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知识点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直接分离S型细菌的蛋白质、DNA和多糖等,将它们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

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注意: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进而在R型细菌体内控制合成了S型细菌的蛋白质,使之具有相应的毒性,因而导致小鼠死亡。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知识点题库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 . 萨顿和摩尔根都利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 .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氧原子的来源 C . 格里菲斯利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转化因子是DNA D . 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 ,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A . B . C . D .
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    )


A . RNA是转化因子 B . 荚膜多糖具有生物活性 C . DNA是转化因子 D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甲图表示将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为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和R型菌 B . 甲图中小鼠体内的S型菌是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 C . 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减弱 D . 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如图所示。经过培养后进行检查,发现有S型细菌形成的试管是(     )
A . B . C . D .
关于肺炎双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 基因的表达离不开核糖体 C . 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 D . 遗传信息不能从DNA流向DNA
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细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细菌和R型细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 . 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 B . 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 C . 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 D . 丁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探索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加热后的 S 型菌失去毒性是由于其 DNA 变性失活 B . R 型菌的 DNA 也能使部分 S 型菌转化为 R 型菌 C . 用 15N 标记 T2 噬菌体,再进行侵染实验,也可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D .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若保温时间过长,最终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赫尔希和蔡斯在探索遗传物质的本质时,采用了哪项与艾弗里不同的实验手段(   )
A . 物质的提取 B . 细菌的培养 C . 同位素标记 D . 细菌的转化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过程中,只进行液体悬浮培养 B . S型菌的荚膜基因表达的产物为荚膜 C . S型菌的“转化因子”插入到R型菌后肯定会导致R型菌菌体具有荚膜结构 D . 将S型活菌与DNA酶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实验结果最可能是小鼠死亡
艾弗里等人利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在不同肺炎双球菌之间传递的转化因子是DNA,他们先对S型菌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利用脱氧核糖核酸酶降解其DNA;②利用核糖核酸酶降解其RNA;③利用蛋白酶降解其蛋白质。然后让上述S型菌分别与R型菌混合培养,检测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能力 B . 经第①种处理后的实验组中有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 C . 经第②③种处理后的实验组中的R型菌全部转化为S型菌 D . 如果同时使用核糖核酸酶和蛋白酶对S型菌进行处理,其他操作不变,也会检测到有R型菌转化为S型菌
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体内转化实验,如图1所示;感受态R型细菌与S型细菌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实验4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型细菌和型细菌。
  2. (2) 除了观察菌落特征或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有无荚膜外,据图1可知,还可以将细菌注入小鼠体内,通过观察小鼠的来区分R型和S型细菌。
  3. (3) 图2步骤(填数字)是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细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分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细菌细胞内;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型细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原理是
将肺炎双球菌中控制荚膜形成的相关基因记做“A”,无此相关基因记做“a”,下列对甲、乙两组转化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甲:将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R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

实验乙:将加热杀死的R型肺炎双球菌和S型活菌的菌液混合培养

A . 转化前的S型、R型菌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A、aa B . 甲实验中可检出R型、S型活菌,S型菌由R型菌转化而来 C . 乙实验中只检出S型活菌,因为R型菌的a基因在S型菌体内不能表达 D . 转化前的S型菌和转化后形成的S型菌的遗传物质相同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经典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加入S型DNA的培养基中可以形成光滑菌落 B . 科学家通过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C . 摩尔根的伴性遗传实验又一次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 D . 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已知肺炎双球菌有致病的S菌和不致病的R菌两种类型,如图是R菌转化为S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使R菌转化为S菌的物质是Caps基因,其表达产物是荚膜 B . R菌转化为S菌后,DNA的嘌呤碱基所占比例不发生改变 C . S菌拟核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部位有多个 D . S菌可能因荚膜的保护作用在小鼠体内大量繁殖而致其死亡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几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完成后大肠杆菌仍保持结构完整 B .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通过小鼠存活情况判断有无R型菌 C . 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涉及到的变异原理是基因突变 D . TMV侵染烟草实验不能证明RNA是含RNA生物的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 . 艾弗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C . 艾弗里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其增殖的子代仍为S型菌 D . 可用14C标记噬菌体代替赫尔希与蔡斯32P标记噬菌体来侵染细菌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培养R型肺炎链球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不具有致病性 B . 格里菲思的实验中,转化而来的S型菌的后代仍然是S型菌 C . 在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长出了少量S型菌 D . 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就可以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科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豌豆不用去雄 B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需要用同位素3H标记噬菌体 C . 以果蝇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果蝇易饲养,后代数目多 D .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需要用不同酶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
从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到确定真正的遗传物质,是历史上多位科学家不断探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烟草花时病毒的实验研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 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C . 艾弗里团队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