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语文2019年下期月考测验无纸试卷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3)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4)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古诗词理解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 ____________。
【2】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感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记承天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画线句中“_________”交代了作者夜游的起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记述作者夜游承天寺之事。
B.张怀民与作者的遭际相同、情感相通。
C.“水中藻荇交横”描绘出清澈空明的月色。
D.本文意在表达作者对悠闲安逸生活的追求。
4.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 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退居金陵
(2)惭俯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入文中方框内。
有一客 (徐 怒)问公曰:“亦知书否?”
【4】这篇文章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类人。
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说数
沈致远
①自然数1、2、3……是数学之起点,其他所有的数都是从自然数衍生出来的。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否则我们不会采用十进位制。
②自然数均为正数,负数之引入解决了小数不能减大数的困难,例如1-2=-1。负数也是有原型的,欠债不就是负资产吗?所以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③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其次,没有零就没有进位制,没有进位制就难以表示大数,数学就走不了多远。零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运算功能上,任何数加减零,其值不变;任何数乘以零,得零……零的原型是什么?是“一无所有”还是“四大皆空”?
④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再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⑤分数的引入解决了不能整除的困难,例如1÷3=1/3。分数当然也有原型,例如三人平分一个西瓜,每人得三分之一。
⑥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充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换句话说,所有的数都已被发现了。其实不然!有些数就根本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最著名的就是圆周率——3.14159265358979323846……圆周率既不循环,也无终结,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想想看!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所包含的信息虽然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数学家将像圆周率那样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
⑦有了无理数以后,原来的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对数的寻求是否到此为止呢?数学家并不满足,继续孜孜以求,寻找尚未发现的新数,果然被他们找到了。发现的契机是研究一些数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是2,是正整数;2的平方根是一个无理数,和圆周率类似。那-1的平方根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任何数的平方均为正数,据此-1的平方根就根本不存在。但不存在的东西可以创造出来!这就是科学的创新精神。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以符号i表示之,并规定i的平方为-1,-1的平方根当然就是i了。同理,-4的平方根就等2i,即2乘以i。
⑧引入虚数固然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但也带来了另一个困难——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虚数轴”,使之与改称为“实数轴”的原来之数轴相垂直。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平面称为“复平面”。实轴上的点是实数,虚轴上的点是虚数。复平面上其余的点就是“复数”,它包含实数及虚数两个部分。零就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是整个复平面的中心,仍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难怪最近在网络上评选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时,零也在被提名之列。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
零赞

⑨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
⑩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飘渺,“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电工学中的虚功要用虚数表示,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要用复数表示。谁说数学太抽象?即使抽象如复数,其应用也实际得很呢。
⑾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piān章?我们且拭目以待。
【1】第⑾段中“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piān章”的“piān”应写作______。
【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⑥段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内容”分别是( )
A.时间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过程及“数”的概念
B.逻辑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过程及“数”的原型
C.时间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时间及“数”的概念
D.逻辑顺序 人类认识“数”的时间及“数”的原型
【4】第⑧段末作者引了自己写的一首《零赞》,请你推测原文应该是( )
A.你自己一无所有 / 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 / 难怪你这样美 / 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
B.你的存在是如此渺小 / 却把别人有限的生命无限延长
C.你每一次艰难的倒立 / 都见证了一个伟大的真理
D.你的出现 / 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
【5】对于本文写作意图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普及“数”的概念,希望人们通过“数”的学习,提升思维能力。
B.揭示“数”的原型,敦促科学家继续探究“数”, 解决生活难题。
C.改变“数”枯燥乏味、抽象单调的感觉,带人领略“数”的美感。
D.联结“数”和“文”的关系,证明“科学”、“文学”的性质相同。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蝴蝶结
龙应台
①“阿婆,我要这一束!”
②老妇人把我要的二十几枝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
③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
④老祖母粗声骂起来,还推了他一把。
⑤“没要紧,阿婆,我有时间,让他慢慢来。”
⑥安抚了老祖母,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
⑦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件零乱的花铺。我,坐在这儿,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⑧“王爱莲,补习费呢?”
⑨林老师眼光冷冷的。王爱莲坐在最后一排,虽然她个子也矮。六十个学生冻冻地缩在木椅上,没有人回头,但是不回头,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蓬乱的头发一团一团的,好像从来没洗过。穿着肮脏破烂的制服,别人都添毛衣的时候,她还是那一身单衣。冬天里,她的嘴唇永远是蓝紫色的,握笔的手有一条一条筋暴出来。
⑩“没有补习费,还敢来上学?上来!”
⑾王爱莲抽着鼻涕,哆哆嗦嗦走到最前排,刚好站在我面前:今天,她连袜子都没穿。光光的脚架在硬邦邦的塑胶鞋里。我穿了两双毛袜。
⑿“解黑板上第三题!”林老师手里有根很长的藤条,指了指密密麻麻的黑板。
⒀王爱莲拿起一支粉笔,握不住,摔在地上,清脆地跌成碎块。她又拾起一支,勉强在黑板边缘画了几下。
⒁“过来!”
⒂老师抚弄着手里的藤条。全班都停止了呼吸。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来。王爱莲两手捂着脸,缩着头,不敢躲避,不敢出声;我们只听见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的“簌簌”声。然后鲜血顺着她纠结的发丝稠稠地爬下她的脸,染着她的手指,沾了她本来就肮脏的土黄色制服。林老师忘了,她的头,一年四季都长疮。一道一道鲜红的血交叉过她手背上紫色的筋路,缠在头发里的血很快就凝结了,把发丝黏成团块。
⒃第二天是个雨天。我背个大书包,跟母亲挥了挥手,却没有到学校。我逛到小河边去看鱼。然后到戏院去看五颜六色的海报,发觉每部电影都是由一个叫“领衔”的明星主演,却不知她是谁。然后到铁轨去看运煤的火车,踩铁轨玩。
⒄并不是王爱莲的血吓坏了我,而是,怎么说,每天都有那么多事要“发生”:隔壁班的老师大喊一声“督学来了”,我们要眼明手快地把参考书放在腿下,用黑裙子遮起来;前头林老师换上轻松的表情说:“我们今天要讲一个音乐家的故事。”等督学走了,又把厚厚的参考书从裙下捞出来,做“鸡兔同笼”。
⒅要不然,就是张小云没有交作业,老师要她站到男生那一排去;要不然,就是李明华上课看窗外,老师要他两腿弯曲,两手顶着一盆水,站半个小时;要不然,就是张炳得了个“丙下”。老师把一个写着“我是懒惰虫”的大木牌挂在他胸前。
⒆我每天背着书包,跟母亲挥手道别,在街上、在雨里游荡了整整一个月,记熟了七贤三路上每一个酒吧的名字,顶好、黑猫、风流寡妇、OK……
⒇被哥哥抓到、被母亲毒打一顿,再回到林老师面前时,我发觉,头上长疮的王爱莲也失踪好几个星期。我回去了,她却没有。
(21)王爱莲带着三个弟妹,到了爱河边,跳了下去。大家都说爱河的水很脏。
(22)那一年,我们十一岁。
(23)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这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24)医院里,医生正在响亮的哭声中剪断血淋淋的脐带;鞭炮的烟火中,年轻男女正在做永远的承诺;后山的相思林里,坟堆上的杂草在雨润的土地里正一寸一寸往上抽长……
(25)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26)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注)本文选自龙应台以母亲的身份写下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书中记录了许多作者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生活镜头。《蝴蝶结》一文为该书的“序”,上文略有删改。
【1】第⒃段画线句中“领衔”一词加了引号,其作用是( )
A.引用话语 B.特殊含义 C.否定讽刺 D.着重强调
【2】第③段画线句中“太”和“又”反复出现,这样写主要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第⑧段开始由对小男孩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⑨段“我也能想象王爱莲的样子:……”冒号后,大量运用了_______描写塑造王爱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⒄、⒅段看,“我”逃学的原因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一空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
【5】阅读(23)—(26)段,回答:
(1)请从“结构照应”和“记叙顺序”角度分析第(23)段在文中的作用:

(2)下列对(24)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个分句以空间顺序排列。
B. 三个分句合在一起,即是人“出生”、“结婚”到“死亡”的一生。
C. 引发了作者思考成长问题。
D. 引出了下文作者“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和“慢慢来”的回答。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上海发布〗2019年9月13日09:08,大熊猫“思雪”在上海野生动物园诞下了一只雄性大熊猫幼崽,这也是今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出生的一只大熊猫宝宝。“思雪”是一头性格温顺且经验丰富的母仔,对小崽的照顾无微不至。而大熊猫保育员们24小时不停歇轮流值守,呵护着“思雪”妈妈,做好一系列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母仔的安全、健康成长。近年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的指导支持下,上海野生动物园在大熊猫低海拔地区繁育研究领域成果喜人,连续四年有大熊猫幼崽在此诞生。
【1】请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属于新闻作品的是 和
A.“魔都语文课代表”发布了“第33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消息;
B.某健身房在牡丹江路分发的健身传单;
C.新村门口张贴的寻找泰迪狗的启事;
D.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
8.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请以《崇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