强度和空气中CO2含量 D . 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ATP和NADpH用于三碳酸还原
人参是一种森林底层生活的植物,胡杨则是适应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是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的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2、b1、c)下的生理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1中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胡杨和人参 B . 在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应为图2中的Ⅲ状态 C . 图1中d点之后限制乙曲线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有温度、CO2浓度等 D . 为了提高乙植物的产量,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料的办法,则d点将向右上移动
低温胁迫会破坏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同时使淀粉在叶绿体中积累。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耐低温的番茄新品种,与野生型番茄相比,低温处理后其类囊体结构相对完整,叶绿体中淀粉含量较少。下图表示在低温(4℃)处理12小时后,一定光照强度下两种类型的番茄净光合速率随大气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低温胁迫会导致番茄减产,其原因是
  2. (2) 研究表明,A酶和B酶分别参与叶绿体中淀粉的合成与降解。耐低温番茄细胞中可产生Y蛋白,该蛋白可与控制相关基因的特定部位结合,调控其转录过程,从而降低叶绿体中淀粉的积累。推测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可能是
  3. (3) 对野生型番茄而言,CO2浓度在大于250μmol·mol-1时,限制其光合速率的内因是,此时若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
  4. (4) 结合题中信息,给出提高番茄产量的两条合理化建议∶
在“微生物—光电复合”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中,光电阳极首先利用太阳能来产生还原性物质,然后位于光电阴极上的微生物——产甲烷杆菌利用这些还原性物质作为电子供体,将CO2还原成有机化合物CH4 , 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体系中的产甲烷杆菌应属于自养型生物 B . 该研究还需严格控制1室和2室的温度、pH等条件 C . 1室和2室完成相关反应后,pH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D . 光电阳极和光电阴极发生的反应分别类似于光反应和暗反应
下列关于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 图 1 中,两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是净光合速率为 0 时的温度 B . 图 2 中,C 点对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  C . 图 3 中A、B 两点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 D . 若呼吸作用的原料全部为葡萄糖,则图 1 中 30 ℃时 10 h 需消耗葡萄糖 15 mg
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1. (1) 为了观察大豆细胞中的脂肪,所用鉴定试剂的名称是,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被染成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能否观察到位于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填“能”或“不能”)
  2. (2) 选取大豆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研磨时除加入无水乙醇外还要向研钵中加入。10g大豆种子经5天萌发质量增加到20g,其有机物总量。(填“增加”或“降低”或“不变”)
  3. (3) 若利用大豆植株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现选用无色、绿色、红色和蓝色的4种玻璃纸分别罩住聚光灯,用于探究。在相同时间内,用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O2释放量最少。用精密试纸检测溶液pH值来估算光合速率变化,其理由是,引起溶液pH的改变。研究发现 Rubisco酶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它催化CO2被固定的反应,可知该酶存在于叶绿体中。
为促进绿色,低碳立体农业的发展,某科研团队开展了棉花田套种花生的实验研究,花生是一种豆科植物。棉花按270000株/hm2播种,棉株出现花蕾前套种花生,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

花生的相关指标

花生荚果产量/(kg·hm-2

光补偿点[μmol/(m2·s)]

光饱和点/[μmol/(m2·s)]

黑腐病菌感染率/%

棉田套种

2715

116

600

6

单独种植

2496

200

978

18

注: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植物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

  1. (1) 花生荚果发育所需的有机物,最终来自于(填生理活动)。
  2. (2) 棉田套种会提高花生的产量,据表分析其原因是(答出两点),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套种条件下,花生感染病菌的概率较低的原因是
  3. (3) 花生叶肉细胞固定CO2的场所是,RuBP羧化酶是催化CO2固定的关键酶,根据下图结果分析,花生品种(填“A”或“B”)适合棉田套种,理由是

  4. (4) 棉田套种花生,往往不需要给农田施氮肥,其原因是
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下图,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 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B . 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 . 图一中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D . 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生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