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
(1)补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④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现出战胜一切困难,登人生顶峰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离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皇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g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dòu。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瀑(______)布 bèng(______)溅 挑dòu(_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终极”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主要采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
3.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名著阅读。
(1)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____的女儿。
(2)《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____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书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今年的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70岁生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某中心校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活动你写一条宣传标语。(可以引用名人名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2)在朗诵环节,王强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张亮同学接着朗诵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3)“少年正是读书时”,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古代名人志少年时期勤奋读书的故事,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凿壁偷光 B.刻舟求剑 C.磨杵成针 D.悬梁刺股
(4)七年级的宏志班决定围绕这次活动创办手抄报,请你为手抄报起个名字?请简述理由。
5.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为爱挺直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面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地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降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而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请联系全文,赏析选文标题《为爱挺直》的好处。
【2】母亲的驼背,对他的心理影响甚大。请认真阅读全文,结合文中相关词句和自己的理解,梳理他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因为母亲驼背他感到________:→冬天里,母亲用力踏车,挺直 脊背,他______,继而又失望:→母亲想过来看看孙女,他推脱:→他骑车送女儿上学,突然明白,心中______。
【3】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说一说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4】“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地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因为笨,所以成功
①他刚开始学戏的时候经常挨打。其实,旧时候学艺的人哪个没挨过打?压腿、踢腿、倒立、抢背……尤其是学武生在练功的时候。可是,他挨的打就特别多,家常便饭似的。他挨打的主要原因就是笨。笨得根本就不是学戏的料,可他偏偏执意去学戏。
②他笨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的念白,他学念白的时候,总是“一嘟噜一块”。他的念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口齿不清,是个“大舌头”。口齿不清的“大舌头”念白时特别可笑,他一念白,周围就有人忍不住想笑。科班的师傅对他也极度的失望,有一个师傅听着他的念白,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就你这材料,哪天能吃上蹦虾仁啊!祖师爷不赏你这碗饭,你还是卷铺盖走人吧!”
③他的笨还表现在他的记性上。一段戏文,师傅说一遍两遍,别人就能记个大概了,可他不行,他记不住,这样师傅就得再说一遍又一遍,于是师傅心中有气,就打他。可越打他越怕,越怕他越学得慢。
④好了,口齿不清“大舌头”,记性不好学戏慢。他还需要再怎么个笨法?就这两条,对一个想登台演戏的人来说。不已经是致命大伤了吗?可他偏偏喜欢登台演戏。
⑤为了摆脱“大舌头”的毛病,他有他的“绝招”:整天拿着一个大粗瓷坛子,用嘴对着坛子口,大段大段地练念白,因为坛子可以拢音,把他的念白清晰地反射到耳朵里,以辨瑕瑜,同时又不影响别人。
⑥想熟记戏文没“秘诀”,他只好夜里不睡觉背戏文,无论角色大小,他都会把这本戏里所有的剧目“默演”一遍又一遍,所以说,一本戏,别人唱过10遍,他已经至少唱过50遍了。
⑦因为笨,科班根本就没有把他当角儿来培养,可他把自己当角儿来要求。虽然他常常只能演些家院、门子等小角色。他为了“扮戏”漂亮,他总是提前把行头的护领、水袖拆下来。洗得白白净净的。把髯口用热水泡上。使之又软又飘,再用铁刷子反复梳理。把靴底用大白刷刷得又净又白,站在台上显得格外精神。
⑧最笨的一次,他发现自已的眉毛总出岔儿,这样用眉毛画眉毛时就不美观。笨得可爱的他竟然让剃头师傅把他的眉毛剃光了。管箱的师傅看他这么笨,就讥笑说他:“得了吧。多大个角儿,费这么大劲你以为台下观众能看见你?”
⑨“台下观众看不见,可我自己能看得见!”他回答说。
⑩他是笨,以他的先天条件,根本就不是演戏的料,可是,同他一起进“喜连成”科班学戏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虽然个个天资都比他好,但只有他一人红遍了中国。他承认自己学戏比别人笨,但是,他说,正是国为自己笨,他才苦学勤练;正是国为笨,他才能成功。
⑪人们形客他的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豪又不乏细腻。不错,这个“笨人”就是马连,马连良以他独特的风格,为京剧开创一代新声。他的演唱艺术世称“马派”,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老生流派之一。
【1】请从文中找出马连良学戏笨在哪些方面?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是克服笨的方法是什么。
【2】“台下观众看不见,可我自己看得见!”表现了马连良怎样的性格特征?
【3】文章有多处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请找出一例。
【4】“同他一起进‘喜连成’科班学吸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虽然个个天资都比他好,但只有他一人红遍了中国”。给你什么启示?
7.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分别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蕃:
(2)不蔓不枝 蔓:
(3)亭亭净植 植:
(4)宜乎众矣 宜:
【2】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根据要求填空。
《爱莲说》运用__________的写作,以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 作文 详细信息
作文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能人”吧?他们或爱读书,知识丰富;或爱演说,善于表达;或爱运动,身体矫健……
请以“晒晒我们班的‘能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考虑内容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