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2019年高一历史下册月考测验网上考试练习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贬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 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 西周末期王室衰微
C.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A. 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B. 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
A.职位细化,各司其职 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关于明朝内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B. 职权范围不明朗,可统领六部百司
C. 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D. 直接导致明代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
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元代的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这一制度在历史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标志着内阁政治的形成
②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③促使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朝雍正帝在通常的奏章之外,还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下列关于这一举措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加强了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B. 中央的权力更为集中
C. 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D. 地方完全丧失了政治作用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①秦以前人们以金玉为印   ②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③秦以后玉玺为皇帝独有 ④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磨擦、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宰相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
B. 唐朝相权一分为三
C. 宋代废除宰相制度
D. 元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消极影响逐渐增大。“消极影响”主要指:
A. 激化了阶级矛盾
B. 加剧了统治集团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D. 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的选官制度
A. 是宋朝选官的主要途径 B.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 门第出身决定官品大小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
A. 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B. 分割宰相权力
C. 削弱地方权力
D. 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贵族特权
B. 强化族长权力
C. 均衡权力分配
D. 强化国家管理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把传宗接代作为最大的孝顺,这种观念跟下列哪一制度关联
A. 郡县制
B. 宗法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朝
B. 宋朝
C. 隋唐
D. 汉朝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 丞相
B. 刺史
C. 县令
D. 郡守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20.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约发轫于姬周,实立于嬴秦,至西汉乃臻完备。故研究中国监察制度,一般均自秦汉开始
——《中国文化新论》
材料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有一个不断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历代统治者都在继承前朝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建设具有本朝特色的新的监察制度……在不断发展完善过程中,监察制度形成独立的体系,监察官不受其他行政长官的干预,“台(御史台)无长官”……在专制集权的社会,监察官没有皇帝的支持,很难行使其职权,唐睿宗曾说:“御史绳奸慝,苟非人主保卫之,则为奸慝所噬矣”……汉代颁布《刺史六条》,唐朝也制定《六察法》,明清时期亦有《责任条例》和《钦定台规》,以此明确监察职责。
——吴凤霞《略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变的几个特点》
材料三唐太宗指出,天下之事,千头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如果日断十件事,有五件有误,日积月累,“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因此,太宗把大臣谏诤作为治国安邦的一项重要方针。宋代哲宗朝,谏官梁焘和王觌共同奏劾军器少监蔡硕“盗用官钱,乞取货赂,计赃共及万緡”。宋英宗朝,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自秦汉开始”的史实依据。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演变过程中体现的特点。
(3)据材料三中的信息,说明监察制度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