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最大下潜深度可达7km,拥有无动力下潜、上浮先进技术,具有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悬浮)定位等多项先进功能。其中“深海潜水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主要是在潜水器两侧配备4块压载铁,质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海水密度近似取1.0×103kg/m3 , 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下7km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7×108Pa B . 潜水器在水下悬停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潜水器从60m深处下潜到70m深处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D . 与潜水器调整压载铁相比,潜艇使用压缩空气把舱中的海水逼出去达到快速下潜的目的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 .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 . 衣柜里防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汽化现象 D . 冬天,冰冻的湿衣服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在学习了“分子动理论”后,小宇进行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图片_x0020_1994192896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1. (1) 如图甲所示,小宇在一个圆柱形量筒中依次倒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无色的水,放置30天后,液体变为均匀的淡蓝色,这说明:。小宇想,气体之间能否发生类似的现象呢,于是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他在上、下两个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二氧化碳氮气体和透明的空气,并用玻璃板隔开( ),再将玻璃板拿走后,观察两个瓶中的颜色变成均匀的浅棕色。小宇(填“能”或“不能”)从这个实验得出相同的理论;
  2. (2) 如图丙所示,小宇先后将 水和 的酒精倒入玻璃管中,反复翻转几次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 ,这说明:。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目的是。为使实验观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填“细”或“粗”)的玻璃管;
  3. (3) 如图丁所示,小宇用细线拴住玻璃板的四个角,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线,将玻璃板平放在水面上与水面刚好接触,向上拉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了。这说明:。这个理由可以用来解释固体很难被(填“拉伸”或“压缩”)。
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 .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 .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关于力、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 . 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 C . 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D .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1所示.

  1. (1) 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2. (2)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 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5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题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 (1) 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2. (2) 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g·cm-3

    测量值

    6

    370

     

  3. (3) 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2014年12月,中央军委主席习.平高度赞扬了海军372潜艇官兵.372潜艇在海上正常航行时,突然遭遇海水密度变化,引发潜艇“掉深”,即突然快速向海底沉降.指战员临危不惧,冷静处置,转危为安.造成潜艇沉降的原因可能是( )
A . 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增大 B . 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增大 C . 潜艇所受浮力突然减小 D . 潜艇所受压强突然减小
小华同学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一个高度为3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实验中,所测得的物距u、像距v以及所成像的像高h分别记录在表中。在验证得到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的初步规律后,又做了进一步研究。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物距u、像距v的变化情况及成像变化的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数据中像距v与物距u的比值及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③ 小华同学在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及成像情况后,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体处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

(a)为验证该猜想,小华应在物距为厘米范围内继续实验;

(b)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猜想,小华准备再添加些器材继续进行实验。在下列所提供的器材中,你认为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选填序号)

A.若干个高度不同的发光体          B.若干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

C.若干个大小不同的光屏            D.若干个长度不同的光具座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小红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实验中砝码都相同)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 (2) 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小红联想到坦克车履带的设计,这可用两组实验所得结论解释;
  4. (4) 若将丙图中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木板上如丁图所示,比较图丁与图丙,小桌对木板和海绵的压强(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5. (5) 请画出图戊中物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C . 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 . 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将煤炭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变黑,这是现象,说明分子,“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选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存在较大斥力”或“存在较大引力”)。
汉代一些墓室、祠堂里有雕刻着画像的石头.现有一块汉画像石,质量为500kg,体积为0.2m3 , g取10N/kg.求:
  1. (1) 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2. (2) 汉画像石的密度.
将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浸没于水中,放手后木球上浮,铁球下沉,静止时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 F=F B . F<F C . F>F D . 无法确定
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花了相同的时间,这辆汽车的运动(   )
A . 肯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肯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 . 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上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整段路程上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物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我们要成为“物理知识”的好朋友,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5m/s B . 人体感觉温暖又舒适的房间温度大约23℃ C . 人体电阻大约100Ω D . 中学生身高大约160dm
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家用空调器的工作电流约为5A B . 中国高铁的最快速度约为300m/s C . 一张A4纸的厚度约为100nm D . 冬季大伙房水库最深处水温约为0℃
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 (1) 物质从态变成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2. (2)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115℃时是态,在-120℃时是态.
  3. (3) 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热;水结成冰时,水要热.
  4. (4) 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时会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
  5. (5) 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若人耳要将两声音区分开来,两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至少要相差 秒,常温下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为 ,这样根据公式计算出来要区分从空气与水中传播过来的声音则要求距离达到约 ,若要区分从铁管与水中传播过来的声音则要求距离达到约 .那么,甲同这把耳朵贴在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铁锤用力敲击铁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一定只能听到一次声响 B . 甲若听到两次声响,第一次是由铁管传播过来,第二次是由水和空气传播过来的 C . 甲若听到两次声响,第一次是由铁管和水传播过来,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播过来的 D . 甲一定会听到三次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