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2021年高一期末专题训练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象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来看,许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象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男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向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种办法在一个陌生人面前是无法应用的。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自《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近10年来,80、90后出生的农二代开始成为进城务工的主力军。他们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出现一系列显著的代际性变化,如在社会特征上体现出很强的入城不回村倾向。
在迁移模式上,农二代不仅如农一代那样,一如既往地离土出村,而且更多选择跨省份流动、前往东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务工经商。基于2003~2012年数据的研究发现,农二代前往东部省份务工的概率高出农一代大约10%;农二代明显偏好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比例高达54.9%,农一代在地级以上城市务工的比例则仅为26%。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比重仍在持续上升,据2015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6.3%;在跨省份流动农民工中,80%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省份内流动农民工则有54.6%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农二代对在城家庭生活的重视以及对加强子女教育的期望提高。农二代举家迁移比重上升,2010~2014年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举家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和占比都在不断增长,2014年,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比例达到21.27%。农二代发生“夫妻迁移”或“举家迁移”的概率显著高于农一代。有研究表明,在长三角等地区,改善子女教育是农民工选择家庭迁移的首要动机。
在城里购房与在乡下建房呈此涨彼落之势。根据2016年农民工监测报告,进城农民工的购房比例在不断提高,当年购房者占农民工总数的17.8%,其中购买商品房的为16.5%。农二代购房意愿也比本地农业户籍居民高出很多。一些买不起房的家庭甚至在县城租房陪读。与农一代出外打工挣钱、孩子留守乡村的模式相比,农二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减低家庭分割对孩子教育的伤害。
相关研究表明,农二代对城市的融入意愿显著高于农一代,他们普遍对城市价值更为认同。农二代在休闲娱乐方式上越来越多元化,并乐于通过商场、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在过年等节庆与仪式,或者说这类乡土社会的文化与社会关系汇聚的场合,农二代却更少“在场”,不少人在春节期间返乡也很多住在县城或乡镇的酒店,再开车回到村里,并且不会选择长时间停留。
作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批离开村庄的人群,他们的“出村不回村”,正在令乡土中国日益变为回不去的“故土”——乡村制度、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及以“礼治秩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规范都在这一场村庄转型中面临严重的冲击与挑战。
(摘自《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在乡土社会中,基层人口是不流动的。
B.在西洋人眼中,中国人天生讲信用,有契约精神,这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能得到印证。
C.与农一代不同,近十年来农二代选择跨省份流动,前往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经商。
D.农二代更多在城里购房而不太愿意在乡下建房,其购房意愿高于本地农业户籍居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论证“土”是乡下人的命根时,运用了对比论证,这样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B.材料一作者以遇见过的研究语言的朋友所说的情况,论证了乡土社会流动性小的特性。
C.材料二在说明具体问题时,善于用数据说话,这样使文章更准确,更具说服力。
D.材料二在解释农二代有很强的入城不回村的倾向时,层层递进,使文章富有深度。
【3】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乡土社会”特征的一项是( )
A.安土重迁,落叶归根 B.空口无凭,字据为证
C.聚族而居,世代相传 D.鸡犬相闻,蛩音辨人
【4】依据材料二,请简要概括“农二代”入城不回村的原因。
【5】请结合阅读《乡土中国》的心得,谈谈你对“差序格局”或“无讼”概念的理解。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封盐
万芊
日本兵盘踞陈墩镇后,就对淀山湖周边老百姓的食盐进行严控。镇商会林会长与日本兵勾结,凭着自己开的几家南货店、北货行,更把食盐控得死死的,规定只能凭良民证定量买盐,定量极少,价格极高。镇保安队又配合日本兵设岗巡逻,逮私带食盐的,逮住了枪毙,一个奖五块大洋。日本巡逻艇又把周边所有小船全拖到一起用火烧了,防止食盐的流动。于是,陈墩镇一带的老百姓,全都患上了浮肿病。
一日,阿炳被商会的阿八悄悄叫去,说让他去淀山湖独屿墩芦苇塘里捎个口信,捎成了赏一把食盐。
阿炳说:“商会让捎,我不捎!”
阿八说:“你傻呀,有商会给那边人捎话的?”
于是,冲着一把食盐的奖赏,阿炳答应了。眼下,阿炳的老婆正拖着身孕,两脚浮肿,叫乡下土郎中瞧了,土郎中说:“是缺盐害的,喝点盐汤就好了。”可此时此地,即使有三头六臂,阿炳也找不到一颗盐。于是,阿炳决计铤而走险,为了老婆、为了未出生的孩子。只是听说镇上有人带盐闯卡被日本兵当场打死了,有些胆寒。
月黑风高之夜,阿炳来到与阿八约定的南坟塘,阿八让阿炳捎的话是“林老板八月初三办事”。阿炳复述三遍,准确无误。
捎的话,究竟何意,阿炳不知。
临走时,阿八脱下自己身上的一件夹袄,关切地说,湖上风急浪大,你穿上件夹袄,能御御寒。阿炳脱了外褂,穿了夹袄,复又穿上外褂。夹袄沉沉的,倒也热乎。
第二日一早,阿炳只身挑着两桶大粪,拎着锄头,拿着良民证过日本兵的岗哨,去湖边地里浇粪、干活。
哨卡处,没人拦阿炳。阿炳晃晃悠悠过了哨卡,倒了大粪,洗清了粪桶,就一路小跑来到湖边。
无人处,阿炳就用两木粪桶当船,竹扁担当桨,划着进了淀山湖,这是阿炳的绝技。
阿炳一直划到离岸很远的湖中独屿墩芦苇塘边。正靠近,芦苇丛里有人拉枪栓,小声问:“干啥的?”
阿炳早私下里听说,湖中芦苇塘里聚集着上海撒下来的抗日官兵和游击队员。
阿炳坦然答道:“捎话的。”
“过来!”对方说。
阿炳一靠岸,便被人蒙住了眼,又被两人夹着踩着咯吱作响的芦苇一路深入芦苇丛中。一直到芦苇丛中一片较为开阔的平地,见到当官的。
当官的说:“兄弟辛苦了!”便示意部下帮阿炳脱了外褂、脱夹袄。一士兵捧着沉甸甸的夹袄去了。
捎了话,阿炳复又回到湖边,正踩着木粪桶往回赶,却远远看见巡逻的日本兵的小汽艇,阿炳身手敏捷,迅即钻进大湖边的芦苇丛里。
回到自家地边,阿炳挑着空粪桶、拎着锄头笃悠悠走过卡哨回到家里,风平浪静。
第二日,商会的阿八遇见阿炳,悄悄塞给他一块白色的土布,轻声跟他说:“你捎话有功,这是赏你的。好好藏着。”
阿炳一脸茫然。
阿八说着“你傻啊”,挤眉弄眼做了个舔的样子。
阿炳舔了下土布,竟然是咸咸的,二话没说,揣着土布,一溜烟回了家。
一回家,阿炳拉老婆进门,闩上大门,掏出土布让老婆舔。老婆一舔惊喜万分。
阿炳悄悄地跟老婆吩咐说,你好生藏着,没力气了就舔舔,千万不要被外人撞见。老婆喜滋滋地点点头。
过了一段时间,阿八又约阿炳来南坟塘。
阿八问:“再捎句话干不干?”
阿炳不再犹豫,接嘴说:
“干!”
于是,又跟上回一样,阿炳给湖中芦苇丛里又捎了句话、又带了件沉甸甸的夹袄过去,可这回没上回幸运,阿炳老远瞧见日本兵好几条巡逻艇,躲也没处躲,干脆丢了粪桶,凭着一般人没有的好水性凫水溜走了。
一个月后,阿炳老婆临产,生了个儿子,夫妻俩欢天喜地。
阿八又来找阿炳,阿炳想想嗷嗷待哺的儿子,应允了,又冒了一次险。
几日后,镇上出大事了,镇商会林会长藏盐的地方给游击队连锅端了。日本兵恼羞成怒,抓了好些人,一时风声鹤唳。阿炳也整天觉得脖子后凉飕飕的,然而还是躲过了一劫。
又几天,有人捎话,让阿炳去南坟塘老地方挖东西,说是阿八给的奖赏。
阿炳挖出了一罐盐,惊喜无比,然一时无处藏盐,情急之际只能把盐化成盐水,灌在紧口小罐里,用泥封了口,插一根小吸管又把小罐砌在猪圈的泥墙里,要用时,打开小吸管上的结,吮一下,接一些。有盐的日子,有了盼头。
日本兵封盐更严了,林会长更疯狂了,然封盐已纯属徒劳。
此后,阿炳再也没见过阿八,听人私下里说,阿八是游击队里的小队长,打游击非常机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阿炳有着一般人没有的好水性,甚至能够用两木粪桶当船,竹扁担当桨,使得他能多次成功完成阿八的捎话任务。
B.一开始阿八让阿炳去淀山湖独屿墩芦苇塘里捎个口信,阿炳说:“商会让捎,我不捎!”,这意味着阿炳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C.阿八第一次让阿炳去捎话时,临走前,脱下自己身上的夹袄给阿炳,是因为当时湖上风急浪大,让阿炳穿上夹袄能御寒。
D.“有盐的日子,有了盼头”,这句话意味深长,既指阿炳家可以借这些盐度过眼前的时日,也暗指有了过上新生活的希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对日本兵和镇保安队严惩私带食盐的人,以及陈墩镇带百姓都患上浮肿病等的描写,为小说增添了更真切的故事背景。
B.小说插入了对阿炳的老婆从怀孕因缺盐而两脚浮肿,到临产生了个儿子等内容的描写,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丰富了人物形象。
C.小说把阿八和阿炳会面的地点以及阿八取回“奖赏”的地点都设在“南坟塘”,既前后呼应,又营造了神秘紧张的氛围。
D.小说语言干练平实,善于通过对话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例如写阿炳把盐藏到猪圈泥墙的过程,主要是为了表现阿炳头脑聪明。
【3】小说在最后才亮出阿八的真实身份,在此之前对其身份做了哪些暗示?
【4】有人建议小说题目改为“捎话”,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3.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B.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C.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D.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古称岱宗、岱山,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首。
B.古文中“阳”指山之南,水之北,如文中“泰山之阳”指泰山的南面。
C.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自汉武帝起古人常以年号纪年。
D.“戊申晦,五鼓”,晦,是指农历每月初一;朔,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他从中谷入山,越中岭,再循西谷到达山顶,第二天五更时分在日观亭观日出。
B.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个时间段的景色,描绘出泰山日出的万千气象。
C.作者在描写泰山日出景象时,采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描绘出一幅瑰丽、雄浑的日出图。
D.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其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本诗开头两句总领全诗,中间两句照应题旨,最后两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笼”扣“尘网”等,互为映带,以结全篇。
C.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
【2】“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描写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曹操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的愿望。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向封建统治者投去一瞥蔑视。
(3)《琵琶行》中,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引起共鸣,激起自我悲伤的情怀,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_______,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C.我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D.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的故乡是贫瘠脏乱的,没有繁华的都会、静谧的湖泊、奇诡的城堡,绿色的大森林。”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7.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老年人在网络时代发现了更多障碍,这已成为痛点问题。②政府部门应精准施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新问题,③完善和制定法律法规,满足老年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要。④车站、机场、公园、银行、医院以及公共场所应建立“无码绿色通道”,保留现金支付及线下办理渠道。⑤相关智能手机产业应及时捕捉市场需求,⑥积极参与智能产品适老化改造,⑦开发符合老年人使用特点的大屏幕、大音量手机和大字体、简易化操作系统,⑧不仅让手机智能而且“体贴”,帮助老年人打开通往数字时代的“快捷之门”。
(1)序号: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2)序号: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3)序号: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
(4)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
(5)序号:________,修改:________
8. 语言表达 详细信息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平发来贺电,指出嫦娥五号任务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二是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三是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四是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此次任务的成功实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地月往返能力,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完美收官。
9. 作文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央视《国家宝藏》中“今生故事”的讲述人,摄影师赵震分享了他为兵马俑办“身份证”的故事,有的“身份证”照片为了最好的自然光线一等就是一年。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年轻的赵震乐此不疲,他认为这是最棒的工作。他乐的是摄影,也是每一个兵马俑,更是兵马俑背后的历史和祖先创造奇迹的工匠精神。
请根据以上材料,联系你的体验或思考,分享你的故事或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明确,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