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一语文期末考试(2019年下学期)试卷带解析及答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扒窃(pá) 氛围(fèn) 提防(tí) 提纲挈领(qiè)
B.瓶颈(jǐng) 瓦砾(lì) 造诣(yì) 人才济济(jǐ)
C.炽热(zhì) 拮据(jí) 应届(yīng) 咄咄怪事(duō)
D.泥泞(níng) 泊位(bó) 祈求(qí) 徇情枉法(xún)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挟持 溶液 辖制 容光焕发
B.学藉 捷报 衷肠 鞭辟入理
C.钞票 口决 斑驳 出奇不意
D.拢断 破绽 通宵 迭床架屋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中国爆发了多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仁人志士斗争之坚决,牺牲之英勇,真是可歌可泣,彪炳千秋。
B.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的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
C.如果我们每位同学都向“爱心社”捐献一份爱心,集腋成裘,就可以汇集成为巨大的力量,救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D.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青年学子要好高骛远,具有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性本恶,主张利用后天的学习改造人性,使之趋于完善。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的美誉。后世将他与李白合称为“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C.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契诃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项链》。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车辆
B. 不如周公者,吾之病也 缺点
C. 懦者也必怒于色矣 神色
D.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 严格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 去以六月息者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C.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D.绝云气,负青天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是故事修而谤兴
B.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以五百岁为春
C.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风之积也不厚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举其一,不计其十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旬有五日而后反
D.君子生非异也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不过数仞而下
D.其为人也,仁义人也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即其新,不究其旧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之二虫又何知
B.强者必说于言
C.而莫之夭阏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2.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下列对《巴黎圣母院》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作家甘果瓦看到爱丝梅拉达在广场上跳舞,被她漂亮的容貌和优美的舞姿吸引。后来,甘果瓦被乞丐们俘虏,爱斯梅拉达搭救了他。
B.卫队长弗比斯相貌英俊,风流浪荡。他喜欢爱斯梅拉达的美貌,而当后者被教会审判时,他没有出庭作证,不顾爱斯梅拉达的死活。
C.敲钟人伽西莫多长相丑陋,从小被遗弃。副主教收留他并将之抚养长大。后伽西莫多受鞭刑示众,口渴难耐,副主教赶来送水给他喝。
D.副主教克罗德,为了得到爱斯梅拉达不择手段。他指使人劫持爱斯梅拉达,出于嫉妒刺杀弗比斯。最后被伽西莫多从钟楼推了下去。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我与地坛》选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A. “四百多年里”这句景物描写,生动描绘出历经百年沧桑、地坛褪去浮华、趋向清幽自然的变化过程。
B. 地坛等待“我”出生、为“我”准备好一切,作者将地坛拟人化,地坛荒芜,“我”双腿残废,二者同病相怜。
C. 某个下午“我”进入地坛,园中日影西斜,一片宁静。园子引发了“我”对于时间流逝以及个体生命际遇的深沉思考。
D. 从无意中走进地坛开始,“我”便经常来到这宁静的园子中,因此与地坛结缘,建立起长久且亲密的关系。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荷塘月色》选段,对描写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A. “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了荷叶的叶柄挺拔、叶面舒展的优雅形态。
B. “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分别写出了荷花开放和含苞的神态。
C.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用“明珠”“星星”比喻白花,相似点在于繁多。
D.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借用听觉写嗅觉,写出微风中的荷花清香似有若无的特点。
15. 其他 详细信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滂沱(______) ②轻佻(______) ③请帖(______) ④刚劲(______) ⑤奄奄一息(______)
16. 其他 详细信息
看拼音写汉字
①chán言(______) ②yú论(______) ③wěn乱(______) ④jiā奖(______) ⑤美lún美奂(______)
17.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
(1)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3)_____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杜甫《客至》)
(5)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6)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9)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0)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1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1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1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读晋代郭象的《<庄子>注》,我们就会发现郭象借着注释的形式从《庄子》中发展出了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唯其如此,郭象才取得了哲学家的资格。郭象常用“性”这一概念来讲祸福与命运的变化,这就将祸福与命运的根据,从外在力量转移到了个体之“性”的完满与否上。
在《逍遥游》中,大鹏是逍遥的象征,小鸟则是反面代表。它认为自己“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这也是飞翔的极致,何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原文歌颂大鹏、嘲笑小鸟的立场是鲜明的。但是郭象泯灭了大鹏与小鸟之间的区别,他说:“苟足于其性,则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地。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这就是说,万物无论大小高低,只要自足其性,就可以同样逍遥,同样可以达到自由之境。“小大虽殊,逍遥一也”的关键在于“足于其性”,而“足”的标准则完全取决于自我内心的评定。
郭象还认为,逍遥与否还取决于是否有圣人来治理天下。有识之士的志向各自满足,固然是一种逍遥,但这仅仅指向普通生命个体。而令天下万物各足其性,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则是更应期待的圣人的逍遥。
今人对郭象的解释则有很多批评。王叔珉说:“郭象之注庄子,乃郭象之庄子,非庄子之庄子也。”这是批评郭象《<庄子>注》以自我表现为主,而不能贴近《庄子》原意。王中江认为,在价值认同上,郭象与庄子相反。他指出:“郭象在《<庄子>注》中,把庄子‘重估一切价值’的方向,完全逆转为‘认同一切价值’的方向。如果说庄子的逻辑是‘一切现实都是非合理的’的话,那么,郭象的逻辑则是‘一切现实都是合理的’。这是极为惊人的反差。”不过,郭象的观点流传至今,甚至独占鳌头,大概恰恰在于其借《庄子》原文抒发己意的做法。他独特的理论,或令人赞叹,或令人开怀,或令人疑惑。都昭示了其思想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与魅力。
(取材于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材料二
学术界有一种流行见解,认为庄子思想中最高的人生理想是“逍遥”,也就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此一见解,大有商榷的余地。
现代学术界不大重视作为一种故意提倡不负责和不认真的生存状态的“游世”思想,却重视“逍遥”,因为后者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个令人产生敬意的话题。可实际上,“逍遥”与游世思想是不能分开的。认真追问“逍遥”是什么,就不能离开游世思想这个基础。
游世思想的关键,是一方面继承了隐者的传统,要寻求乱世中个人的出路;另一方面又激烈地认为世界是绝对黑暗的,个人不可能找到出路,由此否定隐者传统的温和乐观主义,把个人戏谑地扔进黑暗之中,认为以彻底的游戏姿态与黑暗周旋,才是个人唯一可能的生存方式。认真来说,这种生存方式并不是一种人生出路,而是没有出路之后对“自我”的精神放逐。
“逍遥”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获得的一种愉快感。《逍遥游》神采飞扬的文学性描述就表达了这种愉快感。这种愉快感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随遇而安的平静感,一种是藐视现实的孤傲感。郭象的《<庄子>注》抓住前者,把无可无不可的平静,夸张为任何状态下都能安足的庸俗快乐主义;现代的庄子研究者比较注重后者,努力把与世隔绝的孤傲,解释成品味高尚的自由精神。但实际上这两种愉快都只是与自我放逐、冷漠、敌意混乱不可分的片段情绪,他们是不稳定的生命理想。也就是说,逍遥游与游世思想是一体的,不是一种人生出路,更不是一种可以认真追求的生活目标。
(取材于颜世安《庄子评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郭象所谓“性”这一范畴的一项是
A.外在力量
B.翱翔蓬蒿之间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自我内心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象借《庄子》发展了一个哲学体系,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
B.郭象认为,大鹏并不比小鸟更高贵,小鸟也不必羡慕大鹏。
C.今人对于郭象的批评,在于认为他对庄子的解析与原意不符。
D.借助经典来抒发己意的做法虽可独占鳌头,却是不足取的。
【3】根据材料二,对“游世”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故意提倡不负责和不认真的生存状态。
B.难以令人产生敬意,却是理解逍遥游的基础。
C.是对隐者的传统中“温和乐观主义”的继承。
D.不是一种人生出路和可认真追求的生活目标。
【4】根据以上二则材料,分条概括对“逍遥”的理解。
19.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
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枥①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转也。
文王处歧事纣,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之地。文王载拜稽首而辞曰:“愿为民请去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去炮烙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②,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而告之,曰:“今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大夫履肝肺③,同日而死,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偾④,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孤虽知腰领不属,首足异处,四肢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擒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鸮子⑤曰:“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选自《吕氏春秋·顺民》,有删节)
注释:①枥:捆束。②靡曼:美妙的声色。③履肝肺:指舍命。④偾(fèn):死。⑤鸮子:即范蠡,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年不收 收:征收
B.民乃甚说 说:通“悦”
C.颜色愁悴不赡者 赡:丰足,充裕
D.残吴二年而霸 残:毁灭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一人之不敏 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B.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此孤之大愿也
C.以身为牺牲 愿为民请去炮烙之刑
D.得民心则贤于千里之地 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五湖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汤达乎鬼神之化、人事之转也。
那么商汤是通晓鬼神的变化、人事转移的道理了。
B.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
越王为会稽山战败的耻辱面痛苦,想要通过灭掉吴国来得到民心。
C.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
吃自己亲自耕种而成的食物,穿妻子亲自织布而成的衣物。
D.故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
所以凡是行事,必须要先考察民心,然后才可以去做。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汤因为天旱而祈雨,以自身为祭品,于是天降大雨,他也赢得了民心。
B.周文王从政遵守时间,上贡适宜,祭祀恭敬,因而获得“西伯”的称号。
C.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立志复仇,并认为成功的关键是得民心。
D.勾践励精图治,赢得臣民的支持之后,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灭掉吴国。
【5】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2)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
20.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①守空堂。
壮齿②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释:①块然:孤独貌。②壮齿:壮年。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
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
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崖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
D.“壮齿”两句写诗人壮年时期漂泊不定,人到暮年对此感慨不已。
【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B.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C.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D.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杜甫《蜀相》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都有“空”字,请解释这两个“空”字的意思,并分析各自蕴含的情感。
2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看苹果的下午
(1)其时情景是这样的: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素不相识,却结伴走了几十里的路。其间,男孩子有许多次都想离开,中年男人却一直劝说他留下来,看上去,就像一场诱拐。话说回来,这到底是因何发生的呢?
(2)因为我想看苹果,长到十岁出头,我还没见过真正的苹果。那天,听说有一辆装满苹果的货车坏在了镇子上,可当我气喘吁吁地来到镇子上,那辆货车已经修好了,苹果们刚刚在半个小时之前绝尘而去。也就是在此时,我遇见了他。
(3)作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牛贩子,贩牛宰牛的手艺让他过得不错,但也让他享有本地最为败坏的声名。当我在茶馆门口看见他被众人赶出来的时候,全没想到他会找我说话,我原本想抽身便走,却鬼使神差地,我竟然不仅告诉了他此行的目的,而且,还答应他,跟他一起,去到深山里见识真正的苹果。
(4)关于那片隐秘的苹果林,他是这么说的:它们的主人退伍回家时带回来一些苹果籽,几年下来,在不为人知的地界,苹果树已然长得比寻常的桑葚树还要高。这本是天大的秘密,但他恰好和果园的主人是结拜兄弟,所以,他才有机会带我去看它们。“感谢的话就不用说了,”他说,“我也要去看我的兄弟。”
(5)话说到这个地步,我不得不信。于是,我便和他出发了。
(6)这时春天刚刚掀开了序幕,油菜花在怒放,河水异常清澈,青草发出香气。这不管不顾的美,似乎是被化身为铁匠的天使们锻打出来的,炉火熊熊,火星飞溅——哦,我走神了,甚至都忘了苹果——再看牛贩子,他显然也忘了,难以置信的是:在一片油菜花的中央,他像只蜜蜂,夸张地嗅着花蜜,嗅着嗅着,他竟然哭了:“我妈埋在这里,我却把地卖了,现在连坟地都没了,我真是狼心狗肺啊!”
(7)却原来,他也是有故事的人。但是很遗憾,这个下午我不关心全人类,我只想念苹果。哪里料到,这个声名狼藉的牛贩子,竟然比我这个岁数的人还要幼稚:一群喜鹊从树梢间飞出来,他追在后面小跑了半天,却是跑向了跟我相反的方向;随后,他又为一片燕麦的长势而长吁短叹……
(8)他的种种行径,令我十分不齿:这满目景象,全都是寻常所见,何苦要像一个城里人般大惊小怪呢?
(9)下山之后,眼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我的村庄,另外一条,则可以去往秘不示人的苹果林。奇怪的是,他竟然走上了我回家的路,经我提醒,他竟说都怪我,这一路都不跟他说一句话。他赤裸裸地威胁,如果我再不跟他说话,他便要就此与我分别。
(10)我问他,我到底要对他说些什么,才能令他满意?他竟然说:“那就讲个故事吧,讲讲《封神演义》。”多么怪异的下午:此行我是为苹果而来,转眼之间,却在给一个牛贩子讲故事。
(11)突然,一个熟人从对面过来,他立刻便像换了一个人,大呼小叫着奔了过去。对方显然是认识他的,但面对他的嘘寒问暖,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回应。他想要跟对方握手,结果,对方的手却没有伸出来,骑上车就走了。他盯着对方看了一会儿,悻悻跑回来,对我说:“我都不嫌弃他,他反倒还嫌我。他有癌症,胃癌,你知道的,胃癌又不传染,我不嫌弃他是有道理的。”
(12)不愿意跟他握手的人径自逃远了,我却受困于此。如此厮磨间,下午的时光过去了大半,黄昏已经近在咫尺。风渐渐小了,田野上的作物们渐渐变得安静,不知何时起,连蜜蜂的嗡嗡之声都消失不见了,我们却还是没有走到我们的目的地。面对我的怀疑,他便宣称,苹果林距离此处只剩下不足五里路,如果一路小跑,半个时辰定能赶到。
(13)他几乎是个废物。小跑了不到十分钟,刚刚跑到一座小庙前,他就连连地剧烈咳嗽起来,停住步子,弯下腰,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息。我见他实在难受,就转而劝他稍作歇息,于是,两个人几乎还没开始赶路,就又在小庙门前的一棵柳树下坐了下来。咳嗽稍稍止住一点,他又劝说我去庙里拜一拜。我忍无可忍,问他为什么不拜,他却笑了,笑着摇头:“我这辈子,没什么菩萨保佑我,哪一尊我都不拜。”
(14)天地之间仍然残留着夕阳之光,这光芒虽说还能穿透柳树的枝叶照到我们身上,但也正在一点点消失。“走吧!”我站起身来,刚走出去几步,这个冗长的、看苹果的下午突然来到了戛然而止的时刻——他在我身后,认真地说:“我是骗你的,压根没什么苹果。”
(15)“我才是得了胃癌的人,可是,胃癌又不传染!偏偏就没一个人跟我说话……”他说,在得胃癌之前,他就没有结下什么善缘,胃癌缠身之后,人人都说他的病会传染,走到哪里都被人轰出来,他又孤身一人,无家无口,想找人说话都想疯了。偏偏遇见了我,赶紧就骗了我,先为的是,只想跟我说说话,再为的是,要是真的走不动路了,我说不定可以搀着他走。至于这一下午的行程,就算没有遇见我,他自己也会走一遭的,去母亲已经不存在的坟地上看一看。他苦笑着说,“我现在病发作了,一步也走不动,骗你也骗不下去了——”
(16)世间草木为证:我一直都在怀疑他。但是,必须承认,他的话于我仍然不啻一声黄昏中的霹雳,彻底了断了我和我的苹果们。如梦初醒,我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17)多年以后,我还记得我和他的告别:我发足狂奔,在燕麦与油菜花之间穿行,麦浪滚滚,犹如屈辱在体内源源不绝。在奔跑中,我委屈难消。悄悄回头,依稀看见牛贩子还站在道路的中央,似乎也在呆呆地看着我。
(18)人间机缘,翻滚不息,就在一个多月之后,我竟然又看见了他。他萎在一个破败的院子里,全身上下已经没有了人的模样,胡子拉碴,瘦得可怖。即便年幼如我,也清楚地知道了这样一桩事情:他马上就要死了。
(19)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20)我以为他带来的屈辱之感会在相当长时间里挥之不去,而事实上,晨昏几番交替,我就在我的身体里找不到它们了。到了后来,我只记得,我有过那么一个怪异的看苹果的下午。
(21)这么多年,我当然也见到了真正的苹果,甚至还去了不少的苹果林。置身在这些苹果林里,偶尔的时候,我一抬头,依稀还能看见牛贩子,他就站在其中一株苹果树的树荫底下,焦躁地四处张望,似乎是还在想找人说话。
(22)这当然是幻觉。但我希望这幻觉不要停止,最好将我也席卷进去,让我和牛贩子重新走回那个看苹果的下午。果然如此,在小庙前的柳树底下,当他陷入疲累之时,我要给他接着讲一讲《封神演义》;最好是还能告诉他:无论你在哪里,不管是九霄云外,还是阴曹地府,你一定要找到一尊菩萨,好让自己去叩拜,去痛哭,去跟他说话。
(23)这菩萨,就像阿赫玛托娃在《迎春哀曲》里所说:“我仿佛看见一个人影,他竟与寂静化为一体,他先是告辞,后又慨然留下,至死也要和我在一起。”
(取材于李修文同名散文)
【1】下列对本文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类散文,叙写了少年与牛贩子的两次相遇,融入了作者对人与生命的一些思考。
B.少年从未见过苹果,牛贩子打算用一个看苹果的谎言诱拐少年,最终少年发现被骗逃脱了被拐命运。
C.春天的美好景象,怒放的花、清澈的河、青草的芬芳,深深震撼了少年,甚至让他暂时忘记了苹果。
D.本文的语言有个性色彩,细腻准确。文章情感真实,思考深刻,构思巧妙,不乏童趣,充满好奇心。
【2】结合文章,解说第14段划线句的含义。
【3】为什么“我”会希望牛贩子无论如何都要找到一尊菩萨?
【4】在看苹果的下午与多年后回忆那个下午的时候,作者对牛贩子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22.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
快乐有很多种。
满足了感官的享受,创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超越了他人、战胜了对手,在求真的路上对事物有了新的发现……都会让人感到快乐。
对生命的理解不同,产生快乐的根源不同,获取快乐的方式也不同。
你是如何看待快乐的呢?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