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第一次月考专题训练(福建省长泰一中、华安一中、龙海二中)

1.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名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
(6)看,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
(7)《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现代作家,民主战士,字佩弦,名篇有《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天净沙·秋思》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作者勾勒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表达了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思。其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3.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① (A、zhāo B、 zhào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创作出一批又一批 甲 (A、脍炙人口 B、爱不释手)的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经典艺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增强脚力、脑力、笔力,推动我国文艺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shè② (A、摄 B、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取得了丰硕成果, 乙 (A、宏 B、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上。
原句: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经典艺术。
修改句: 。
4.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 详细信息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尊君在不: (2) 相委而去:
(3)入门不顾: (4)下车引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客人和元方?
【4】《陈太丘与友期》强调了“信”和“礼”的重要性,你能否说一两句关于“信”或“礼”的名言警句?
6.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第①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2】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字、短语或句子
①描写质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色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生长旺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春天的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并用一句古诗来形容这幅图
第②段:_____________图;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5】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描绘的画面与它接近的一项是 ( )
A.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B.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元外》)
D.风吹草低现牛羊 (《敕勒歌》)
7.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条小河蜿蜒而过。过河不远便是--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⑬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2】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第⑩⑪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
【4】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
8. 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当前,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中国政府正加快人工智能的布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摘编自刘少华、郭超凯《人工智能,中国加速前进》)
(材料二)一些有识之士参与了“人工智能”讨论,如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特斯拉公司总裁马斯克则表示;“如果不能战胜人工智能,那就加入他们。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最佳结果就是共生,意即人类自身转变为人工智能。”然而,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脱离了我们的现实。霍金等人虽然很聪明,但他们毕竟没有亲自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
(摘编自《2017·菠萝科学奖 人工智能主题解读》)
(材料三)1993 年,科幻作家弗诺·文奇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设想。(如图)

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当前全球新形势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步伐。
B. 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人工智能将为建设强国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C. 相比马斯克,霍金比较悲观,他认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D. 马斯克、霍金和弗诺·文奇等有识之士对人工智能的解读都很有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描述人工智能“智力水平”的发展过程。
【3】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9.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根据《朝花夕拾》,完成下列题目。
【1】阅读下面内容,分别写出《朝花夕拾》中的相关人物。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______________)
(2)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___________)
【2】下面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的“她”是指 _________。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事,她被儿时的鲁迅称赞“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甚至“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件。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10. 作文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7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⑤字迹工整,卷面整洁。