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至2019年七年级下期期末语文免费试卷(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校补(jiào) 丁卯(mǎo) 猥琐(xiě)
B. 嗥鸣(háo) 修润(yùn) 毋宁(wú)
C. 阖眼(hé) 竹蔑(mìe) 萋萋(qī)
D. 震悚(sǒng) 孱头(càn) 屏息(bǐng)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喻户晓 言外之意 悲天悯人 忍骏不禁
B. 浩浩荡荡 颠沛流离 血汽方刚 耀武扬威
C. 目不窥园 如释重负 垂垂暮老 姗姗来迟
D. 天崖海角 怏怏不乐 语无伦次 不期而至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等,课外可以找来阅读,进一步品味作家笔下的历史图景。
B.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C.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D. 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结构上下列短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斗志昂扬
B. 外国朋友 热烈欢迎 放下包袱 更加坚强
C. 老师讲课 我们高兴 大家唱歌 阳光灿烂
D. 出现故障 热爱祖国 喷出火焰 放松下来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生们一起唱了《明天我就成了你》这首歌。
B. 6月7日,2019年夏季高考如期举行,全县3所高中约2800余人参加了考试。
C. 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D. 回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我们每个中国人无不为其取得的成绩而由衷叹息。
6.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
B. 草色入帘青(入:映入)
C. 亭亭净植(植:竖立)
D. 宜乎众矣(宜:适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
B. 同予者何人/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C. 可以调素琴/以刀劈狼首
D. 濯清涟而不妖/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7.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分析三、四句中加点的叠词的表达效果。
8.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造化钟神秀,________。
②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④《贾生》中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不关心百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9.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阿根廷为此专门发行了以戒烟为主题的邮票。请仔细观察右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请简要介绍邮票图案的构成,不超过50字(文字和票值均忽略不计)
(2)请写出邮票的寓意,不超过30字。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①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地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地,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
②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地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③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④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⑤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
⑥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呢,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⑦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
⑧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裸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奶奶。
⑩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地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7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
⑪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接不严。
⑫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
⑬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奶,使劲地想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⑭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
【1】根据第①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
【2】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
【3】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无人捡拾的柴禾
蒋殊
①一到秋天,一见落叶,柴禾就映现在脑子里。
②柴禾点燃,升起一团火焰,让人在温暖中无限欢喜。火焰之上,是满满一铁锅沸腾的小米粥,依次放入南瓜、红薯、豆角、面条,然后是盐,起锅前再排些葱蒜。一锅和子饭,饭香味便洋溢在冬日的夜里。吱呀一声,将漆黑与寒冷关在门外。一家几代国在燃着柴禾的灶台边,就着明明灭灭的火焰,吃饭,闲活,间或孩子央大人说些故事。
③柴禾像小山,整齐地码在不住人的窑洞里,有些就堆靠在院中墙边。小山般的柴禾安放在眼前,踏实了整个冬天。
④秋叶落下,秋假来临。刚刚放学的孩子,进门扔下书包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人一只萝头撒丫跑进大大小小的树林里。一时间,满沟满岭撒满了孩子。他们顾不得淘气,仔细拨开厚厚薄薄的枯叶,拨拉出一根根行走到生命极限的枯枝。秋日的假期,孩子们最累,要帮家里收秋,更要完成学校的任务——捡柴禾。学校会按年级给每个学生分配,谁五斤,谁十斤,一杆秤公平得不偏不倚。冬日的教室只有极少的煤,要保暖,就得自己动手,依赖一摞摞柴禾熬过漫长的冬季。
⑤在捡柴禾的问题上,孩子们从不偷懒应对。在完成任务之前,连睡个懒觉也得小心翼翼。大人们一掀被子,便打着哈欠乖乖坐起。箩头就等在门口。迅速扒几口饭,提起箩头,一边出门一边呼唤心仪的伙伴。而被唤的人,也在慌乱地做着出门的准备。一阵风过后,两只箩头,两个或搭肩或牵手的伙伴,便直奔村中树林而去。连续几天的不松懈,学校的柴禾像小山一样坚守在各自的教室外边,井水不犯河水。
⑥冬天,每个家庭也需要柴禾。于是提起刚刚在学校倒空的箩头,再次跨过田野,跑向林间。没了硬性任务,孩子们有些松懈。累坏了的他们让自己舒展在落叶里,望着高高在上的树枝。一帮牺牲了玩耍时间的小孩子,总是期待更多的树枝死去。急了便爬树,把要落不落的枝条折下来,悄悄压在箩头底。每一根枝条被不同的箩头,提回不同的院落迎接冬天,等待燃烧的时刻。
⑦多年后,在城市里偶尔会看到落地的枯枝,怦然心动,然而此时已不再需要华丽的火焰。无人捡拾的枯枝,如同被倒掉的黄灿灿的小米,是一场奢侈的浪费。没有去到一个院子,没有经历一场燃烧,枯枝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⑧去年秋季,我回到故乡,回到小时候一到秋天就漫山遍野寻找枯枝的村庄,路过学校门外的一排枣树,横七竖八的枝丫落满地。村里人说,漫山遍野捡柴禾的岁月,早已成了过去,现在人们都是用电、用煤气了。更重要的是,人少了。
⑨村庄,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村庄。那时候,每个门里都住满了人,每个炕上都挤满了大人孩子,每个院子都鸡鸣狗叫,人声喧闹。满村的人,满屋的嘴,要吃饭,要取暖,要度过漫长的冬季。每个或精致或粗陋的灶台上,都要热烈地燃起跃动的火焰。火焰逼去严寒,让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有火焰的冬天,不再冰冷不再漫长,火焰会让人从头暖到脚,从前心暖到后背。因此,冬天的柴禾总是不够用,孩子们会在长长的秋季跑遍每一个有树的角落,捡回每一根脱落的枝丫。第一场雪来临时,孩子们跪在窗台边,脸挤脸贴在玻璃上,看雪一层层落在堆起的柴禾上。有时候,他们的母亲会跑进雪中,匆匆抱一捆柴乘进屋。带着雪的柴禾,在火里燃烧得更加欢快。﹒
⑩如今,学校还在那里,只是没了念书的孩子。许多院落空空的,或者只剩了老人。老人们的冬天,单是脱了玉米粒的棒芯也烧不完。曾经稀少的玉米棒芯,堆了半院,等待幻化成细细的炊烟。捡柴禾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⑪枯枝无人捡拾,寂寞成了镜头里的风景。柴禾,是不是比我们更想念从前?
(选自《光明日报》)
【1】请根据文中内容概括作者围绕“柴禾”写了哪些场景。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1)无人拣拾的枯枝,如同被倒掉的黄灿灿的小米,是一场奢侈的浪费。
(2)第一场雪来临时,孩子们跪在窗台边,脸挤脸贴在玻璃上,看雪一层层落在堆起的柴禾上。
【4】本文标题是“无人捡拾的柴禾”,文章却又用大量的篇幅写了过去捡柴禾的事情,请结合全文探究写“捡柴禾”的效果。
12.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海底两万里》阅读题。
①小说中的“我”是(____)。
A.尼摩船长 B.阿龙纳斯 C.凡尔纳 D.尼德·兰
②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交流所用的语言是(____)。
A.英语 B.拉丁语 C.法语 D.德语
③尼摩船长被称为“海中人”,下列原因中不符合的一项是(____)。
A.生活在海中,“鹦鹉螺号”上所有的生活原材料都取自大海。
B.厌恶陆地上为权力和利益而起的纷争。
C.热爱海上生活的独立自由。
D.能从大海中获得无数的财富来享受。
④在托列斯海峡“鹦鹉螺号”遇到了什么困难?(____)
A.被土著人袭击
B.突然断电无法航行
C.搁浅在一片涨潮不高的水域里
D.陷缺氧危机
⑤小说情节中是以谁的名义命名了南极大陆。(____)
A.鹦鹉螺号 B.阿龙纳斯 C.尼摩船长 D.圣保罗
13. 作文 详细信息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
要求:①字迹工整,书写规范;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