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三期末题免费试卷(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1.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梦路上,年轻的yǎn móu里,是闪耀的目光。我们志存高远,青春岁月就有了奋斗的方向 A 我们信念坚定,前行的路上就有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我们只争朝夕,在xuàn lì的青春里 B (肆意/随意)挥洒,不负sháo huá!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B处。
B处的词语是
2.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2020中国南通紫琅灯会即将亮相,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请参照示例为“锦绣南通·欢度佳节”板块灯组设计体现特色的灯组名称,并简述理由。
(示例)名称:福满静海 理由:寓意南通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名称: 理由:
(2)此次灯会规模盛大,为确保灯会安全、和谐、有序举办,请你给即将参观的游客一些温馨提示。
3.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名著片段,完成相关各题。
话说A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江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A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儒林外史》作者________,主要通过________手法刻画了众多儒生形象,展示了_______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2)选文中的A是_________,其主要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
4.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都用诗文留下了他们追梦的脚印。辛弃疾曾登临古迹,感叹物是人非:“(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也曾以“(2)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苏轼的一句“(3)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体现出老当益壮的万丈豪情,“(4)___________”(《定风波》)又表现了他面对风雨时的从容坦荡;陈与义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内心的寂寞悲凉:“(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秋瑾冲破牢笼,投身革命,却苦于无人理解:“(6)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文天祥被俘,以死明志,写下千古名句:“(7)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过零丁洋》)
5.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诗歌阅读,完成小题。
早冬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①沙。
老柘②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③。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④无由入酒家。
(注释)①漠漠:广阔。②柘(zhè):一种贵重的树木。③狂花:亦作“狂华”。指不依时序而开的花。④五马:太守的代称,作者时任太守。
(1)请赏析“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一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①家见《书》疏义②,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选自《元史》)
(注)①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②《书》疏义:为《尚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1】请用斜线(/)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共两处)
道 有 梨 众 争 取 啖 之 衡 独 危 坐 树 下 自 若
【2】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如是者凡更三师:________
(2)稍长,嗜学如饥渴:________
(3)尝暑中过河阳:________
(4)因请寓宿: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的意思。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
【4】请结合《送东阳马生序》,说说许衡与宋濂求学经历的相似点。
【5】孟子认为,不可“失其本心”,请结合文段第二小节内容,谈谈你对守住“本心”的理解。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是人类世代相传、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凝聚着民族的集体智慧和情感精神。有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态流变”,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并多以身口相传而延续。因此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来说,传承人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老艺人的辞世,新的传承人难以为继,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濒临灭绝或正在消失。因此,想要中国非遗多彩绽放,年轻力量不可或缺。
材料二
第四批及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分布

项目批次

80岁以上占比

70~79岁占比

60~69 岁占比

50~59岁占比

50岁以下占比

第四批

19.3%

29.9%

25.1%

15.9%

9.8%

第五批

9.8%

21.9%

26.5%

21. 1%

20.7%

材料三
作为华阴老腔第十代传人,张喜民老人一直为后继无人而忧虑——孙子张猛一直对老腔不太上心。直到歌手谭维维搭档张喜民为华阴老腔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并将新编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带上猴年春晚舞台,张猛看后才终于开了窍。
京剧是国粹艺术,但在传承上也依然面临着社会需求与传统艺术隔膜的困境。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继承人裘继戎,没有按部就班的延续传统,他另辟蹊径,将西方Popping的舞蹈元素、太极的身段与京剧的唱念做打多元融合,用新的形式实现了传统艺术的跨界实践。他说:“艺术要摆脱匠气,没有火气,流淌人气。”
抖音近期公布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4月,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中,有1214项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内容的传播,产生了超过2400万条视频和超过1065亿次播放量。2018年,抖音联合中国民协皮影艺术委员会、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共同发起“皮一下很开心”话题,累计播放超28亿次。龙在天戏团的王熙团长表示,按照他们演出的平均观众数,要达到这个播放量,需要每天演出,且持续800年。过去的经典,重新被现代大众所欣赏。
材料四
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又称纸影戏、驴皮影、灯影戏等,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古老的综合性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中国的皮影戏历史悠长,始于先秦,兴于汉代,盛极于宋代,元代传播到西亚和欧洲各国,绵延至今。如果上溯追源,最早可追溯到武王伐纣时期。过去皮影戏艺人供奉黄龙真人,传说他是“影戏之祖”。
在历史的发展中,皮影戏不断吸收各地的戏曲、小调、民歌等精华,逐渐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皮影戏流派。在中国皮影戏诸多流派中,不得不先提到华县皮影戏。华县皮影戏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称碗碗腔。碗碗腔属于板腔体,其腔调分花音、平音、哭音,声调刚柔兼济、典雅清丽,征战戏激昂刚健,悲苦戏凄婉缠绵,唱腔形式灵动不拘束。一个剧团一般由四五个人组成,表演时除了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鼓、钗、梆、唢呐等二十多件乐器,平均每个人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对皮影艺人的要求极高。特别是挑线手,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阵不乱,游刃有余,堪称绝技。山西孝义皮影戏也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流派。唐山皮影戏,因以河北唐山乐亭、滦县、滦南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主要流行于唐山、承德、廊坊以及东三省地区。除了以上几种外,还有四川皮影戏、湖北皮影戏、北京皮影戏、山东皮影戏、青海皮影戏、宁夏皮影戏等多种风格迥异的地方皮影戏闻名中外。
皮影戏能够传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开花,离不开皮影艺人的付出。“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皮影戏场子虽小,天地却大,皮影艺人一个人,加上简单的皮影道具,就可以调动千军万马,穿越上下五千载。皮影戏有“一专三会八能”的老传统,说的是一个皮影艺人要会制作、会表演。有时候一台戏里的人物,要由他一个人完成,如果有多人出场,就要有多种声音,如同说书一样。不同流派的皮影戏各具特色,但都重视皮影的制作。“登台保太平, 箱内乾坤大。”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熨平、缀结合成八道工序,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为了让皮影制作惟妙惟肖,制作过程中要使用多种雕刻刀,一般有十几把,一些老艺人甚至有几十把雕刻刀。雕刻刀可分为斜口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艺人们根据图案差异,非常熟练地使用各种刀具。
【1】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2】综合材料四,请具体说说皮影戏具有哪些特点。
【3】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皮影戏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盛极于汉代。
B.皮影戏不断吸收各地的戏曲、小调、民歌等精华,逐渐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皮影戏流派。
C.皮影戏能够传承千年,在不同地方落地开花,全靠皮影艺人的付出。
D.皮影的制作程序复杂而奇妙,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雕刻、熨平等工序。
【4】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非遗的传承面临的共同困境有哪些?对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你的看法。

8.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奶奶是个哲学家
陈果
(1)如果我正经八百地说奶奶是哲思深厚的大方之家,免不了有人会把大牙笑掉。我承认这一生里,奶奶农民身份链条从来没有过一天的断裂。可是,人们也得承认一个农民的哲学范畴,有可能远远超出一亩三分地的边界。
(2)1979年春天,奶奶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归来,她被家里人剥夺了劳动的权利。奶奶到底闲不住,她要忙的事不少,最顶要的是和周家幺爷爷一起烧香、念经。周家幺爷爷孤身一人,虽是一介女辈,村中无论老少,均以“周家幺爷爷”相称。和周家幺爷爷一样,奶奶其实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手一碰到书,那些字酒醒一般,立马就活跃起来。
(3)“为啥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周家念经呢?”我不明白。
(4)“因为她没儿没女,孤苦伶仃。”奶奶说。
(5)我真是有些后知后觉了一一每次出门前,除了经书,奶奶总还会悄悄地带上一点别的东西,比如一把挂面,或者几棵白菜。
(6)她接下来的又一句话却是我没有想到的:“人老了会眼花,但观音菩萨不会。”
(7)那时少不更事,奶奶的话,我与其说并未在意,不如说并没听懂。直到今天,从时间的回音壁上,我才读懂奶奶话里的话:有人嘴上念的是一本经,心里念的是另一本经,就算你骗得过自己,总还有一双无迹可寻的眼睛会把真相看穿。而奶奶嘴上,心里念的是同一本经,无管别人怎么看,她都虔诚地念给自己听。
(8)奶奶就这样高格又低调地活着,不知疲惫。
(9)土地是叔叔姑姑们跳出“农门”后蜕下的“皮”。爸爸常年和他的小本生意一起在外漂着,东一块西一块的责任田,母亲不得不大包大揽。两个哥哥参军后,我成了母亲唯一可以指望的帮手。我甚至畏惧风调雨顺、大地丰收,不是我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因为一个少年在翻晒粮食的日复一日中,对于生活的热情,已经先于谷粒里的水分,被日头不停地蒸发。翻晒稻谷与清理稻叶,是烈日同我的合作,也是烈日与我的对垒。谷粒可以在我手下翻身,我的两张脸,却难逃被日头一次又一次煎炸得外焦里嫩的命运。晚上把稻谷请进屋躲雨,第二天早上再送出去吸食阳光。在十多岁的我的手上,一亩田至少有上万斤的重量。
(10)但是奶奶是这长夜至暗处亮起的一豆灯影。只有我在晒谷的时候,奶奶常常将一碗绿豆汤递到我跟前,然后接过我手上的谷耙,接过我的活。笑容在奶奶脸上缓缓升起、定格。慈样的目光从我的眼眶洒进心间,宛如明月,让我感受到了从炎炎夏日坚硬躯壳里剥离出来的一份清凉。
(11)比绿豆汤更能补充能量的是奶奶盛在碗里的一句话:“你不怕苦, 苦就会怕你。”
(12)这句话在我后来的人生经验里并没有完全得到印证,所幸余生还长,我愿意借它的全部,作为奶奶的论据。
(13)奶奶不是佛,但我早已是她的信徒。
(14)初中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委培”中专。老师们觉得能长成“半残品”于我已是撞了“天昏”,这让很要面子的父亲很没有面子。我的录取通知书被他草纸一样扔进了猪圈。当“草纸”停落在一个粪团旁,他的声音划伤了我的耳朵:“一头猪。”圈里明明关着两头猪呀。等我明白过来那两头和另一头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时,大概也明白了,那其实差不多也是一回事。”
(15)让两头和一头最终得以区分的是奶奶云淡风轻的一句话:“你是在骂他,还是骂自个儿?”
(16)“谁让他不争气?一头猪吆到北京去了,回来还是一头猪!”父亲和奶奶说话,语调很少那样高。
(17)“就算真是一头猪,膘也有厚有薄。”奶奶点到了父亲的穴位。他怔在那里,不再开腔。
(18)奶奶从猪圈里捡起那张纸,捡起了我的人生。
(19)“你们对我这样好,我死都值得了。”“你们对我这样好,我死太不值得了。”这两句都是奶奶经常说的话。只有想起死亡的时候,奶奶的眼眶里才会涌起忧伤。奶奶说:“我不怕死,我只是舍不得离开你们。”
(20)没有一条路没有尽头。公元2018年2月27日12时16分,奶奶用永远的沉默留下遗言。从此相对无语,从此天人永隔,我止不住失声痛哭。
(选自《读者》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根据文意,在横线处依次补充相应的内容。
(1)1979年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
(2)劳作酷热难耐时,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中毕业那年,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向子。
翻晒稻谷与清理稻叶,是烈日同我的合作,也是烈日与我的对垒。
【3】如何理解“奶奶就这样高格又低调地活着”?
【4】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我”对奶奶的感情。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9.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
树要成才,需要园丁的修剪;玉要成器,需要工匠的打磨。青春,同样需要雕琢,才会绽放光彩。
请以“雕琢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