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题带参考答案(2019-2020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元谋人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 伏羲、黄帝
B. 蚩尤、神农
C. 盘古、夸父
D. 炎帝、黄帝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该文字使用象形、指示、会意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的文字被称为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样说是因为(   )
A. 各国纷纷变法,竞相改革 B.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学术活跃,百家争鸣 D. 农业发展,商业繁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
A.夏朝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周时期
D.春秋时期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治国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
A. 文帝、景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C. 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 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的。表中现象最可能与汉武帝的哪一措施有关

A.北击匈奴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指
A. 北魏
B. 北齐
C. 宋、齐、梁、陈
D. 西魏和东魏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后汉书》记载:公元88年汉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以上材料反映东汉中期后
A.外戚专权 B.丞相权力膨胀 C.宦官专权 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
的发明、改进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郦道元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位商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西亚经商,途中得到西域都护的保护。这一历史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西汉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传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使我国的文化出现了中外交汇的特点,下列历史文物中能够体现中外文化交汇特点的是
A. 半坡彩陶盆
B. 司母戊鼎
C. 战国铁器
D. 南北朝石窟艺术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A. 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
B. 锤繇----创作《宣示表》
C. 华佗----写成《伤寒杂病论》
D. 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
16.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种。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材料二

材料三 汉武帝时统一思想,开始采取董仲舒建议。《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谁?
(2)材料一反映了商君的哪些改革措施?(任两项即可)
(3)材料二中秦始皇、汉武帝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二中秦始皇、汉武帝都加强了对货币的管理,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材料三汉武帝如何从思想上来加强统治?
17. 综合题 详细信息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效法,学习)
——《老子》
材料二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
——孟子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孔孟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什么?
18.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仔细阅读材料二,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地名填在括号中
① ②(河西走廊)③(新疆)④(西亚)⑤
(3)亚欧丝绸之路开通于什么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19.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一一西汉<史记)
(材料一译文: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用鱼和米作主食,靠打渔狩猎和采集为谋生的手段….。,由于食物的供给有保障,人们不担心挨冻受饿,但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一一南朝《宋书》
(材料二译文: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安居乐业,一年种植的东西几个郡都可以吃饱.……丝织品丰富,足可让天下人穿暖.)
材料三:(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一一《魏书》
材料四:魏主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王里,园兹大举,光宅中原。”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一、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材料三,这里的魏主是谁?为了顺应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结合所学知识,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阅读材料四,都城从平城迁至河洛王里,新的都城指哪里?这次改革仃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它对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