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0年高三历史上半期专题练习免费试卷完整版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 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 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 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 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 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 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巴黎公社期间,负责劳动与交换委员会的弗兰克尔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如果我们能对社会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三月十八日就会成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有成效的变革。”这反映出


A. 公社曾试图尝试变革巴黎社会
B. 无产阶级专政亟需打破旧制度
C. 巴黎公社社会的改造迫在眉睫
D. 巴黎公社寻求马克思主义指导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巴黎)公社应该成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设在专区首府里的代表会议,应当主管本专区所有一切农民公社事务,而这些专区的代表会议则应派代表参加巴黎的全国代表会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实行了直接民主
B.基层公社拥有社会管理权
C.国家政权由人民当家作主
D.法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5. 详细信息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创办了《新莱茵报》。《新莱茵报》适应当时德国爆发的人民革命的需要,成为欧洲各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坚强组织中心,组织和领导了几次大的群众斗争,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尽管《新莱茵报》仅存在了354天,但却出版了301期,恩格斯说它不愧是“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办报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国内外几十个城市设有固定的通讯员,形成通讯员网:发表的读者来信总数多达几千封。这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是个奇迹。
——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说明《新莱茵报》成为“革命年代德国最著名的报纸”的原因。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A.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A.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C.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托洛茨基意在说明
A. 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B. 二月革命导致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C. 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D. 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程度,在俄国只能完成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当时的任务应当是通过革命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不是激进地试图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该观点
A. 旨在揭示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
B. 意在解释十月革命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
C. 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
D. 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C.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无产阶级和平夺权胜利在望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 )
A. 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B. 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 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D. 吸收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联二五计划规定1933年至1937年间轻工业年均增长率将由“一五”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到14.5%。而结果是轻工业的年增长率只有14.8%,重工业增长率则达到19%。苏联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值的比例,由1932年的53.4:46.6发展为57.2:42.2。据此可知苏联的二五计划
A. 意在推动工业均衡发展
B. 借鉴一五计划成功经验
C. 调整工业比例计划失败
D. 实现规定重工业增长率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这反映了苏俄政府认识到
A.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排斥商品交换
B. 商品交换对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作用
C. 商品交换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
D. 商品交换有助于推进农业集体化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1928—1932苏联部分工业品产量变化表

时间类别

1928年

1932年

生铁(百万吨)

3.3

6.4

煤(百万吨)

35.5

64.4

石油(百万吨)

11.6

21.4

电(十亿度)

5

13.5

棉布(百万米)

2678

2694

毛织品(百万米)

86.8

88.7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 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 迅速完成了向工业国家的过渡
C. 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衡
D. 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苏联轻工业和重工业年增长率示意图,据图可知“二五计划”期间的苏联



A. 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工业发展受到体制严重阻碍
C. 注意到了工业结构平衡问题
D. 工业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1.45亿

1.15亿

3.9亿

3.35亿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 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 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 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 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8年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后,与苏联和东欧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1963年8月,赫鲁晓夫赴南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A. 决心摒弃斯大林体制进行经济改革
B. 开始探索新的建设道路与美争霸
C. 承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
D. 希望借此重新建立社会主义阵营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64—1980年,柯西金主持苏联政府工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被称为“新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重心在于解决行政命令方式盛行、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和职工不关心经济成果等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柯西金的改革
A. 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完全解决了经济领域积弊
C.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部分继承了赫鲁晓夫改革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苏联1965-1975年农业发展的部分数据,由此可知苏联农业的发展得益于


A.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机遇
B. 农民劳动积极性有所增加
C. 美苏争霸中实力超过美国
D. 农业集体化起到促进作用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1988年国家分配工业投资时,资金的90%还是投入了重工业(包括军工业),剩下的10%分别投入到轻工业及农业”。据此可知,戈尔巴乔夫这一做法
A. 打破旧的经济体制
B. 延续传统产业发展观念
C. 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D. 缓解了食品短缺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