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18年高一历史上册月考测验无纸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政归大夫、政出家门、国君形同傀儡的情况层出不穷。这种情况表明
A. 宗法制度重新确立
B. 天子共主地位丧失
C. 等级制度遭受冲击
D. 政治改革运动频繁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 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 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 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
D. 积极宣扬礼乐文化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周王赐给诸侯,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地盘,以后再按照宗法制传给下一代。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政治上
A. 青铜器过于珍贵因此减少生产
B. 铁器出现取代了青铜器的地位
C.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D.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发展的需要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后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
A. 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
B. 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 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D. 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周推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说明
A. 历史制度总是重复循环
B. 西汉的制度最优
C. 制度的革新具有渐进性
D. 郡县制存在弊端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
B. 燕国国君
C. 卿大夫
D. 士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关于第一个“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B. 其内涵是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C. 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
D. 指的是郡县制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乐记》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礼相异乐相同 B. 体现等级差异
C. 维系社会团结 D. 注重道德教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记》叙述西周历史时写道:“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下列有关周公受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②对燕国进行世袭统治
③对天子定期朝觐并交纳各种贡赋
④官僚政治进一步完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诗经》中有:“大宗维翰(栋梁)……宗子维城(城墙)”,这里所说的“大宗”和“宗子”均指周代贵族中根据血缘关系对族人拥有管辖和处置权的人。对材料正确解读的是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血缘政治
B.体现了周代诸侯拥有世袭统治权
C.从材料可推知那两句诗应出自于《国风》
D.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实证宗法制的存在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封藩建卫”是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实行层层分封,形成了宗法制统治的奴隶制大国。据此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稳定了周王朝的政治秩序
B.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在依据
C. 巩固和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
D. 有利于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
A.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 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
C. 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 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候,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三公九卿、西汉内外朝、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A. 相权不断削弱
B.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C. 皇权不断加强
D. 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常管宗室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大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
A. 服务皇室,君权至上
B. 职权细化,各负其责
C. 官员众多,权力分化
D. 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统治者
A. 完善中枢权力体系的意图
B. 密切各地区经济联系的意图
C.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意图
D. 提高经济区域化程度的意图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 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 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C. 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
D. 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A. 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B. 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C. 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
D. 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
B. 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
C.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转变
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20. 简答题 详细信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集中体现,对我国政治形成了长久影响。请回答:
(1)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哪两对基本矛盾?举例说明
(3)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呈现出怎样的的趋势?指出君主专制统治结束的标志。
21.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酌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