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一下半年期末历史免费试卷完整版(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对隋朝的特点,概括最为符合实际的是(  )
A.短暂而繁荣 B.经济繁荣
C.对外开放 D.节俭盛行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封建制度的衰落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C.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 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治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述规定
A. 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
B. 意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 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
D. 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B. 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C.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D. 民族政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史书上常提到的“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边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位于甘肃一带的榷场主要交易双方应该是(  )
A. 辽和北宋 B. 唐与辽 C. 金与南宋 D. 北宋与西夏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 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B. 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
C. 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
D. 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B.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史称贞观之治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阐述正确的有( )
①四大发明均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②北宋制成罗盘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
③西汉的“蔡侯纸”是人类书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④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是《金刚经》
⑤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以下有关《天工开物》内容介绍,解读正确的是(  )
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制盐、糖、油的方法,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制衣、染色技术,从五金采冶、车船制造到珠玉、宝石工艺等,都做了详细记载,并配有插图。
①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②有助于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
③可用于指导手工业生产
④该书图文并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有:
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准河以南地区②(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多少积蓄,大多很贫因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商业贸易空前活跃,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说:“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市场”的时期有( )
①春秋战国时代
②秦汉时期
③明清时期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 市舶司
B. 宣政院
C. 澎湖巡检司
D. 西域都护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代表作品有:
A. 《牡丹亭》和《长生殿》
B. 《长生殿》和《桃花扇》
C. 《牡丹亭》和《桃花扇》
D. 《窦娥冤》和《牡丹亭》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元朝的统一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下列是元朝时期民族融台的表现:
①汉族外迁边疆
②边疆各族迁入入中愿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脚汉族融合
④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其中所提到的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指
A. 汉族
B. 满族
C. 六诏
D. 回族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爆发的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
B. 起义军一度占领长安
C. 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D. 起义军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玄奘西行天竺
C. 鉴真东渡日本
D. 郑和下西洋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朝时,任用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体现出宋朝
A. 重本抑末 B. 重武轻文 C. 重文轻武 D. 重农抑商
23.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制度有效地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感慨。
(3)继唐太宗之后,又有一位人物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这位人物是谁?她是如何完善这种制度的?
(4)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制度的创立在我国古代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5)请你谈谈这种制度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24. 综合题 详细信息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
(2)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25. 综合题 详细信息
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
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誉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材料二 据《岭外代答》、《诸蕃志》的记载,当时来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这些国家的商人每年夏至以后乘海船前来,抵达南宋各贸易港口,十月以后陆续起航回国。南宋商人去海外贸易的国家达二十多个。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对外贸易有何特点?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在沿海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材料三 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假。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3)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4)材料四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清政府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说明“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
材料五 “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时期“一带一路”政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